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的读后感【精选5篇】

马说的读后感 篇一

《马说的读后感》是一本以马的视角来讲述人类社会故事的小说。通过马的视角,作者揭示了人类的无知、残酷和自私,同时也展示了马的聪明、善良和忠诚。这本小说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和共鸣。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读后的感受。

首先,马的视角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马作为一个动物,对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着独特的洞察力。通过马的眼睛,我看到了人类的贪婪、自私和对动物的虐待。这让我深感人类社会的黑暗面,也让我对人类的行为感到失望和无奈。但是,马并没有对人类绝望,他们依然保持着对人类的忠诚和善良。这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一丝希望。

其次,马说的一些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和反思。在小说中,作者通过马的视角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破坏。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剥削和破坏,而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小说中也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的盲目崇拜和追求权力的欲望。这让我反思了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让我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真善美。

最后,我被马的聪明和善良所感动。尽管马受到了人类的虐待和不公正对待,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善良和忠诚。他们能够看到人类的错误和缺点,却不因此而对人类绝望。这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学习马的聪明和善良,保持对他人的关爱和正义的追求。

总的来说,《马说的读后感》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小说。通过马的视角,作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展示了马的聪明和善良。这本小说让我深感人类社会的问题和挑战,也让我对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进行了反思。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这本书,通过马的故事来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未来。

马说的读后感 篇二

《马说的读后感》这本小说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示。通过马的视角,作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和挑战,同时也描绘了马的聪明、善良和忠诚。下面是我对这本小说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首先,马的视角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类社会的黑暗面。马作为动物,对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着独特的洞察力。通过马的眼睛,我看到了人类对动物的虐待、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弱势群体的歧视。这让我深感人类社会的残酷和无情,也让我对人类的行为感到失望和无奈。但是,马并没有对人类绝望,他们依然保持着对人类的忠诚和善良。这让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一丝希望,希望人类能够反思和改变。

其次,小说中的一些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和反思。通过马的视角,作者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对权力的追求。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剥削和破坏,而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小说中也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的盲目崇拜和追求权力的欲望。这让我反思了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让我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真善美。

最后,我被马的聪明和善良所感动。尽管马受到了人类的虐待和不公正对待,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善良和忠诚。他们能够看到人类的错误和缺点,却不因此而对人类绝望。这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学习马的聪明和善良,保持对他人的关爱和正义的追求。

总的来说,《马说的读后感》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小说。通过马的视角,作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展示了马的聪明和善良。这本小说让我深感人类社会的问题和挑战,也让我对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进行了反思。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这本书,通过马的故事来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未来。

马说的读后感 篇三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里人们所说的“千里马”通常是指那种德才兼备、有才识或有特殊技能的人。然而,由于世间的伯乐不常有,就这样,即使是千里马,最终也只能被埋没。

  在《马说》里可得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因此“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这便是导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根本原因。

  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的情况是常有的事。比如一个满腹才学的研究生和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同时受聘于一家公司,不善交际的研究生只懂埋头在事业工作中,而不懂与上司套近乎,善于观颜察色的大学生却很会对上司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就这样,上司便很看好那位大学生,而忽略了那个满腹才学的研究生,没能提供更好的舞台来让研究生发挥他的聪明才智,由此而埋没了很好的人才。同样的条件,不同的个性和人生观决定了各人不同的命运。

  都说“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问题是出在千里马总是不能出现于伯乐的视线范围内,而导致“怀才不遇”的情

况很无奈地重复出现,并由此衍生很多人间悲剧,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很多事的健康发展。历数古今中外,多少贤人志士,由于无幸遇到伯乐,由此只能在默默中,痛苦地度过原本可能辉煌的一生。

  因为统治者的不识人才,才会引发人们的疑问:“其真无马耶?”其实,这不过是他们不知道罢了。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来表述千里马的不幸遭遇,值得同情。

  读了课文后,我希望天下的统治者能够学会善于识别人才,不要让千里马怀才不遇伯乐的惨剧屡屡重现。我相信在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也一样常有!

马说的读后感 篇四

  今天,我读了《马说》这篇文章,读得即认真又仔细。

  《马说》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此文写于贞元11年至贞元16年间,这时的作者初登仕途得不到重用。曾三次上宰相求擢用,但没有达成,便写下此文来抒发“伯乐不常有”的情感。

  《马说》这篇文章写的是刻画出一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千里马”因为得不到“伯乐”的发掘,又因为“食马者”用不适当的方法去饲养和对待这匹“千里马”,从而导致了“千里马”被埋没。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当作“千里马”,把发掘他的“伯乐”当作是“伯乐”,把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是“食马者”,在最后,食马者还因不懂的是别“千里马“而感叹:”“其真不知马也”中可以看出“愚妄的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而把有才能的人流失。此文直接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于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行为发出了强烈的谴责。这篇文章巧妙的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韩愈本人比做“千里马”;将中用韩愈的.人比作“伯乐”。

  在现实生活中,人才需要学会表现自己。我们需要“伯乐”,但我们更要学会自己去找“伯乐”。只要有真本事就应该展现出来。

  社会给了人才一个施展本能的舞台,创造了一个公平、公正、自由的人才竞争社会,让每一个人靠真才实学赢得社会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靠自己,如果你是“千里马”,如果你确实有才,那么你就应该展示自己的风采,让“伯乐”发现你。

  这就引发我们深思。在愈加强烈的社会竞争中,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必须的才能以外,我们必须要进取、必须要自主、必须要坚强、必须要争取一切机会。如果甘于做个平凡人,那纵然有成万双手托举你,你仍然只是个平凡的人。振奋起来,抓住机会,真正能够拯救你的人只有你自己而已。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珍珠总会发亮的,只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哪怕是沙子也会发出耀眼的光芒的。

马说的读后感 篇五

  今天我读了韩愈的《马说》。

  这是一篇关于“马”的议论文:借议“马”而论“人”。以“千里马”比喻“人才”,而且开门见山:“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人才是需要有眼光的人去识别、选拔、使用的。然后回到现实,谈“千里马”也即人才的命运。最后提出“天下无马”还是“不知马”,即“有没有人才”、“识不识人才”的问题,正是和开头呼唤“伯乐”相呼应。

  这都是文字本身所表达的意思,但在文字的背后,还隐含着一层些意思,需要我们去琢磨,去体会。比如我在读“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这连续的三个“不”中,我分明可以感受到作者“怀才不遇”的无奈和痛苦:他是如何急切地等待着一个“伯乐”。我想,这才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动因和主旨所在。

  这种寓抒情于议论之中的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琢磨。更是一次阅读方法的实验:如何在弄懂了文字本身的意思的基础上,再去体会其“言外之情,之意”。

相关文章

《三十六计》读后感500字(优秀6篇)

读书使人成长,读书可以丰富精神,充实生活。读书的美妙无法用言语完美的诠释。如果,有闲暇时间,请放下手机、游戏,多读一些好书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十六计》读后感500字,方便大家学习。《三十六...
读后感2016-06-01
《三十六计》读后感500字(优秀6篇)

住在蛋糕里的天使初中读后感【精简3篇】

蛋糕诱人的香味,捕捉了忽米的鼻,牵引着忽米的心,从此住进了香味飘飘的美味的橡木桶。其实,忽米的命运算是“绝处逢生”吧!在比较了停留在橡木桶做一只谗嘴的天使和继续当...
读后感2015-09-04
住在蛋糕里的天使初中读后感【精简3篇】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经典3篇)

当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他能为学生做什么?如果你读了《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或许便有了答案。 雷夫,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他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辛勤耕耘,用自己那颗赤热...
读后感2015-05-06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经典3篇)

《断头王后》读后感【精选3篇】

《断头王后》是“打开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史蒂芬·茨威格所著的一本人物传记,描述了玛丽奢华肆意的生活,同时穿插时代背景,极其自然地“将”玛丽送上了断头台。 玛...
读后感2011-04-06
《断头王后》读后感【精选3篇】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500字(通用3篇)

周三下午,学校举行了国学诵读展示活动,邀请家长与同学们一同欣赏优美的经典诗文。精彩的诵读表演,多彩的表现形式、撼人心魄的场面。同学们深情倾心的演绎,奏响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旋律,师生共同感受着...
读后感2018-08-04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500字(通用3篇)

读《鲁宾逊漂流记》有感左右【精彩3篇】

我先看了他是谁的作品,在书皮上找到了答案,是英国的丹尼尔·笛福。我又看了对笛福的家庭介绍。他出生在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出生在一个信奉新教的小油烛家庭。可是他因为破产1731年因躲债而客死...
读后感2013-01-07
读《鲁宾逊漂流记》有感左右【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