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赋》教案(实用4篇)
《骆驼赋》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探究《骆驼赋》的意义与主题
教学目标:
1. 了解《骆驼赋》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
2. 探究《骆驼赋》中的意义与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评论。
教学内容:
1.《骆驼赋》的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
2. 《骆驼赋》的文本分析,重点分析其中的意义与主题;
3. 学生自主写作《骆驼赋》的评论文章。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骆驼赋》的内容,并展示《骆驼赋》的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步: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
通过PPT或讲解的方式,介绍《骆驼赋》的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关注和表达。
第三步:文本分析
1.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骆驼赋》的文本,重点关注词语的运用和形象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意义和主题。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并总结各自的分析结果,展示给全班。
第四步:学生自主写作
1. 学生根据自己对《骆驼赋》的理解和分析,自主撰写一篇评论文章。
2. 教师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和思辨能力。
第五步:展示和讨论
学生将自己的评论文章进行展示,并进行互动讨论,学习彼此的观点和见解。
教学评估:
1.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
2. 学生的自主写作质量和思辨能力;
3. 学生对于《骆驼赋》的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延伸:
1. 邀请文学专家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深入解读《骆驼赋》的意义与主题;
2. 组织学生进行《骆驼赋》相关的研究项目,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创作。
《骆驼赋》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欣赏《骆驼赋》的诗意与艺术表现
教学目标:
1. 欣赏《骆驼赋》的诗意与艺术表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2.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发展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骆驼赋》的诗意与艺术表现分析;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以《骆驼赋》为题材进行绘画、音乐或舞蹈等艺术表达。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播放《骆驼赋》的音乐或展示相关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诗意与艺术表现。
第二步:诗意与艺术表现分析
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骆驼赋》的诗意与艺术表现,关注词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对于其中的情感和意境进行感知和理解。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骆驼赋》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诗意,形成小组报告。
第三步:学生创作
1. 学生根据自己对于《骆驼赋》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
2.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于《骆驼赋》的诗意和艺术表现的理解。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
学生将自己的艺术作品进行展示,并进行互动分享,学习彼此的创作思路和艺术表达方式。
教学评估:
1.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
2. 学生的创作质量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学生对于《骆驼赋》的诗意与艺术表现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拓展延伸:
1. 邀请艺术家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深入解读《骆驼赋》的艺术表现;
2. 组织学生进行《骆驼赋》相关的艺术展览或演出,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骆驼赋》教案 篇三
【教学构想】
本课内涵深刻,叙事生动,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反复朗读、玩味那些表现力强的描写,并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从而更好的挖掘课文的主旨。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
2.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并能针对课文的主旨进行争论与探究。
3.揣摩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任务、表现主题的作用。
4.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并揣摩文章中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能理解文中人物对生命的价值取向
〔教学安排〕
两课时
1. 整体感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理解题意,把握主旨。
3.师生对话,探讨人物生命价值。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介绍以前社会上争论的大学生为救粪农献身一事,引发学生的争论,导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疏解字词,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点生字板书在黑板上,全班共同正音、齐读。
学生指出的生字有:浩瀚(hàn) 猝然(cù) 沙砾(lì) 乌孜别克(zī)
2、指名朗读第一段,思考:从这一段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讨论明确: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说明这篇文章是回忆性的;③“31年前”、“听说”、“铭记终生”强调故事的震撼力量,激起读者急于读下去的愿望。)
3、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故事的起因部分,其他同学在纸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部分的内容。(故事的起因:2——7段)
4、骆驼得救了吗?再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故事的发展部分,大家还是在纸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部分的内容。(故事的发展:8——17段)
5、指名朗读18——23段,并用简洁语言概括此部分内容。
6、梳理刚才的三段文字,将它组成一段完整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再提炼,使之更简洁。指名板书,全班共同修改订正。
(示例:一个石油勘探小分队在戈壁迷了路,只剩两桶水,而此时一峰骆驼因渴倒地。在是否救助骆驼的问题上,葛队长和驼工范介民发生了矛盾,最终他们放弃了骆驼。到达据点后,驼工去寻找骆驼,最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或:一个石油勘探小分队在戈壁迷了路,驼工范介民为抢救骆驼、寻找骆驼而英勇献身。)
第二课时
一、小组合作探究,品味文章深沉质朴的语言。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提示:
1.动词、形容词的运用,如第十自然段对骆驼的描写:
“支撑”“站立”“迈着”“追赶”和“顽强”“毅然”“蹒跚”写出了奄奄一息的骆驼对生命的执著追求,让人潸然泪下。
再如第14自然段对葛队长的描写:“甩”一词体现了葛队长选择的痛苦与无奈。
2.第六、七自然段的环境描写:
一方面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另一方面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氛围,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留念、不舍。
3.修辞和标点的表情达意。
“可大家的腿像灌了铅”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人们沉重的脚步、沉痛的心情。
“给它点水吧,它还能活……可茫茫戈壁,戈壁茫茫,只有沙砾,只有沙砾……”
省略号体现了人们思维的跳跃、矛盾。反复的修辞手法既强调了环境的恶劣也写出了人们无可奈何的心情。
二、再读课文,探求主旨。
1、作者标题为“骆驼赋”,“赋&r
dquo;的意思是歌颂、赞美,作者想歌颂赞美什么?你能从文章中找到依据吗?
(提示:①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歌颂赞美骆驼对生命的渴望与执著的追求。如:文章第11、12、17段。
②借物喻人,歌颂赞美了像范介民一样如骆驼般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也赞美了人珍视生命的美好情感。如:文章中的第20、21段对范介民的描写,第25段对油田描写的作用。)
2、范介民为了一峰骆驼而牺牲生命,你认为他的牺牲有价值吗?对队长他们,你又是如何评价的呢?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
(要引导学生明确:虽然他们的出发点不同,但他们的行为也都是珍视生命的表现。对范介民评价时,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去思考人物。)
3、小结明确:作者通过对顽强坚韧的骆驼和英勇献身的驼工的刻画,热情歌颂了珍爱生命、为抢救国家公共财产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以及“为勘探和开发油沙山而献身的”烈士们,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物质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类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
《骆驼赋》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并能针对课文的主旨进行探究。
2.揣摩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
3.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
1.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并揣摩环境描写和细节秒界的语段。进而挖掘课文的主旨。
3.了解作者的写作时代和个人的经历,以文本为依据,分析文章的主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了解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1. 导入
2. 学生交流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3. 教师补充介绍,提问激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组织接力朗读,熟悉课文内容。
2. 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交流探究:
(1) 文章的主要人物、事件
(2) 文章的情节和结构
(3) 文章的主旨
3. 选择重点段落精读,进一步分析探究:
(1) 勘探队的任务是什么?他们遭遇哪些恶劣条件?
(2) 葛队长、老向导为什么作出舍弃骆驼的决定?
(3) 如何理解范介民“跪倒在地”、“失声痛哭”,并且义无返顾地踏上
寻找骆驼的行动?
第二课时
一、全班交流探究。
1. 课文最打动人心的是什么?
2. 品读课文,在书上圈点勾画出最形象、生动、最能打动人的语言并作简要分析。
二、难点疏通。
1. 以物喻人的写法:
2. 如何看待骆驼的生命与人的生命?(范介民行为的价值)
3. 文章为什么要写范介民的上衣兜里“只有五元人民币,这钱是他第一个
月留下的工资,准备寄给河北老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的细节?
4. 本文为什么以《骆驼赋》为题目?
三、质疑拓展。
1. 为什么作者“听说了这个故事”,就认为“他足以让我铭记终生”?
我们今天如何评价范介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