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读后感500(优秀3篇)

李尔王读后感500 篇一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悲剧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闻名于世。阅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深受感动,思绪万千。本文将分享我对《李尔王》的读后感。

《李尔王》以英国中世纪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国王将王位分给两个女儿,却遭到背叛和痛苦折磨的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权力、背叛、痛苦和复仇等元素,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无情的现实。

首先,我被剧中人物的形象所深深吸引。其中,李尔王这一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盲目的国王,不懂得真正的爱与责任。他在分配王位时,将爱女儿的香甜言辞当作真情的代表,而将真实的爱女儿的可爱却诚实的言辞视为不忠。这种愚蠢和冲动最终导致了他的下场,他饱受痛苦和痛苦折磨,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通过李尔王的形象,莎士比亚向读者展示了权力和爱的复杂性,以及盲目追求权力所带来的可怕后果。

其次,这部作品中的背叛和复仇情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的女儿格奈尔尔和雷根,在得到王位后,背叛了自己的父亲,并将他赶出了王宫。他们的背叛不仅仅是对亲情的背叛,更是对道德和人性的背叛。这种残酷的行为让我感到震惊和愤慨。而爱女儿的可怜父亲,却遭到了无情的对待和痛苦的折磨。他的无助和绝望让我感到心痛,同时也让我深思人性的黑暗面。

最后,这部作品中的描写和对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莎士比亚的文字充满了力量和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话,他成功地传达了角色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比如,在李尔王被背叛后,他的内心痛苦和绝望通过他的对话和独白得以表达。这种文字的魅力让我被深深吸引,也让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故事的内涵和主题。

总之,阅读《李尔王》带给我很多思考和感悟。这部作品通过深刻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描写和对话,成功地展现了权力、背叛和痛苦等主题。它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悲剧作品,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得以更加深入地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重要性。

李尔王读后感500 篇三

李尔王读后感500

莎士比亚有四大悲剧,可我总觉得《李尔王》写得发人深省。作为一部流传百年的经典剧作,内容自不必赘述。一个英勇有为的贤君,竟被自己的亲生女儿迫害,沦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可悲可叹!

故事的起初,就指出了人性的一大弱点:人都喜欢听好话,都喜欢被奉承。尤其是人到了老年,总喜欢居功自傲,也因此总被遮蔽了耳目。正如大清帝国的乾隆皇帝在一片奉承和盛赞中自封为“十全老人”一样,大女儿和二女儿竭尽所能地渲染,令这位不列颠国王陶醉了,醉得飘飘然,醉得一塌糊涂,醉得忘乎所以。中国有句老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列颠与我国相去甚远,大概很难懂得这个道理。于是那个讲真话、说实话、向父亲真诚坦白的小女儿成了悲剧。这似乎和我国的一个小故事有些相似:某人得子,大喜,众人探望,皆以“此子富贵”“此子长寿”“必有大才”谓之。唯一人曰:“此子终为死焉。”众皆愕然,鄙视之。说了实话而惨遭厌弃,而那些虚情假意、口沫横飞、恨不得将所有溢美之词基于此子一身的人却广受欢迎,甚至以高尚者自居,而讲真话赶出门外。这与考狄利亚惨遭两位姐姐的鄙视和父亲的厌弃如出一辙。人性的弱点也正在于此:人都喜欢被赞美,都喜欢溢美之词。但人们还希望这些话都是真诚的。于是乎,就又形成了悖论:美言绚烂而多虚假,真话逆耳而多诚意。正如饮料和白开水之于人,饮料尽管味美如饴,但真正解渴的还得是白开水。李尔王最后总还是依靠着自己的小女儿,不正是如此吗?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孝义”和“贪婪”的问题了。身为中国人,在看待子女对待父母的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要从“孝”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好像在我们眼里也只有这一个角度。 当然,李尔王的两个女儿高纳里尔和里根在用花言巧语骗得了李尔的国土之后,对待自己的父亲就不仅仅是“孝”与“不孝”的问题了,而是忤逆与大逆不道了。从大女儿高纳里尔要求裁减父亲的侍卫,到二女儿里根对父亲避而不见,一直到最后李尔在暴风之夜冲出宫廷,终至疯狂。这中间两个女儿的冷酷与无情表现的可谓淋漓尽致,在这些情节中,还穿插着一个“小李尔王”的故事:德蒙为了夺取继承权,诬陷兄长,陷害父亲,终至父亲流亡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交织在一起,将利益世界中人的贪婪本性表露无疑,狠狠地鞭挞了利益世界中权利和利益的争夺和人性的冷漠。正如爱德蒙为了继承权不择手段一样,两个已婚的女人为了争夺爱德蒙而自相残杀,更是给予这种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以极大的讽刺:这三个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的人聚在一起,最终“恶有恶报”,这些都是后话。作品中暴风雨的出现,恰到好处。连天的狂风暴雨,营造出一种黑暗的、恐怖的气氛人性泯灭了,道德沦丧了,世界成了地狱

当然,光明终究还是会到来的,考狄利亚就是光明,就是“善”与“美”的化身。其实从一开始,考狄利亚就表现出了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虽然父亲对他有些无情,但当她得知父亲的悲剧,还是兴兵讨伐。还有爱德伽对自己的父亲葛罗斯特,虽然自身惨遭诬陷,被父亲通缉,当葛罗斯特也被流放,他还是去暗中保护,这样的情节与李尔王和考狄利亚似乎是雷同的。同前边“恶”的重复一样,这种“善”和“美”的重复也将人们心灵的震撼最大化,“善”和“美”依然还在,在考狄利亚和爱德伽身上就体现着这种“善”和“美”。对于父亲李尔来说,考狄利亚的出现,带着“雪中送炭”的意味,让已经疯狂了的李尔内心有了一丝安慰。但我觉得,在这种安慰的背后还应该有一层矛盾的心理。毕竟他曾经厌弃她,他曾经剥夺了她继承国土的权利。不论如何,父女和好如初。有什么能比亲情更加宝贵呢?即使在那个为了争权夺利而自相戕杀的恐怖时代,亲情依然是一缕阳光。但这种幸福感终究还是短暂的,随着考狄利亚被缢死,李尔也在这种悲痛之中离开了人世。这样的结局虽然曾遭到人们的非议,但,这就是世界,这就是现实,在那样一个人性被泯灭、良知被泯灭的黑暗邪恶的世界中,怎么能允许“美”和“善”全身而退呢?

关于李尔王的形象问题,有人评价他是一份昏聩专制的暴君,我实在不敢苟同。作品一开始不就点出了他年轻时的英勇有为吗?另外,像肯特、葛罗斯特这样既仁义又富有智慧的贵族对他忠心不二,特别是肯特,即使被流放还要乔装打扮一番留在李尔身边当仆从。奥本尼公爵对李尔也是极其尊重的。倒是像爱德蒙这样的野心家对李尔及其忌惮这样一对比本身就说明了李尔是一位贤明的、极富有个人魅力的君王。如果说李尔王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确如此),那么剧情的起承转合正是随着李尔性格的变化而变化的。作为君王的李尔,深受臣民的爱戴,也因此而自负。正因如此,他才会看不到考狄利亚真挚而朴素的感情,错信高纳里尔和里根的花言巧语。君王大抵都是如此,功成名就之后就开始了自我崇拜和自我膨胀,被奉承遮蔽了眼睛。于是他的悲剧也因此开始。然而两个女儿对自己的冷酷和无情,瞬间的变化,巨大的心理落差,从根本上打击了他的.内心,将他的自我膨胀和自我崇拜摔得粉碎!他从前所信的一切:大臣们的敬畏与奉承,脚下的土地,甚至他的价值观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大臣们敬畏的,不是他,而是他手中的权力,此刻他什么都不是了。世道即是如此。可变为一介草民或者说是阶下囚的他,摆脱了所谓的君王的身份与权力的羁绊,他的心反倒变得澄澈起来。于是,他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自己的小女儿可爱的考狄利亚,也重新认识了世界的本质。这时候他的心灵应该是宁静祥和的吧抛却了世俗的纷争拂去了心灵上的尘埃,这不正是佛家所言“禅”的境界吗?就在这时候,李尔死了,与其说李尔因悲痛而死倒不如说李尔是带着微笑死去的。像李尔那样一个看透了世事、大彻大悟之人,是不适合活在那样一个虚伪的、被权力和利益异化了的世界上的。所以,他必须死。于是,他羽化了,成了基督的天使,成了佛。

其实在《李尔王》中,那个小丑到是个很有趣的人物。他的戏份很少,似乎每次出现都是在插科打诨,好像没有他这部作品仍然完整。但他却是作品中唯一一个冷静的人,唯一一个既身在剧中又超脱剧外的人,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人物。仿佛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又洞察世间万物的神明。他的每一句话都带有深深的哲学意味,他是李尔性格变化的推动着,是剧情的推动着。他的每一句话都在启迪着李尔,同时也是对社会对人性的极大嘲讽与反思。正是这个小丑的出现,在不断地嬉笑怒骂中将人们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是的作品反映现实的意味更加强烈和犀利,在不经意间,作品的深度又进了一层。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在《李尔王》中,不仅美好的东西被毁灭了,连恶的东西也被毁灭了,而且还毁于“恶”本身。高纳里尔和里根的自相残杀不仅仅在于加重作品的悲剧色彩,更在于向人们传达一种希望,正如中国那句老话:恶有恶报。他们

自身的下场正验证了“自作孽,不可活”的道理这是他们应有的下场:恶终将会被美和善撕得粉碎,世界终究还是美的。

相关文章

读《悠莉宠物店》有感作文400字(最新3篇)

在宠物心里主人是什么?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人生,你又会选择什么?《悠莉宠物店》告诉了我答案。《悠莉宠物店》主要介绍了一位名叫悠莉的高中女生开了一间宠物店,专门收养那些被主人遗弃的宠物。悠莉能够听懂宠物的话...
读后感2014-07-07
读《悠莉宠物店》有感作文400字(最新3篇)

《海底两万里》200字优秀读书有感【精选6篇】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是儒勒。凡尔纳写的一部潜入海底,环游世界的科幻小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海底两万里》200字优...
读后感2015-08-09
《海底两万里》200字优秀读书有感【精选6篇】

谢谢你离开我读后感【精简4篇】

被爱的时候,我期待对方所爱的不只是我的外表、我的成就,这一切只是我的一部分,并且会随着时日消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谢谢你离开我读后感。欢迎阅读。 谢谢你离开...
读后感2016-07-01
谢谢你离开我读后感【精简4篇】

《红岩》读后感作文300字优秀范文(优选3篇)

读了《红岩》,深深地被书中的情节所感动,并且对那些革命先烈更加的尊敬和崇拜,通过阅读也增加了我对革命事迹的记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岩》读后感作文300字优秀范...
读后感2019-07-01
《红岩》读后感作文300字优秀范文(优选3篇)

启蒙教材《弟子规》的读后感作文500字(通用3篇)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该怎样待人处世。 对弟子规的学习...
读后感2019-05-09
启蒙教材《弟子规》的读后感作文500字(通用3篇)

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推荐3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2、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让同学们明白“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让学生从中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3、分角色演一演...
读后感2017-01-06
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