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下微电影的创作论文【精彩3篇】
新媒体传播下微电影的创作论文 篇一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关注。本文将从新媒体传播的角度探讨微电影的创作过程和特点,并分析其在传播中的影响力和价值。
首先,新媒体给微电影的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传统电影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而微电影则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拍摄和后期制作。这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中,从而扩大了创作者的范围和创作领域。同时,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也为微电影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使得作品能够更迅速地被观众接触和传播。
其次,新媒体传播下的微电影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观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微电影进行互动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和意见。这种互动和参与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满足感,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反馈和改进的机会。同时,微电影的创作者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与观众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互动,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反馈,从而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待。
再次,新媒体传播下的微电影更注重情感表达和情感共鸣。由于微电影的时长较短,创作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出鲜明的情感和主题。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也使得微电影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共同体验。观众在社交媒体等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情感和观影体验,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形成共同的情感体验和共鸣。
最后,新媒体传播下的微电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由于创作门槛的降低和传播渠道的扩大,微电影的质量和内容也参差不齐。一些低质量和低俗的微电影作品给观众带来了不良的观影体验,也对微电影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创作者需要更加注重作品的质量和内容,提高观众的观影体验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新媒体传播下的微电影具有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和便利,更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更注重情感表达和情感共鸣。然而,也需要创作者和观众共同努力,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内容,共同推动微电影的健康发展和传播。
新媒体传播下微电影的创作论文 篇二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和关注。本文将从微电影的创作过程和特点入手,探讨新媒体传播下微电影的创作方法和创新点。
首先,微电影的创作过程需要注重故事性和情感表达。由于微电影的时长较短,创作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出鲜明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因此,创作者需要注重故事的策划和情感的塑造,通过精巧的叙事和情感表达,打动观众的心灵,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其次,微电影的创作需要注重细节和形式的创新。传统电影制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而微电影则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拍摄和后期制作。这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和创新空间。创作者可以通过特殊的拍摄手法、剪辑技巧和音乐配乐等手段,突破常规的表现方式,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效果。
再次,微电影的创作需要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为观众和创作者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便利。观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微电影进行互动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和意见。创作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与观众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互动,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反馈,从而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待。
最后,微电影的创作还需要注重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传递。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因此,创作者需要在创作中注重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传递,通过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引导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综上所述,新媒体传播下微电影的创作需要注重故事性和情感表达,注重细节和形式的创新,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注重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传递。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创作,才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推动微电影的健康发展和传播。
新媒体传播下微电影的创作论文 篇三
新媒体传播下微电影的创作论文
摘要: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超过7亿,大量新兴网络媒体迅速崛起,新媒体时代来临。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们带入一个以信息碎片化为基本特征的“微时代”,为了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和人们新的欣赏习惯,一种名为“微电影”的新型影视艺术形态由此诞生。在视频网站、广告公司、社交网络等多方力量的推动下,微电影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主要讨论在新媒体时代下微电影创作的独特性,从微电影的创作人员、创作方法等方面分析微电影的特点和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微电影;创作
新媒体不会消灭传统媒体,他们只是将传统媒介推到他们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1]微电影在数字影像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发展变革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它具有不同于以往传播介质的独特个性,即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记录、微小投入。这种别具特色的影片不仅受到人们的喜爱,更是对传统影像的挑战,以短小、灵活、草根的方式风靡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艺术传播形式。因此,思考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的创作,对影视创作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新媒体视域下微电影创作人员的改变
1.1电影创作人员的草根化与综合化
美国第一位获得“John…Cassavetes”终身成就奖的独立制片人詹詹斯特(Jon…Jost)把DV的优势总结为“此前我通常包揽所有工作,筹钱,充当制片人、导演、编剧、剪辑师、录音师,有时我还亲自作曲,为演员找合适的服装,现在有了DV我更可以一个人做了。DV能轻
巧、廉价、自由地干事”。[2]随着DV的普及,微电影的制作与拍摄不再局限于专业的电影创作人员,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组成的草根群体都加入到微电影的创作当中来。他们将自己拍摄的微电影上传至网络,借助新媒体平台为大众进行传播,不仅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也满足了自身的艺术追求。使得微电影的创作人员出现了草根化、综合化这一趋势。1.2创作思路的改变
微电影主要通过互联网向受众传播,这使其和观众的互动性大大加强。传统电影是向观众单向传播,而微电影可以运用弹幕、话题等多种形式做到双向传播,这使得观众不再扮演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这种互动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电影的制作流程和观念。然而今天,随着DV的普及以及剪辑难度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微电影的创作当中,使微电影更加具有一种平民化的表达。微电影的制作成本低廉,创作者草根化,所以他们在创作的时候更倾向于关注平凡的生活、身边的小事,把镜头对准平民轶事,使影像完成再现生活的功能。此外,每部微电影除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外,还有鲜明的主题,触碰到人们的心灵,如对正义的呼唤、对青春的赞美、对人性的思考、对生活的'触摸等。
2新媒体视域下微电影创作的多样性
2.1创作题材的多样性
(1)亲情题材。亲情是亲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感情,不仅融汇了父母无私的爱,也蕴含了兄弟姐妹间血浓于水的温暖,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所以在微电影中亲情是非要重要的情感表达元素,这种情感几乎可以给每一个人带来共鸣,触碰到观众内心深处的感情。比如微电影《依靠》,让观众感受到了隐藏在每个画面深处的母爱,《依靠》的情节普通,但其中表达的平凡的母爱却让人沉思。(2)爱情题材。不管是电影还是影视剧都可以看到“爱情”元素,纵观微电影的发展,那些被人们记住的优秀作品所传递出来的美好的爱情也让人为之动容。比如微电影《狠爱你》,讲述的是事业有成的丈夫厌倦了一起生活多年的妻子,但是在一次车祸中,丈夫又穿越回两人最初认识的时候,通过这一段穿越之旅,丈夫找回了爱情最初的样子,最后发现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可以说,爱情对于微电影的创作至关重要。所以,要想拍摄出一部优秀的表达爱情的微电影,影片创作者也需要进一步加深对爱情的感受和理解。(3)热门题材。相比文字、图片和电视新闻报道,一段以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为主题的电影更让人印象深刻。而传统电影的创作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制作周期,所以对当下社会热点的反应就没有那么迅速,而微电影制作周期较短且创作门槛较低,可以在大众对某一热点保持关注的时候推出,抓住观众对事情的新鲜感,以此来引发人们对热点事件的思考。其次,微电影不具备严格的审查制度,因此创作者可以自由地进行创作,无须担心难以通过审查。比如反映微博这一热门话题的微电影《微博有鬼》三部曲通过三个风格迥异的故事多角度揭示了全新社交媒体下的网络生态和复杂人性,以此唤醒网民对微博应用的理性思考。
2.2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1)音乐运用动人。传统电影中的音乐需要量身定制,而在微电影中音乐的使用也有讲究。由于微电影的创作者多是草根阶层,同时微电影的制作成本有限,再加上制作的周期短,微电影不能像传统电影那般量身定做电影配乐,而是采用大众喜爱的流行歌曲作为配乐。比如微电影《老男孩》,影片以“80后的青春和梦想”为主题,动人的音乐加上感人的画面,不仅打动观众,更将时代的“怀旧”气息推向了极致。(2)色彩处理巧妙。微电影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所以无法通过一种循序渐进的叙事方法来铺垫影片情绪,因此通过对色彩与色调的巧妙处理不光可以弥补微电影在叙事上的不足,同时将影片的情感通过色彩传达给观众,以此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比如经典微电影《调音师》,在男主人公人生失意之时,为了表现男主人公命运的大起大落,运用了极大的冷暖色彩反差;在电影的后半段,调音师进入谋杀现场,暗调光线的使用,把紧张压抑的气氛营造得淋漓尽致,同时画面的灰暗色调也预示着自作聪明的男主人公玩火自焚的悲惨命运。(3)剪辑风格明快。传统电影具有不同的剪辑方式,而微电影基于新媒体这一传播平台,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短小,这是由网络时代“碎片化”这一特征决定的。微电影很少有长镜头、淡入淡出、慢动作等效果。所以想要抓住观众,并且在短时间内将一个故事讲清楚,就需要一个非常紧凑的叙事节奏,其剪辑方式就需要简洁明快。比如微电影短片《太阳女神的苏醒》中连续剪辑的镜头。电影画面是女主角被耀眼的阳光照到之后在梦中醒来的样子,此刻镜头连续剪辑她醒过来之后的每一个特写动作,让这段戏具有独特的节奏,也使得这个时刻显得无比重要,推动剧情往前发展。
3结语
虽然目前微电影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版权保护不力,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盈利模式尚不明确,某些微电影内容偏离主流文化方向,过度商业化、低俗化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我们需要寻求提升电影文化内涵的方法,从我国传统文化里汲取创意,提升微电影制作水平,建立一条适合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创作方法与人才培养道路。依照微电影的发展速度以及人们对其的关注,相信微电影的未来发展道路会越来越宽阔。
参考文献:
[1]…杰克富勒(美).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展江,译.新华出版社,1999:224.
[2]…詹詹斯特(美).…DV对我的影响:詹詹斯特访问[J].…DV杂志,1999(9).
[3]…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