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读后感【通用6篇】

《文心》读后感 篇一

《文心》是南朝宋代文学家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这本书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至今仍被视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经典之作。最近我有幸读完了这本书,并对其中的内容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

《文心》是一本关于文学创作的理论著作,它涵盖了文学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学的起源、基本特征、创作方法等等。在阅读中,我深刻感受到刘勰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他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表达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通过文字的艺术表达来传递给读者。他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情感价值,并提出了“情感先理性”的观点,即情感是文学创作的灵魂,理性只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而存在的。

在《文心》中,刘勰还对文学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即文学作品应该承载着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和思想内涵。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能够启迪人的思想,引导人们向善,传播正能量。这一观点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使我深刻意识到文学创作的责任和使命。

此外,刘勰在《文心》中还讨论了文学创作的方法和技巧。他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创作的原则和技巧。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合理的结构和流畅的语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兴趣。他还提出了“时制”、“词意”等概念,对于文学创作的后世影响深远。

通过阅读《文心》,我不仅对文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对文学创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我明白了文学创作需要情感的滋养和思想的引导,需要良好的结构和流畅的语言,更需要对人性的深入洞察和思考。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在文学创作中不断进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文心》读后感 篇二

近日,我读完了南朝宋代文学家刘勰的《文心》一书,这是一本关于文学理论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我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对刘勰的观点产生了一些思考。

刘勰在《文心》中提到了文学的起源和基本特征。他认为文学的起源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需要,是人类灵魂的抒发。他强调了文学作品应该承载着一定的道德和价值观念,能够启迪人的思想,引导人们向善。这一观点使我深思,我意识到文学的力量不仅在于艺术的表达,更在于对读者的影响和启示。

在《文心》中,刘勰还讨论了文学创作的方法和技巧。他提出了一些创作的原则和技巧,如结构的合理性、语言的流畅性等。他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的重要性,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合理的结构和流畅的语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兴趣。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启发,使我对文学创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阅读《文心》,我不仅对文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对文学创作有了更高的追求。我明白了文学创作需要情感的滋养和思想的引导,需要良好的结构和流畅的语言,更需要对人性的深入洞察和思考。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在文学创作中不断进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文心》读后感 篇三

  朱自清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写到:“本书写了三分之二的时候,丏尊、圣陶做了儿女亲家。他们俩决定将本书送给孩子们做礼物”。这让我毫不犹豫买下了这本书,志同道合的朋友把共同的殷切勉励用文字记录下来,留给孩子,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份答案、一份期许。是智慧的父辈对孩子们即将面对的未来的回答,让我不禁想起古时候能决胜千里的军师的锦囊,让我充满了好奇!

  细读序言,知道这锦囊原是可以惠及中学生家长的。夏丏尊、叶圣陶两位先生用自己丰富的国学知识和多年的优秀从教经验,用一个个故事诠释和解答国学知识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困惑,尤其深刻而精妙地梳理了初中生应该怎么读?怎么作?对我来说,正好实用!《文心》虽初版于1934年,其中的故事以当时的社会情况为背景,但两位先生在书中讨论的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今天重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我初略翻看了一下,第一篇《忽然做了大人和古人了》,通过玫叔的循循善诱,乐华和大文慢慢解开了心中对初中国文学习难度大幅提升的困扰,仿佛在迷茫中摸索到了进入国文学习世界的入口。

  对于我们今天的初中生来说,这不也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吗?很多孩子因为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现实意义无法提高学习热情,因为找不到学习的窍门和方法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一份温暖的礼物,一个精彩的锦囊,给了我阅读的兴趣和探索的企图。不希望对孩子的指导仅仅停留在“口号式”的鼓动上,希望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能让自己对学习语文的根本和要义有更深刻的感悟,毕竟,细细想来,也从没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惭愧!

《文心》读后感 篇四

  《乐府》篇在《文心雕龙》中序列第七,属于文体论。全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乐府的含义、起源和教育作用;第二部分讲乐府的产生及从汉到晋乐府诗的发展历史;第三部分主要是阐述音乐和诗歌的关系,最后还说明诗人在《明诗》外另写《乐府》的原因。

  我读《乐府》篇最大的收获便是知道乐府的定义。因为在此之前,对于乐府的定义不是非常清楚,只知道乐府既可以指汉魏六朝的宫廷音乐机关,又可以指称通过乐府歌唱而形成的诗体,还包括历代文人对这种诗体的拟作等。读完刘勰的《乐府》篇对于这一概念更加清晰一些,关于乐府是什么,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说的很详细,从作品本身的角度来说,刘勰在文章开头就指出:“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意为乐府包含了吟咏、歌唱、演奏等方面,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

  从《乐府》所在《文心雕龙》的篇次来看,它是属于文体论部分,且在《明诗》与《诠赋》之间,很显然刘勰认为乐府是介于诗、赋之间的很重要的文体。在论述乐府的起源之时,一方面他指出乐府来源于“钧天九奏”、“葛天八阕”等三代之乐,以及涂山歌于“候人”、有娀谣乎“飞燕”,来自于等方之音,同时他还说“讴吟土风,诗官采言”,可见乐府的来源不仅是礼乐,还有乐官从民间采集而来。他还提出“乐本心术,故响浃肌髓”即音乐本来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它能透入人的心灵深处。在第三部分他论述了音乐和诗歌的关系认为“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只有“诗声供雅”才能符合礼制的需要。所以通过刘勰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文心雕龙》中提及的乐府是个围绕宫廷祭祀礼仪而建立起来的关于音乐与文学的概念,所以刘勰关于乐府的定义是多角度的,既有本质的论述,也有政教作用的看法。

《文心》读后感 篇五

  《文心》作者叶圣陶和夏丏尊。叶圣陶是大家都熟知的作家和教育家,初中也有学过他的文章。但是夏丏尊我是今年世界读书日参加活动,才了解到原来他也是很出色的教育家和作家,并且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恩师。就像TS说的,当你书读的越多,才会发现自己了解的知识越少,才有更强烈的动力和欲望读更多的书,学习更多的知识。

  当然我也是读这本书才知道叶圣陶和夏丏尊原来是儿女亲家,叶圣陶的儿子和夏丏尊的女儿结为连理,而这本书恰是二位老人送给儿女的订婚礼物。

  文心意思为文之用心,指文章或文思。《文心》是以故事体裁写的专讲写和读的书,故事的取材于初中学生的生活。里面有循循善诱又平易近人的国文教师王仰之先生,有博学多才的枚叔,有好学又活泼的学生乐华和大文,三个主角贯穿始末。

  本书有三十二个小故事,可以说是”中学生的三十二堂国文课“,三十二节涵盖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故事呈现了三年中学进程,也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历史氛围。因此,今天的中学师生阅读《文心》的收获,或许不只是"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了。

  现在语文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没有弄清楚教学的目的,二是采用的方法不对。《文心》主要讨论的就是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一个人无论学什么,要学好,能终身受用,得靠自己努力。学习本就是一件愉快的事儿。

  读本书,学到了不仅仅以故事形式讲述的切合实际的国文知识,而且我还强烈的感受到了乐华与枚叔深厚的父子亲情,乐华与大文还有其他同学与人为善,互帮互助的同窗之情,王仰之先生对学生们爱护教导之情,学生们对先生的尊敬爱戴之情,还有30年代大家共同以文字抗敌的愤怒之心,团结之情。

《文心》读后感 篇六

  经过老师的提点,了解到一个文史知识:古人认为乐府是歌,而非诗,虽然今天我们将乐府视为古诗之一种,而且从这篇的举例当中也可以对此进行佐证。通读全篇我仍然对于“诗”与“歌”、“乐府”之间的界定有点模糊,从开篇第一句对“乐府”的定义:“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似乎可以认为有“五声”“十二律”的乐章就是“乐府”。放在我个人更通俗一点的理解,那就是有曲调配合,能演唱出来的就算“乐府”。如果照着这个概念去推论的话,可以联想到今天的歌曲,但这种类比可能仅仅是流于形式上的对照,从实际内容上来比较,乐府的艺术水平比现今的歌曲要超出不少。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诗经》中的篇什不也是可以吟唱出来的么,是不是因为缺少曲谱,所以是有所区别的?

  全篇的行文布局和上一篇《明诗》颇为接近,从乐府的发源到作者所处时期的乐府诗进行了梳理,为乐府的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提供了不错的参考。

  作者大部分仅对乐府诗的音乐形式进行剖析和论述,主要的论述对象是“乐体”,因为这是乐府诗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最主要的特点。乐府诗的最高标准是歌辞与声律的相配,歌辞“雅正容典”,声律则要求“中和之响”,“和乐精妙,故表里而相资矣。”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就是集“形式美”与“内容雅”为一体,作者认为这样表里相称的乐府诗才是好的。

  自从古乐逐渐衰微,雅正的音乐难以恢复,作者在时间轴上从前往后的不断梳理中发现了两大方面的原因:第一大原因是秦始皇焚书导致经典的流失,统一演奏乐器、音调等当面的记录也消亡,音乐声律需要重新不断地调整和摸索;第二大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淫俗的音乐容易传播,人们也喜欢这种不断变化的新鲜感,而雅正的音乐,则让人听了容易打瞌睡发呆。所以“正音乖俗,其难也如此。”

  即便如此之难,作者仍然强调音乐的雅正作用和对此的不断追求,因为九德之歌才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这才是乐府诗这种文学形式应该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关文章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5篇(精简3篇)

《差不多先生传》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叫“差不多”的人,他看不清,听不明,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下面给您带来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差...
读后感2012-09-08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5篇(精简3篇)

《小战马》读后感300字五篇(优质6篇)

《小战马》是由欧汤西顿著作的一本书籍。讲述了一只名叫小战马的长耳兔勇敢和机智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战马》读后感300字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读后感2015-02-04
《小战马》读后感300字五篇(优质6篇)

500字读后感范文六篇【最新3篇】

中小生写500字读后感是很平常的事,不过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写的。下面有小编来给大家分享500字读后感,欢迎大家来参阅。500字读后感1在查理生活的小镇上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工厂十分神秘,大门...
读后感2018-08-03
500字读后感范文六篇【最新3篇】

读《鱼王》有感(经典3篇)

文章导读: 《鱼王》是一本适合静下心来慢慢阅读的书。作者极善描写景物和人物的内心活动,他的文字美得让人心颤。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 《鱼王》读后感,祝您生活愉快 【篇...
读后感2015-09-09
读《鱼王》有感(经典3篇)

《六祖慧能传》的读后感(优秀3篇)

炎炎8月怀着一丝敬畏和感恩,拜读《六祖慧能传》,慧能3岁丧父,家境落迫,从小以砍柴为生,目不识丁,苦难塑造与大自然的启发,使他从生活中领悟禅机,由自然现象契入宇宙真...
读后感2019-07-05
《六祖慧能传》的读后感(优秀3篇)

百合花开读后感【精彩6篇】

《百合花开》这篇课文是我印象最为深刻,而且受益匪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百合花开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百合花开读后感 昨天上午,闲来无事读书时无意中读到了台湾...
读后感2013-03-09
百合花开读后感【精彩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