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实用3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
引言:《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以其独特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读者。为了更好地教授《桃花源记》,我们需要设计一堂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活动。
一、目标设定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
1. 理解《桃花源记》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 掌握《桃花源记》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桃花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桃花源的好奇和想象力。
2. 了解背景:介绍《桃花源记》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对这部作品的兴趣。
3. 阅读与讨论:学生阅读《桃花源记》的摘录,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4. 探究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桃花源记》的艺术特点,如描写手法、形象塑造和象征意义等。
5. 创新思维活动:要求学生以《桃花源记》为灵感,创作自己的桃花源故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6. 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桃花源故事,分享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7. 总结与评价: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情况。学生的创作作品和展示也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延伸活动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风光,鼓励他们观察、记录和表达自己对自然美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和创新能力。
结语:通过《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能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
引言:《桃花源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和哲学内涵的作品。为了更好地教授《桃花源记》,我们可以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将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目标设定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
1. 理解《桃花源记》的文学、历史和地理背景;
2. 掌握《桃花源记》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地理环境;
3. 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深入理解《桃花源记》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描绘桃花源地理环境的地图,引发学生对桃花源地理特点的好奇和思考。
2. 文学阅读:学生阅读《桃花源记》的摘录,分析文学语言和描写手法,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3. 历史探究:学生了解《桃花源记》创作的历史背景,探究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对作品的影响。
4. 地理分析:学生通过阅读《桃花源记》中的地理描写,分析桃花源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探讨桃花源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隐秘的乌托邦。
5. 跨学科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跨学科讨论,结合文学、历史和地理等知识,深入探讨《桃花源记》的意义和价值。
6. 综合项目:学生分组设计一个综合项目,以《桃花源记》为主题,展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创意。
三、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地理分析能力以及跨学科思维和合作能力。学生的综合项目展示也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延伸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学、历史和地理等学科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山水田园等地进行观察和体验,从而加深对《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环境的理解。
结语: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合作能力。同时,通过深入理解《桃花源记》的文学、历史和地理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这部作品的魅力和深意。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三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导语:《桃花源记》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下面是《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词汇。
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3.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
2.理解故事的寓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音频朗读
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名家名篇大家谈。(回顾七年级学过哪些文言文,接触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识记生字词: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阡(qiān)陌
垂髫(tiáo)
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
一读: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
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并请其他同学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2.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
5.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讨论,明确: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四、布置作业:
1.初步背诵课文。
2.抄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2、3两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思想内容
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步骤
一、重点研读:
1.揣摩积累语言:
教师导学:学习文言文要注意两点:(1)要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如“鲜——鲜嫩”、“美——美丽”、“交——交错”等等;(2)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古今异义:
古:交错相通
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交通
绝境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今:走投无路的境地
古:妻子儿女
古:鲜艳美丽
妻子
鲜美
今:味道好
今:男子的配偶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古:像这样
无论
如此
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今:这样
古:不值得
不足
今:不够
一词多义:
舍弃
“便舍船”
舍
房子
“屋舍俨然”
寻找
“寻向所志”
寻
不久
“寻病终”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志
标记
“寻向所志”
以前
“寻向所志”
向
对着
“眈眈相向”
2.思考下列问题:
a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c思考一下,下列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明确: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二、理解研读:(引导学生提问题来研究,或教师提出思考题,分小组讨论。)
a.“乃不只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乃”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推想一下,渔人对桃源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明确:“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现出桃源人对外面改朝换代的时世感到吃惊。渔人向桃源人介绍了自秦朝以来的历史。桃源人因世间社会动乱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叹惋。)
b.文章最后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目的是什么?
(明确: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c.我们应当怎样评价文章所表现的社会理想?
(明确: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幻想。)
d.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与世隔绝
无人问津
三、教师小结:
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布置作业:
1.摘抄成语。
2.背诵并默写全文在家庭作业本上。
3.预习《短文两篇》。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