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阿Q正传》课堂实录(经典4篇)

高中语文《阿Q正传》课堂实录 篇一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关于《阿Q正传》的精彩讲解。通过老师的深入剖析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我们对这部经典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阿Q正传》的背景和作者鲁迅的创作意图。他告诉我们,《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在1917年所写的一部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个可悲的乡村小人物阿Q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通过阿Q的形象,鲁迅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以及人们的自尊心和尊严在现实中被剥夺的悲哀。

接着,老师分析了小说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形象。他通过读者们的讨论,引导我们深入思考每个角色的特点和意义。我们一起讨论了阿Q、阿San、方鸿渐等人物在小说中所代表的不同社会阶层和价值观。这样的讨论使我们更加理解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也加深了我们对小说的思考。

在课堂的最后,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思考题:阿Q的悲剧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我们要求每个同学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我们积极思考,认真书写,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观点和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

通过这堂课,我深刻感受到了《阿Q正传》这部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是一部描写一个小人物的小说,更是一个社会现象的镜像。通过阅读和讨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对社会和人性的关注,也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在现实中的立场和行为。

高中语文《阿Q正传》课堂实录 篇二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阿Q正传》的讨论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对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讨论中,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小说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阿Q正传》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是一部警示作用的小说;有的同学则认为,《阿Q正传》只是描写了一个可悲的小人物,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并不深刻。这样的争论和讨论使我们对小说有了不同的角度和认识。

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起到了引导和组织的作用。他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角色,更是一个促进思考和启发学生的导师。他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反馈。这样的互动使我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通过这次讨论,我们对《阿Q正传》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我们学会了用批判性的眼光来审视文学作品,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并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这次《阿Q正传》的讨论活动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次思维的碰撞和交流。通过这样的课堂实践,我们的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堆砌,而是与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相结合,培养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的课堂实录不仅让我们对《阿Q正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高中语文《阿Q正传》课堂实录 篇三

  [教学目标]

  一、认识《阿Q正传》所揭示的国民性弱点及其社会思想根源:统治者的变态心理和对人民进行封建麻醉教育,使劳动人民愚昧落后,忘却压迫和屈辱,以“精神胜利法”,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二、熟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三、理解小说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主题的独特风格。

  四、掌握阅读中篇小说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一、把握阿Q人物性格。

  二、《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一、鲁迅小说的语言风格。

  二、理解“精神胜利法”的普遍意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预习]

  一、了解写作背景

  《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上,从1921年10月4日起,至1922年2月12日连载完毕。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仍处在封建军阀统治的最黑暗的时期。鲁迅的《阿Q正传》用生动的形象,揭示了国民性的弱点,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目的在于唤起沉睡的民众。它以辛亥革命前后我国东南地区的一个村镇“未庄”为背景,以落后的农民阿Q的痛苦遭遇和悲惨命运为线索,展开了一场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一幅广阔生动的历史画面。小说塑造的阿Q形象及其“精神胜利法”,以其巨大时空穿透力,赢得了无数读者,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明珠,至今仍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二、《阿Q正传》结构梳理

  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介绍了阿Q的身世、处境; (序幕)

  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着重介绍阿Q的精神胜利法; (开端)

  第四章“恋爱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 第六章 “从中兴到末路” ,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 (发展)

  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 ”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后,对革命的极度失望; (**)

  第九章“大团圆”,写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以后,阿Q惨遭杀害。

  课堂教学:

  一、导入: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著名的一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成功地塑造出阿Q这个世界画廊中的著名形象。当它于1921年在北京《晨报副刊》上连载不到一半的时候,茅盾先生就敏锐地指出,它“实是一部杰作”。郑振铎更预言它“将成为世界最熟识的中国现代的代表作”。当它一收笔,便被介绍到美、法、日、俄等十多个国家,至今已有四十种不同文字的译本。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

  《阿Q正传》从它诞生至今,已过去七十多个年头,“阿Q”已成了常挂大中国人民口上的一个常用名词,“阿Q精神”也成了我们自潮或讽刺他人的用语。但是,《阿Q正传》这篇小说究竟有什么深远意义?阿Q到底是怎样一个形象?阿Q精神包括哪些内容?等等,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课前小测]

  (一)、文学常识

  1、鲁迅原名( ),字( ),( )人。

  2、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3、( )是第一部小说集 ,收集了从1918—1922年间写的14篇小说,外加一篇《呐喊自序》。

  4、( )是第二部小说集,收集了从1924—1925年间写的11篇小说。

  5、杂文收集在 ( )、( )、( )( )、( )。

  6、散文诗集 是( ),散文集是( )、历史小说集是( )。

  (二)、正字音

  伶仃( ) 疮疤( )( )

  犯讳( ) 口讷( )

  揪住( ) 虫豸( )

  气氛( ) 醉醺醺( )

  小觑( ) 舂米( )

  擎起( ) 诧异( )

  薄饼( ) 散光( )

  三、走进阿Q,了解阿Q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分析人物形象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第二,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第三,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2、归纳阿Q的个人信息:

  姓氏:

  名字:

  年龄:

  婚否:

  政治成分:

  家庭住址:

  家庭成员:

  职业:

  特长:

  嗜好:

  调戏过的对象:

  自我评价:

  他人评价:

  打架史:

  被打史:

  命运:

  遗言:

  四、研读《阿Q正传》第二章《优胜记略》1-29段 小组讨论

  (一)、这一章主要记叙了阿Q的几件事?他又是怎样说,怎样想或怎样做的?(注意找关键句)

  1、与人口角时:“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2、藐视“文童”,看不起城里人: “我的儿子会阔得多 啦!”“这是错的”“可笑”3、瘌疮疤的故事:“你还不配… …”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就是 ‘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

  4、赌博,被抢:自打嘴巴,却心满意足的得胜了

  (二)试结合上面的事例和人物语言、心态、动作,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

  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狭隘保守,盲目趋时

  争强好胜,忍辱屈从

  自轻自贱,麻木健忘

  欺软怕硬,圆滑无赖

  五、研读第三章“续优胜记略”

  (一)这一章,继续刻画阿Q的精神胜利法。记了阿Q的哪几件事?(注意阿Q的言行,抓关键词语)

  1、被赵太爷打了还得意

  2、败在王胡手下(生平第一件屈辱):“他肯坐下去,简直还是抬举他”,“这毛虫!”“君子动口不动手!”

  3、挨了假洋鬼子“哭丧棒”(生平第二件屈辱): “秃儿。驴… …”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 (挨打);“反而觉得轻松些……早已有些高兴了”

  4、调戏小尼姑(为自己的屈辱报仇):“咳,呸!”“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地笑。

  (二)结合上述事例和阿Q的言行,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欺软怕硬,流氓恶习

  蛮横霸道,懦弱卑怯

  盲目趋时,争强好胜

  排斥异端,奴性十足

  六、归纳:阿Q性格十大方面:

  1、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

  2、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

  3、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

  4、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

  5、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

  6、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

  7、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

  8、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

  9、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

  10、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双重人格——

  既是奴隶,又是暴君

  回避现实的失败,追求精神胜利

  丧失了个人意志,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奴性的典型表现

  鲁迅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七)》中道:“可惜中国人 但对于羊显现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得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阿Q正是如此。

  七、分析归纳阿Q的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主要是指遇到失败或处于不利的情况下,用自我安慰等手段获得精神上的优胜。是一种虚幻的幻想,用来自欺欺人,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处在优胜的地位来获得生存的精神支柱。

  具体表现:

  (1)自轻自贱,自欺欺人;

  (2)自尊自负,自卑无赖;

  (3)化丑陋为荣耀,化痛苦为幸福;

  (4)受尽又别人;

  (5)善于忘却。

  八、阿Q形象的意义及拓展:

  1、

  “阿Q虽有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我同情阿Q被压迫、被侮辱的遭遇,也憎恨阿Q的愚昧和麻木。”

  ——鲁迅

  鲁迅先生对阿Q总体感受: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阿Q形象的意义:

  像阿Q这样一个穷得只剩下万万不可脱的裤子的人,尚且有“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作为自己愚昧无知、保守落后的借口,那么其他一切境况略比阿Q好一点的人,就更有骄傲的资本,更可以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作为反对改革的理由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阿 Q正传》震动了整个文坛和社会,那些穷极无聊的官僚、地主、政客,惶惶不可终日,疑心阿Q写的是自己;而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从中得到警醒,得到觉悟,从而得到疗救。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者,是永远摆脱了奴隶地位的精神枷锁。

  2、阿Q的异国兄弟:

  阿Q形象诞生不久,法国伟大作家罗曼。罗兰就说法国也有阿Q。印度作家班纳吉、危地马拉作家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德里亚斯、美国鲁迅研究家莱伊尔等都说他们的国家也有阿Q。莱伊尔1981年参加中国的鲁迅百年诞辰活动,曾到上海虹口公园瞻仰鲁迅墓,他向鲁迅像鞠了一躬,然后说:“我就是阿Q。”这并不是说各国的“阿Q ”们以及莱伊尔本人 可以与鲁迅笔下的阿Q画等号,只不过意味着在阿Q身上 表现出来的精神胜利法,乃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因此才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广泛认同

  (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两重人格》中的高略德金和》和《地下室手记》中主人公;

  (法国)法朗士《克兰比尔》的同名主人公,萨特《恶心》的主人公洛根丁、加缪《局外人》主人公莫尔索,甚至卢梭《忏悔录》中的卢梭本人,都有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质。

  (英国)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的福斯泰夫,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长篇《尤利西斯》主人公布鲁姆;

  (意大利)的卜伽丘《十日谈》中的卡拉特林;

  古希腊《伊索寓言》中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狐狸。

  3、作业:

  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人还是要有一点阿Q精神的,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字数不少于200字。

高中语文《阿Q正传》课堂实录 篇四

  教学目的:

  1.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

  2.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4.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

  教学重点:

  人物、语言、主题。

  教学难点

  对阿Q精神的再认识。

  教学方法:

  自读研读法。

  第一课时 默读理清情节内容

  一、教学导入:

  由《灯下随笔》谈起,引到本文内容。或由《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规律》引到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延伸及鲁迅的小说创作,均可。

  二、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题》)、“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贯于长夜过春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三、时代背景介绍:

  略,见教师用书“写作背景”。

  四.选取二、三、七、八章中的任两章,听录音。体会作者讽刺性的语言。

  五.阅读全文后,理清内容要点。

  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五章,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领会文中语言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第二课时 分析赏读第一二章

  一、概述小说内容。(略)

  二、阅读第一章。

  1.“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怎么理解?

  提示:是说因为自己所写的阿Q并非不朽之人,为不朽之人立传,就觉得忐忑不安。

  2.作者所引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本义是什么?作者取的是什么意思?

  提示:原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作者取的是名目没有取出来,就难以下笔成文。

  3.作者写赵太爷的一“抢”一“跳”,有何表现作用?

  提示:“抢”字表现出他的盛气凌人;“跳”字既显出他的恼怒、霸道的丑态,又突出了他内心浓重的封建等级观念。

  4.“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怎么会姓赵!”两句话的意思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高,后者强调对方的地位身份低,两句话中都包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

  5.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为主人公取名阿Q,其用意何在?

  提示:(1、提倡洋字,向“国粹”论挑战;(2、“Q”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具有深刻的讽刺性。

  6.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

  提示:阿Q落到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地步,可见其地位之低下。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旺族大姓,也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

  三、第一章内容板书小结:

  四、阅读第二章:

  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之类的名言,表现出阿Q怎样的心态?

  提示: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态?

  提示:前者是对于未庄人而言,表现他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阿Q自然乐意,因为这种矛盾可以使他两面获胜。

  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

  提示:表现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

  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这一投降怎样理解?

  提示:这是阿Q的又一发明创造,实在打不过就自轻自贱,如果别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这又是阿Q的独特之处,他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了,他是不同于一般奴才的万劫不复的奴才,他不得意谁得意。

  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

  提示:“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

  6.“他睡着了”有何深意?

  提示:指他已经彻底麻木,没有思想了。

  五、学习了第二章,你对阿Q的 “精神胜利法”有何体会?我们周围还有人这样使用吗?(讨论)

  六、小结板书第二章内容:

  七、布置作业:

  课外自读一二章,认真体会对阿Q的心理描写。

  第三课时 分析赏读第三四章

  一、复述前两章内容,就其中的一处描写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阅读第三章:

  1.开头一句中“蒙”这个词有何含义?

  提示:挨打像荣幸地蒙受恩惠。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2.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筹了”?

  提示:又是精神胜利法做怪,因为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筹,他自然就越荣耀了。

  3.“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

  提示: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奴相。

  4.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这是为什么?

  提示:这又是他麻木愚昧的表现,美比不过别人,就同别

人比丑,赢了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胜利。

  5.“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中“照例”一词说明什么?

  提示:说明并非第一次了,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6.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等候”一词妙在何处?

  提示:不仅表明了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了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实在让人诧异。

  7.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

  提示:“摩着”一词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充满色情成分;“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

  8.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提示:“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隐,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三、板书小结第三章内容:

  四、阅读第四章:

  1.说说“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既讽刺阿Q,又把阿Q精神与当时的一些国粹家挂上了钩,顺笔讽刺他们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2.说说“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这是正话反说,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又讽刺了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

  3.概括阿Q的女性观,并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阿Q的女性观有,女人都是水性扬花的;女人是害人的东西。这说明阿Q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其灵魂之肮脏也讽刺了假道学先生的表面上道貌岸然。

  4.阿Q“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说说“蓬”“粗”二字的准确性。

  提示:“蓬”是听觉效果,“粗”是触觉感受,阿Q先听到竹杠敲在头上的声音,再感到竹杠接触面积的大小,却单单感觉不到打的轻重,阿Q感觉迟钝麻木到何种程度!他的精神胜利法已经不仅使他精神麻木,而且让他的肉体也麻木了。

  5.本文对地保着墨不多,但跃然纸上。简要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提示:仗势欺人,趁人之危,实际是赵太爷的爪牙和帮凶。

  6.赵太爷那样分明地列出五条协议,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嘴脸?

  提示:这表现了赵太爷敲骨吸髓的凶残本性。我们看到,这五个条件基本没有针对这一事件的,而是借题发挥,要敲诈阿Q,把他逼上绝路。

  7.简要评价吴妈这个人。

  学生自由评价,不做定论。

  五、板书小结第四章内容:

  六、作业布置:

  自读课文三四章,体会作者对阿Q的心理刻画。

相关文章

普通话朗读文章(优质6篇)

普通话朗读文章 篇1  生命在海洋里诞生绝不是偶然的,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它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  我们知道,水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动物组织的含水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一些海洋生物的含水...
高中资料2017-01-06
普通话朗读文章(优质6篇)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推荐6篇】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理物态变化知...
高中资料2016-08-06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推荐6篇】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归纳(实用3篇)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学科,所涉及的面广、知识丰富,课内课外都有可学之处。下面是小偏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归纳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高中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归纳202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
高中资料2016-06-06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归纳(实用3篇)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生物必修一的考点汇总(优质3篇)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生物必修一的考点汇总,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细胞器系...
高中资料2016-08-01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生物必修一的考点汇总(优质3篇)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优选6篇)

高中政治哲学部分的知识版喊了大量的原理知识和方法论,这些知识都需要学生一一去理解明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篇1  价值观、人生观...
高中资料2013-01-03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优选6篇)

史上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优秀3篇】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有很多的同学时非常想知道,高中语文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资料2016-06-08
史上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