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认数》教材【优秀3篇】
小学数学《认数》教材 篇一:认识数字和计数方法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认识数字和掌握计数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因此,在《认数》这本教材中,我们将帮助学生们全面认识数字,并掌握基本的计数方法。
首先,我们将向学生们介绍数字的概念。数字是用来表示数量的符号,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长度、重量等。在教材中,我们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字的实际意义。例如,我们可以用一颗苹果来表示数字1,用两颗苹果来表示数字2,以此类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可以直观地理解数字的含义。
接下来,我们会教给学生们如何正确地进行计数。在教材中,我们将引导学生们使用逐个对应的方法进行计数。也就是说,每个物体都与一个数字相对应,学生们需要逐个地对应物体和数字。例如,当学生们看到一排苹果时,他们需要逐个地对应每个苹果,并说出相应的数字。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们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计数方法。
此外,我们还会教给学生们一些计数的技巧。例如,当计数的物体较多时,学生们可以利用分组的方法进行计数。他们可以将物体分成若干组,每组再进行逐个对应的计数。这样可以减少计数的繁琐性,提高计数的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通过一些趣味的游戏和练习,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计数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进行实践,提高他们的计数能力。同时,我们也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反复的练习,以确保他们对数字和计数方法的掌握。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认数》教材将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们全面认识数字,并掌握基本的计数方法。同时,我们还会引导学生们使用正确的计数方法,并通过游戏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相信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学生们会对数字和计数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认数》教材 篇二:认识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认识数字的大小和掌握数字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因此,在《认数》这本教材中,我们将帮助学生们全面认识数字的大小和顺序,并培养他们的比较和排序能力。
首先,我们将向学生们介绍数字的大小概念。在教材中,我们会通过比较不同数字的大小,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字的大小差异。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比较数字1和数字5的大小,让他们理解数字5比数字1大。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们可以逐渐认识到数字的大小关系。
接下来,我们会教给学生们如何正确地比较数字的大小。在教材中,我们将引导学生们使用逐个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学生们需要逐个地对应两个数字,并说出较大或较小的数字。例如,当学生们看到两个数字时,他们需要逐个地对应每个数字,并说出较大或较小的数字。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们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此外,我们还会教给学生们一些排序的技巧。在教材中,我们会通过一些实际的排序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排序的思考和练习。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们一些数字卡片,让他们按照升序或降序的要求进行排序。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可以提高他们的排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通过一些趣味的游戏和练习,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数字大小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进行实践,提高他们的比较和排序能力。同时,我们也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反复的练习,以确保他们对数字的大小和顺序的掌握。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认数》教材将通过比较和排序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全面认识数字的大小和顺序,并培养他们的比较和排序能力。同时,我们还会通过游戏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相信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学生们会对数字的大小和顺序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认数》教材 篇三
小学数学《认数》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七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教材第8~10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认、读、写整百数和一千,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第二段,教材第11~13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读、写几百几十,口算几百加几十及相应的减法;
第三段,教材第14~16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读、写几百几十几;
第四段,教材第17~18页的练习二,是前三段内容的综合练习;
第五段,教材第19~20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第六段,教材第21~22页的练习三,是千以内数大小比较的练习。
第七段,教材第23~25页的复习,是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由“方块表示的数→算珠表示的数→认、读、写”的过程,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计数特点,掌握读、写方法。
除小棒之外,方块(小正方体)是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另一种好的学具。由10个小方块拼成一条、10条方块拼成一板、10板方块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不仅能使学生具体感知千以内数的多少,而且也直观地显示了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进一”的基本特点。算珠表示的数,则介于直观与抽象之间,说它直观,每个数位上的数看得见、摸得着;说它抽象,相同颗数的算珠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值是不一样的。借助这一中介,再进行相应的认、读、写的活动,学生的抽象思维便能顺利展开,对相应的千以内数的认识也就更加清晰。
2.重视数(shǔ)数在认数中的作用。
教材第8页,在认识整百数时,让学生借助方块图(或拼成的整板正方体实物),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教材第11页,在认识几百几十时,让学生借助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数,从370数到430,从890数到1000;教材第14页,在认识几百几十几时,又让学生借助计数器,一个一个地数,从598数到611,从988数到1000。这样的安排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有利于学生从“数序”的角度丰富对千以内数的认识;第二,有利于学生丰富对“一千”的认识,逐步形成对“一千”的良好数感;第三,有利于为进一步学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供思考的基础:甲数和乙数,如果按顺序数数,甲数在乙数的前面,则甲数小于乙数,反之,则甲数大于乙数。
3.选择丰富的认数素材,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丰富对数的认识,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拓宽知识视野。
教材在选择认数素材时,既注意了学生熟悉的事物,也注意了学生能够理解的、感兴趣的事物;既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重视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把素材的趣味性、前瞻性及其数学内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具体来说
,本单元的认数素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日常生活素材。如书的页码、方格纸上每页的方格数、电表上的读数、公路边的路程提示牌、门牌号码、自行车价格、身高的厘米数等。第二,环保素材。如,我国野生亚洲象的头数、世界上龟的种类数、我国人工饲养的东北虎的只数等。第三,自然奇观。如,世界上最大的圆形叶子的直径、世界上最大的花的直径、世界上最高植物的高度等。4.引导学生根据对数的理解探索有关的口算方法;通过口算进一步巩固对有关数的理解。
教材第9页,在认识整百数后,安排例题教学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并让学生在练习中自主探索整百数减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教材第13页,在认识几百几十后的“想想做做”中,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和对几百几十的已有认识探索几百加几十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再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上述安排,把对数的认识和相关的口算联系起来,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在探索和掌握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加深对整百数和几百几十的理解。
5.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不同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其基本规则与百以数的大小比较是一样的,都是要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考虑到新旧知识间的这一内在联系,教学时,主要应抓住两个环节。第一,不出数的大小比较的法则,而是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先用不同方法去比较,再在交流中逐步掌握比较方法。如第19页例题比较312与285的大小的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因为312比300多,285比300少,所以312大于285;如果数数的话,312在285后面,所以312比285大;如果在计数器上拨数,312的.百位拨3,285的百位拨2,百位上3比2大,所以312大于285;把百以内数大于比较的方法进行类推,从最高位开始比,因为百位上3比2大,所以312大于285等等。第二,启发学生用不同方式描述数的大小。如教学第20页的第3、4、5题时,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呈现的对数的大小的不同描述方式;另一方面,也要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进行有关数的大小比较。
6.结合认数过程,灵活安排估计。
对小学生来说,估计是一种需要着力培养的意识,是一种需要逐步掌握的技能,也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的过程,有时侧重对数的大小的判断,有时侧重进行以相应口算为基础的粗略计算,有时则是为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本单元教材安排的估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结合数的认识进行的估计。如,第17页第5题估计哪几个数比较接近600,把它们圈起来。第二,结合数的大小比较进行的估计。如第22页第7题,第8题等。第三,结合简单推理进行的判断。如,第10页第6题,第25页第12、13题等。
7.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巩固对数的认识。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的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在应用中巩固对数的意义、大小、读写方法的认识,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里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实际问题。如第10页第7题,以学生非常熟悉的走路上学为题材,让学生根据已走的米数和还要走的米数,求从家到学校的总米数;根据总米数和已经走的米数,求还要走的米数;根据总米数和还要走的米数,求已经走的米数。学生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进一步认识整百数的意义,而且还能体会数量间相依互变的函数关系。又如,第18页第9题,让学生根据几种果树的棵数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选择信息、组合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对数的特点及大小的直觉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