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论文(精彩3篇)

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论文 篇一

在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的方式,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的建筑项目。通过与建筑公司或设计师合作,学生可以参与到真实项目中,了解项目的需求和限制。这样的实践经验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课程设计中逐步提升实践能力。例如,初始阶段的项目可以是简单的建筑模型制作,让学生熟悉建筑元素和构造方式。随着课程的深入,教师可以逐渐增加项目的复杂性和难度,让学生面对真实的建筑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新的建筑技术和设计方法,让学生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和趋势。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新技术和方法,学生可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筑行业需要创新的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解决方案,并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教师也应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他们的设计。

总之,在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与真实项目的合作、逐步提升项目的难度和复杂性、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以及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论文 篇二

在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相关工作。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中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综合性项目,让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例如,一个综合性项目可以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这样的项目,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的建筑问题。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分析。建筑学需要学生具备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建筑问题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研究项目,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综合性的竞赛和比赛。这些竞赛和比赛可以是国内的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也可以是国际性的建筑设计竞赛。通过参加这些竞赛和比赛,学生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竞争,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建筑学需要学生具备整体把握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总之,在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设计综合性的项目、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分析、组织学生参加综合性的竞赛和比赛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论文 篇三

关于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论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建筑设计能力的最主要途径。

  目前,各高校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基本采用按照建筑类型进行训练的模式,题目由易到难,规模由小到大,渐次深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各种常见的建筑类型一一尝试,在对比之下,对于把握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重点非常有效。但是,随着现代生活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建筑类型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单纯依托类型的设计训练方法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如学生思维易受限制,设计手法灵活性、适应性差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课程设计的训练思路进行调整改进,取长补短,使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化。

  第一,在题目的设置上,变现行“类型设计”为“空间设计”。

  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将空间设计作为课程设计训练的主线,具体建筑类型作为辅线。从单一空间、复合空间到组合空间,训练学生对空间的感知与创造能力;建筑类型作为题目载体,起着辅助的作用。

  同时,具体进行题目设置时,应真题、假题结合设置。

  真题具有真实的基地环境,便于学生结合具体情况找寻设计切入点,获得构思灵感。对训练学生的空间感知、把握空间尺度等也大有裨益。但实际项目往往条件限制较多,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全面的设计训练。假题的设置往往可根据训练目标“量身定做”,能够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但易失之于空泛。因此,应二者结合,扬长避短,以达到最优的训练效果。

  第二,在内容要求和评价模式上,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

  传统的设计课程的内容要求多是以最终成果要求的形式出现,基本上就是最终正图的版块内容,于是设计课程成绩就基本依据成图所传达的设计水平来进行判定。这直接导致学生重视设计结果,而忽视设计过程,往往设计周期内几番推倒重来,设计变成“撞运气”,运气好抓住灵感就发挥好,运气差没想法就一塌糊涂,非常不利于设计方法的掌握。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能动性,将设计过程掌控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方案。过程的控制需要具体体现在每一阶段的详细要求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各阶段应解决的问题、理解步步深入的重要性,并将各阶段的表现纳入到整个评价体系中,促使学生体会到完整的设计过程,逐渐掌握系统的设计方法。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达到“掌控全局”和“把握个体”的效果。

  在大的方面,发挥群体的带动、激励作用,通过设计组、讨论组掌控整个设计的进度。将全班划分为若干设计或讨论小组,引导小组内进行交流和互评,发挥群体内各成员的相互激发、激励作用,带动整个小组深化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置专门的、开放的讨论空间,以满足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化方案的不同要求。指导教师聆听、参与小组讨论,适时提出问题、引导方向并作出评价,使讨论避开弯路、沿着可发展的方向进行。

  在细节方面,教师要适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标准细化到个人。针对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使其在自身水平上获得提高并多加鼓励,更利于学生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设计内容和主题选择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反映现实,引发其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鼓励其从点滴细节尝试解决之道,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务实精神。一名合格的建

筑师,不仅要有处理建筑功能与形体的能力,也要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与职业道德感。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在设计指导中,好的设计离不开对现实中人的处境、行为的研究与关注。欧洲一个教授来国内游访,有感于天桥下露宿的打工者,遂于归国后拟出设计题目,要求学生设计适用于此类人群的轻便、易装拆的临时建筑。这启示我们,基于现实思考进行的设计训练才真正体现了设计的本质: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第三,需要加强快速构思能力的`训练。

  一个设计周期内,虽然有进度的控制与要求,但学生往往感觉“前松后紧”:入手慢,进度滞后,后期深化时间紧张、不够用,最后熬夜、拖图,又影响到下一个设计,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以训练快速构思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快速建筑设计(快题)不可或缺,是建筑设计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贯穿在课程设计中。快题训练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便于快速找到设计的切入点,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第四、融会各专业基础课程,为设计课程所用。

  如果说低年级阶段的建筑设计主要强调功能合理、形式美观,满足“适用、美观”的话,随着年级渐高,“坚固”也将成为设计要求的一部分,即,我们要将建筑结构、构造、材料等纳入设计范围,关注到可操作的细节,使设计深度更进一步,为业务实践及就业铺平道路。

  低碳、节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反映在建筑行业就是对节能建筑的倡导。建筑的节能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反映在建造过程中的节地、节材,更重要的是为使用过程中的低炭、节能提供支持、打下基础。建筑方案设计阶段虽然不可能有很具体的体现,但却需要建立概念、综合考虑。这就需要很多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作支撑,甚至是一种从技术出发的全新的设计思路。

  同时,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的施行,也为建筑学专业课程训练指引了方向。与建筑师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训练应该引入、贯穿到设计课程之中。

  《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看似理论的课程,也要激发起学生们的思考,听闻历史,思之当下,由此及彼,探究不同历史文化下的建筑反映对于今时今日的建筑设计的启示。不仅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也要有仰望星空、思虑文化的眼界与胸怀。

  第五、计算机辅助设计对设计课程的影响。

  身处数字化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电脑和网络带来的便利,建筑设计领域也毫不例外。随着电脑的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绘制图纸、计算日照和节能等指标、建立三维模型等,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基本已取代传统的手绘、手算方式。

  建筑学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并在设计课程中运用,进行计算机绘图的实践。这也是在为设计院实习和就业作准备工作。计算机绘图的准确、直观与高效是毋庸置疑的,但需要强调的是,设计前期尤其是一草阶段的构思最好手绘表达,这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手绘手段,灵活、方便,表达起来速度快,利于激发、捕捉灵感,适合于充满变数的前期构思阶段;计算机手段,严谨、准确、快捷、高效,适合于基本定稿的后期绘图阶段。学生往往易沉浸于计算机的各种便利,忽略手绘表达的必要性,这是需要警惕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手绘草图进行构思是掌握设计方法的重要途径,绝不可忽视。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把双刃剑,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和设计的不同阶段,区别对待,合理引导,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六、毕业设计指导“双师制”。

  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往往是紧随设计院业务实践之后的,为了增加实践机会,许多学生愿意选择一边在设计院继续实习,一边进行毕业设计。这种局面下,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机会减少,毕业设计的质量难免受到影响,因此大部分学校持谨慎态度,造成“毕业设计”和“提前就业”之间的矛盾。学生出于增强就业竞争力等因素的考虑,往往会千方百计来应对,甚至“舍弃”毕业设计,即只求及格、顺利毕业,而选择“提前就业”。

  为应对这种越来越突出的矛盾,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与其“堵”,不如“导”。既然学生愿意选择设计院的环境来完成毕业设计,那就把实践部门的优势发挥出来,学校可以聘请设计院中具有一定职称或资历的建筑师(如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等)担任相应学生的第二指导老师,配合学校的指导老师,共同参与到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学校通过开题报告、调研报告、中期成果检查、毕业答辩等不同阶段的要求,对毕业设计进行进度控制和成果检验。

  这种双师制的模式非常适合于和实践紧密联系的建筑学专业。它能够充分发挥不同环境的优势,使毕业设计系统、规范、有序,同时立足现实可行性,深入、全面。

  以上种种思考,都是基于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的特殊性而引发的,是在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希望能够对广大建筑学专业师生有所启发,大家共同思考,促进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的更好发展。

相关文章

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课程模式初探论文(通用3篇)

作者: 汪小根严振王毓庄义修 论文关键词: 就业导向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校企合作中药制药技术 论文摘要: 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首先调研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分析就业岗位(群...
论文2017-05-03
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课程模式初探论文(通用3篇)

浅谈我国教师专业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论文【精简3篇】

论文关键词:教师 专业化理论 实践研究论文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而教育者的素质恰恰是教育强国策略的关键。本文试图列举出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
论文2014-04-02
浅谈我国教师专业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论文【精简3篇】

竞赛驱动的数据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论文(精彩3篇)

针对数据通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出发,探讨竞赛驱动的数据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阐述如何通过大学生网络技术竞赛,把数据通信专业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提出“以赛求用,...
论文2011-05-06
竞赛驱动的数据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论文(精彩3篇)

高职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论文【最新3篇】

摘要: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只有依靠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才能完成构建符合我院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本文结合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工程监理专业“工学结合,德学同步...
论文2018-04-08
高职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论文【最新3篇】

网络广告设计数字游戏研究论文(精选3篇)

著名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说:“游戏是作为我们心灵生活的戏剧模式,为各种具体的紧张情绪提供发泄的机会。而情绪发泄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愉悦和狂迷。”[1]游戏以消遣娱乐的方式为广大玩家带来情感发泄和心理...
论文2013-05-08
网络广告设计数字游戏研究论文(精选3篇)

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及进展趋势论文(经典3篇)

随着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商品国际化革命、信息产业化革命的推进,许多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必将产生一次生物技术革命,而这一革命的主战场就是农业。现代生物技术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的营...
论文2018-01-08
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及进展趋势论文(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