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业种植与气象的探讨农科论文【精选3篇】
对于农业种植与气象的探讨农科论文 篇一
标题:气象因素对农业种植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气象因素对农业种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气温、降水、光照等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了如何应对气象因素对农业种植的不利影响,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气象因素;农业种植;影响;应对措施
引言:
农业种植与气象密切相关,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气象因素对农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因此,研究气象因素对农业种植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气温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气温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气象因素,对于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影响。高温能促进作物的生长速度,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作物生长受限;低温则会影响作物生长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合理的温度控制对于农作物的种植至关重要。
1.2 降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降水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对于作物的生长速度、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干旱或过多的降水都会导致作物生长受限,因此,合理的灌溉和排水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十分重要。
1.3 光照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光照是农作物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充足的光照能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质量;而缺乏光照则会影响作物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因此,合理的光照控制对于农作物的种植至关重要。
二、应对气象因素对农业种植的不利影响的措施
2.1 温室种植技术
利用温室种植技术可以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减少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2.2 灌溉和排水技术
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技术可以保证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防止干旱或过多的降水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2.3 光照调控技术
利用合理的光照调控技术,如人工补光、遮阳网等,可以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质量。
结论:
气象因素对农业种植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应对气象因素的不利影响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通过温室种植技术、灌溉和排水技术以及光照调控技术等措施,可以减少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三.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2(1): 45-49.
[2] 李四. 气象因素对农业种植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对于农业种植与气象的探讨农科论文 篇二
标题:气象灾害对农业种植的影响与防范措施
摘要: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风险因素,对农业种植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气象灾害的类型和对农作物的影响,探讨了如何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以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业种植;影响;防范措施
引言:
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因素引起的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活动造成的重大危害的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对农业种植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质量下降甚至完全损失。因此,研究气象灾害对农业种植的影响以及防范措施,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象灾害对农业种植的影响
1.1 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干旱是气象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对农作物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甚至完全死亡。
1.2 暴雨对农作物的影响
暴雨会导致农作物受淹、倒伏、病虫害发生等问题,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3 高温对农作物的影响
高温会导致农作物水分蒸发过快、光合作用受阻、果实变小等问题,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二、防范气象灾害的措施
2.1 提前预警与监测
通过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及时提供气象灾害信息,帮助农民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2 改进农业种植结构
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品种,降低受灾风险。
2.3 加强灌溉和排水设施建设
加强灌溉和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的防洪能力和排水能力,减轻暴雨对农作物的影响。
2.4 建立保险机制
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机制,为农民提供相应的保险保障,减轻灾害损失。
结论:
气象灾害对农业种植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防范气象灾害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提前预警与监测、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加强灌溉和排水设施建设以及建立保险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种植的影响,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五. 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防范措施[J].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10(2): 28-34.
[2] 赵六. 气象灾害对农业种植的影响及防范措施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对于农业种植与气象的探讨农科论文 篇三
对于农业种植与气象的探讨农科论文
1 玉米的生长特点及分布
玉米作为我国范围内的产量第二大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约占到全国的粮食作物总体面积的23%,其总体的产量也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6%左右,所以说玉米生产在我国整体的农作物的生产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讲,玉米这种农作物的最大的特点表现为适应能力特别强,只要拥有适宜的温度条
件就能保证其正常生长,种植的地区可包含有山区、平原,甚至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的土壤都可以进行种植。
2 气象条件对于农作物的影响分析
2.1温度
温度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状况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玉米作为喜温性作物,对于温度的反应也表现的十分地敏感。目前我国范围内的所种植的玉米品种对于生育期的温度要求大都在1800-2800℃左右。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玉米种子对于温度的变化要求是根据各个生长周期的'需求而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土壤、水以及其他的气条件都十分适宜的状况下,玉米种子在温度为10℃的状态下可以正常地发芽,但是在24℃时发芽的速度最快,同时也最好。其拔节时候的最低温度要保证在18℃以上,但是适宜其发芽的最适温度却为20℃,而要保证其良好地拔节的温度的上限则为25℃。
另外玉米处于开花时节时对于温度的要求则很最高,同时也是其对于温度的变化最为敏感的时期,这一阶段的适宜温度为25-28℃左右。如果这一期间的温度一旦高于32-35℃,同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也低于了30%的时候,那么花粉粒将会因此而失去活力,不能完成正常的开花期的发育。所以,只有科学地调节传播期的温度并适时地通过浇水来实现温度的降温,这样才有利于玉米在开花期间的发育和生长。2.2 降水
在整个的玉米种植的过程当中,水分对于其生长和发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需要重点强调的是除了要完全保证玉米在出苗期对于水分的特殊的需要外,还要科学地控制其在后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对于水分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获得收获时获得高产的可能性。
一般来讲,地区、土壤、气候以及栽培条件的好坏都会严重影响到玉米在吸收水分时的限制因素,春夏时节玉米的生育期因为整体耗水量的不同而直接影响到其生育期的长短:玉米种子的吸水总量必须达到自身总重量的50%左右的时候才具备发芽的可能性,而在出苗期对于土壤含水量的总体要求则要保持在占据田间出水量的60%-70%左右
一旦发生了种子迟迟不发芽的状况时,那么就很有可能是发生了坏种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是大面积毁种现象的发生,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土壤中的水分总量应该尽可能地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这样一来就可以为玉米的出苗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一旦到了拔节至抽雄等时节,需水量剧增的时候,就可以采取抽雄或是灌浆来满足需水量猛增的需求,这样便可保证玉米整个的生长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了。
2.3 养分条件及光照条件
玉米在出苗期因为具有植株小和生长慢的特点,所以造成了其在生长的过程中对于养分的吸收也很少,速度也比较慢的特征,如果玉米在出苗期缺乏氧、磷、钾等元素的肥料,那么就会使得玉米的总体生长期过于缓慢,最终导致植株矮小等问题的出现;玉米处于拔节孕穗期间如果缺失肥料那么就会造成植株瘦弱、叶色黄绿等现象的出现,所以应当根据植物各个时期的生长状况适量地进行追施攻秤肥、攻穗肥等行为,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光照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因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光合作用是需要光照的参与的。
3 结语:
总体来说,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发育的气象因素主要表现为温度、降水以及养分还有光照条件等几个方面,但是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很多可以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因素。虽然影响农作物生长是因素有很多,但是如果可以积极、有效地利用好这些影响其生长的要素,那么就可以实现农作物健康发展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吴奇志.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分析——以合肥市肥西县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2006,(14):15-17.
[2] 吴亚坤.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文化建设中心的理论与实践.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66-69 .
[3] 卢妍.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2009,(23):5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