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七年级(实用3篇)
篇一: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七年级
第一篇内容
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1. 文明的定义和特征
2. 初级文明的兴起:黄河流域文明、亚美尼亚文明等
3. 中级文明的繁荣: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等
4. 高级文明的崛起:古希腊、古罗马等
5. 古代文明的遗产与影响
二、古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1. 夏、商、周三代的演变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和诸侯国的兴衰
3. 秦统一六国,建立封建制度
4. 汉朝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5.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思想
三、世界历史的进程与变革
1. 罗马帝国的兴衰
2. 拜占庭帝国的传承与影响
3. 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与宗教改革
4.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的开启
5. 工业革命与近代世界的变革
四、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与演变
1. 农业经济的基础与农耕文化的形成
2.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与家族观念
3. 社会变革与社会阶级的兴衰
4. 科举制度与士人文化的兴盛
5. 文化交流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五、历史人物与事件
1.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夏禹、商汤、周武王、孔子、儒家学派等
2. 世界历史人物: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拿破仑、伊丽莎白一世等
3. 历史事件: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的丝绸之路、罗马帝国的灭亡等
六、历史地理与文化遗产
1.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黄河、长江、丝绸之路等
2. 世界历史地理:尼罗河、地中海、大航海时代的航线等
3. 文化遗产:古代建筑、艺术作品、经典文学等
篇二: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七年级
第二篇内容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演变
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制度与中央集权
3. 秦朝的法家思想与封建制度的废除
4. 汉朝的封建制度与官僚体系
5.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与演变
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1.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2. 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
3. 古代中国的艺术与文学:诗词、戏曲、书法等
4. 古代中国的教育与科举制度
5. 古代中国的思想与哲学
三、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与影响
1.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文化传承
2. 拜占庭帝国的传承与东正教的影响
3. 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的影响
4.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的开启
5.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四、古代社会的经济制度与生活变迁
1. 农业经济与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2. 城市的兴起与商业经济的发展
3. 货币的出现与交换方式的变化
4. 古代社会的农民与工匠
5. 古代社会的生活与文化变迁
五、历史人物与事件
1.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孔子、汉武帝、武则天、李白等
2. 世界历史人物: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拿破仑、伊丽莎白一世等
3. 历史事件: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的丝绸之路、美洲大陆的发现等
六、历史地理与文化遗产
1.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黄河、长江、丝绸之路等
2. 世界历史地理:尼罗河、地中海、大航海时代的航线等
3. 文化遗产:古代建筑、艺术作品、经典文学等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七年级 篇三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七年级)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七年级),欢迎大家参考。
一、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侵华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2.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距今大约7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6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他们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3、炎帝、黄帝部落联盟,形成华夏族,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举领袖的办法叫“禅让制”。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此后,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
5.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史称为西周。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等级制。
6.商代青铜器的代表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7.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齐桓公最先称霸,管仲改革是称霸基础,提出“尊王攘夷”口号。
8.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名闻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定户口;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10.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大破赵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10年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11 . ★秦始皇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政治方面)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掌握一切国家大权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
(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货币。)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
(军事方面)御匈奴,筑长城。(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秦长城是在燕、赵、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
(思想方面)焚书坑儒(秦始皇采取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1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3.秦灭亡后,项羽与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争战,史称楚汉相争。
14.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削弱诸侯势力(推恩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儒家学说成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军事上反击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彻底解决了匈奴威胁西汉政权的问题。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15.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16 .▲汉朝时人们把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经玉门关或阳关进入今新疆,后分天山南路或昆仑山北路到达更远的地方这条欧亚陆路交通要道叫做“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7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后来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汉(史称蜀),定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定都建邺。
18.从西晋中期开始,由于中原混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补充了必要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江南自然条件好,经济迅速发展。
19.386年,拓拔部首领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同时加强对中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改革措施:他规定鲜卑人改穿汉服、使用汉语、采用汉姓、鼓励与汉人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法制度。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第五单元 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0.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周、秦至东汉初期的数学成就。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
21.南北朝的祖冲之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领先世界100多年。
22.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地理学巨著。北魏的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包括农、林、牧、副、渔的农业百科全书。
23.中医上的“四诊法”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发明的;√东汉名医华佗制成“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全身麻醉方面的'药剂,比欧洲早1600多年;√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基础,他被称为“医圣”。
24.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P101金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叫钟鼎文。√之后先后出现了小篆,隶书和楷书,经历了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秦国推行的文字叫小篆。
25.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以“德”去教化人民。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2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史称“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简表)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观点
儒家
孔子
《论语》
仁(对人要有爱心)、礼(君臣父子)、德(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以礼治国
墨家
墨子
《墨子》
非攻,兼爱
法家
韩非
《韩非子》
“法”治,中央集权(在秦国很受重视)
道家
老子
无为而治(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庄子
《庄子》
顺应自然
春秋时期,兵家的创始人孙武写了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提出了“避实击虚”“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战略思想。
27.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被黍为“天下第一行书”。东晋人顾恺之是著名画家,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28.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沿丝绸之路传入长安,东汉初年朝廷开始重视佛教。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兴起于东汉时期,尊奉“老子”为教祖。
更多初中历史复习学习相关文章:
1.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
2.初中历史如何做到辅导到位
3.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4.初中历史学习的八个方法
5.九一八事变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6.2016-2017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7.2016-2017初一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8.2016-2017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9.2016-2017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10.2017初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