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案设计(通用3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案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设计一:赏析与解读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作者张若虚的生平;
2.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3. 掌握《春江花月夜》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4. 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文《春江花月夜》的复印件;
2. 电子设备或投影仪;
3. 展示素材:相关图片、音频或视频。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音频,引起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
Step 2 了解背景和作者
简要介绍张若虚的生平和《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化背景和创作动机。
Step 3 阅读诗歌
让学生自主阅读《春江花月夜》,可以选择逐句解读或整体理解,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Step 4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与学生一起讨论诗歌中描绘的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美景和情感的表达。同时,指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如比喻、拟人和对偶等修辞手法。
Step 5 学习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解读诗歌的结构,包括诗歌的格律和韵脚。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并探究其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Step 6 欣赏和感受诗歌
通过朗读、音乐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春江花月夜》中的美景和情感,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诗歌的能力。
Step 7 小结和作业布置
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自主写一篇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读后感或赏析,以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
1. 邀请学生自选一首诗歌进行欣赏和解读,展示诗歌的多样性;
2.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体验诗歌的表达过程。
第二篇内容
教案设计二:创作与表演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和诗歌的意境;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文《春江花月夜》的复印件;
2. 电子设备或投影仪;
3. 展示素材:相关图片、音频或视频;
4. 表演道具和服装。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音频,引起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
Step 2 了解背景和意境
简要介绍张若虚的生平和《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化背景和创作动机。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描绘的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和情感。
Step 3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与学生一起探究诗歌的结构,包括诗歌的格律和韵脚。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并探究其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Step 4 创作和排练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诗歌进行改编和创作,例如改编成舞蹈、音乐、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排练,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Step 5 表演和欣赏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的创作作品,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不同形式的诗歌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表达能力。
Step 6 总结和展示
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展示个人的表演技巧和诗歌理解能力;
2. 邀请专业演员或艺术家进行现场指导和表演,提升学生的表演水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案设计 篇三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案设计
这是一首著名的离情诗,描写了春天江边月夜下的美景,抒发了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并生发出了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疏通文意,初步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2)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情画意的能力。
(3)理解并掌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性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2)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感悟旋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3)学习张若虚旷达的生活态度。(4)感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重点、难点
1.体会诗情,感受人间真情。2.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3.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三、教具选用
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语
大家知道,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顶峰时期,可以说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盛唐之所以出现如此繁荣的景象,有一个人功不可没
,此人是初唐后期人,处在初唐与盛唐的过渡时期,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等四人以文词俊秀驰名京都,合称“吴中四士”(因其均为江苏扬州一带人,属“吴中”),只可惜他的大部分诗歌都已失传,目前全唐诗中仅收两首,其中一首《代答闺梦还》因写闺情,毫无特色;但另一首非常有名,人称“孤篇横绝全唐”。 又有人评价这首诗是“点亮盛唐兴象的艺术灵光”。这个人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二)体会诗情
人间美好的爱情有很多种,我把它大致的分为三类:(1)生死之恋。生死相许,双方徇情是一种凄美的爱。这种爱往往是不得己而为之,但这种生死恋也传为佳话。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民间流传的哪些爱情故事属于此类?(参考答案:梁祝,焦刘)(2)完美之恋。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志同道合,伉俪情深是最完美的爱,人皆向往之,但人间少有。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民间流传的哪些爱情故事属于此类?(参考答案: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梁鸿与孟光)(3)牵肠之恋。虽天各一方,但彼此的爱忠贞不渝;虽不能朝夕相处,但彼此心中装着对方,想着对方,这是牵肠挂肚的爱,是纯洁的爱情。比如李清照与赵明诚他们的爱就属于这一种。
同学们,大家说张若虚在这首诗里所讴歌的是哪一种,对,应该是第三种。那么大家看看诗人用哪些语句来讴歌这种牵肠挂肚的爱?
齐读:白云一片去悠悠,青风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教师赏析:
诗中写道:“白云一片去悠悠,青风浦上不胜怨。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一个是天涯游子,思念家中的妻子;一个是闺中思妇,想念外地的.丈夫;一个是望月怀乡;一个是凭栏盼归。在春江月明之夜,这种情景多么常见,有多少这样的夫妻值得我们去歌颂,令我们羡慕,这是人间至真至美的爱情,正所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赏析画意
师生互动
点拨:“春江花月夜”单从题目上看,就富有诗情画意。大家看诗人给我们勾勒了那些画面?你能用四字短语概括其中的五幅吗?请看老师的概括:
江潮恋春 月涌春江 银辉照花 游子望月 思妇守夜
(注:守夜,即月夜守望盼归)
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老师概括的五个短语里的奥妙?对,我把“春江花月夜”藏在里面了,这就是“藏头诗”,那么请你模仿老师的手法,用四字短语也概括其中的五幅画面,把“春江花月夜”藏在第一、二、三字的位置上。
参考答案:春江涌月 江潮恋花 花容照水 月夜思归 夜阑怀远
((四)感悟哲理
1.学生自主欣赏
齐读:“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
苏轼在他的《前赤壁赋》里的这样写道: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请同学们结合这段文字来感悟张若虚在诗中所揭示的哲理。
2.教师总结
诗人由眼前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引发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般评论家认为这是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我对此观点不敢恭维,我倒认为它是对人类的情感本源的探索。到底是哪一个人最先到江边望月怀乡的,到底江月哪一年开始照着思乡的游子的,这无需考证,只要我们明白这一点就行,那就是:炎黄子孙的感情共鸣——对月怀远,“月”就是人们思乡的激发点,动情物。
再看“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在诗人看来,人生是一代一代的无穷无尽,江上的月亮年年看上去总是相像的。于是引起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是永恒的,而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但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日月共存。所以,张若虚在这里,面对明月与江水,也想到了人生的短暂,也有所感慨,但他一扫以往诗人的消极哀怨之情,这无疑与苏轼的《赤壁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探究学习
1.教师点拨:本单元的欣赏指导一再强调鉴赏诗歌要“置身诗境,发挥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下面我们来训练这种能力。宋代有位词人叫“张先”,他的诗作不是很出色,但他对“影子”的体会与描写可以说无人能比,其中有三首写影子的名句最有特色,人送外号“张三影”,下面是他的写“影”名句,请发挥想象,体会它们的意境美。
(1)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
(2)隔墙送过秋千影 ——《青门引》
(3)无数扬花过无影《木兰花》——《木兰花》
(六)感悟旋律
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默读课文,感悟优美的旋律,想象美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