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书笔记大全500字格式范文(经典6篇)
大学读书笔记大全500字格式范文 篇一
标题:《《1984》读书笔记》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经典小说,讲述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的故事。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个人自由和权力滥用之间的博弈,以及对真相和思想的控制。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
1. 主题思想:《1984》以极其悲观的笔调描绘了一个政府无所不在的社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到严格的监控和控制。这部小说通过对权力滥用和个人自由的探讨,警示人们要警惕权力的腐败和对真相的篡改。
2. 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是一个具有思想独立性的人,他对党的统治产生了质疑,并试图通过个人反抗来寻求自由。然而,他最终被党的力量所消灭,这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绝望。
3. 权力与真相:书中党的口号“自由是奴役,无知是力量”反映了党对真相的控制和对人民思想的操纵。这种对真相的篡改和掌控,使人们无法分辨真假,进而沉溺于虚假的世界中。
4. 个人反抗与希望:尽管小说中描绘了一个黑暗而绝望的社会,但仍有一些人保持着对自由和真相的追求,他们试图通过个人反抗来改变现状。这给人们带来了一线希望,也让我们看到了个人的力量。
通过读《1984》,我深刻认识到了权力的腐败和对真相的控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对权力的警惕,保护自己的思想独立性,同时也要努力寻求真相,追求自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大学读书笔记大全500字格式范文 篇二
标题:《《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的一部经典小说,通过描绘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深刻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触动。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
1. 主题思想:《活着》通过农民福贵的一生,揭示了生活中的苦难和对人性的思考。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多舛,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困境,但他们依然坚持活下去,表现出人性的顽强和对生命的珍视。
2. 生死与家庭:小说中,福贵经历了家庭的分崩离析、亲人的死亡和社会的变迁。在这一系列的打击下,福贵苦难重重,但他始终坚守着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生活的希望。
3. 人性的光辉:尽管小说中描绘了一个充满苦难和不公的世界,但余华通过对福贵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光辉。福贵虽然经历了无尽的痛苦,但他从不放弃对生活的憧憬,始终保持着对人性的信仰。
4. 对生命的思考:通过福贵的一生,我们能够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小说中的人物们虽然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但他们从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这给我们带来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反思。
通过读《活着》,我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宝贵和人性的伟大。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珍惜生活,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始终保持对人性的信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
大学读书笔记大全500字格式范文 篇三
《大学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该书讲述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求人们按照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调节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颇,无过无不及。“凡是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的做事原则对于指导我们的言行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教育的发展已呈日新月异之势。教材在不断更新,每间隔一段时间就会增加一些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育思想也在不断更新,科技创新的新世纪要求培养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变以前的“满堂灌”为现在的启发式教学;学生的视野在信息化时代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成年人不会的事情他们能驾轻就熟。几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准备”的重要性,无论言行只要事前准备充分,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个受国家培养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唯有“准备”才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祖国的下一代。
教师的“准备”无非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的准备,二是行动的准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成绩的好坏通过一两次考试便能分出高低,但教育质量的优劣却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融入社会后他(她)能否创新就是检验的标准。教师教出一个分数较高的学生比较容易,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却相对困难。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行动的准备才有目标和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首要的工作。
大学读书笔记大全500字格式范文 篇四
钱文忠教授讲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不是一味的保守,而是有节取中!
他对于有节取中这四个字,没有作解释,所以我也不是很理解!不过他重新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古话,对现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的启示:
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修养;这样家庭就会美满、幸福、和协,家和了万事就兴;
才可以集中精力去工作、去创业;最终才能够事业有成!
今天看了钱文忠讲大学与中庸,懂得了不少礼记方面的事!尤其是他讽刺那些房地产商人们的的摘句和那段对大学中庸的高度概括的那句话,也就是我在小时候被三字经的那段话“做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德望与天下,必须要能治理国家,要想治理国家必须治理自己的家,要想治理自己的家必先治理好自己的身,要像修身必先修其心,修其心必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之前要知道这件事物,要知道事物必须先看到这件事物,这是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同时也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道理!还有就是那段有德才有人,有人才有地,有地方有财,有财方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一个人有德是根本是关键再有才也无所谓,只会招来别人的憎恶!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
我会深刻理解这些话的,我以后会照这些话去做的,尽管别人不是这样,周围的人不是这样,但只要我能做到他们做不到我也没办法,毕竟我不是耶稣不是释迦摩尼!何况他们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相信,何况一个无能的我!我只要把我学到的自己能做到就好了!
大学读书笔记大全500字格式范文 篇五
看了《大学中庸》之后我豁然开朗:就是因为我们怀着对天依赖的心情,让我们变得习惯从天得到鼓励以及活着的动力。可是有没有想过,我们如此景仰、依赖的天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轻视,抑或是不在乎?高兴了就施舍一点恩惠,不开心了就让你吃点苦。我们应该学习中庸,对天也中庸,不卑不亢,敬畏他但也不迷信他,努力修为自身,让自己达到一种不管怎样都能泰然自若、保持心境平和的境界,平静地面对天给我们的一切,不期待他的眷顾,也不害怕他的降灾,在天不断为难的时候不会去想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而是自强不息并且在苦境中自得其乐,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影响到我们。或许这样,天反而会尊重我们,也只有这样,我认为两者才是平等的,才能真正的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圣人之道,“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而其基础,是对万物本性,对事物运行规律的敬畏,此之谓“尊德性”;是对事物发生、发展、变化、消亡背后的各种因素的不懈探索,此之谓“道问学”;是目光极于天地万物,而用心尽于精妙幽微;是不断修行调整自己,引导事物发扬本性。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大学读书笔记大全500字格式范文 篇六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
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
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
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