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象反思(经典3篇)
教育现象反思 篇一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必须面对一些教育现象带来的问题。本文将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成绩至上、应试教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首先,成绩至上是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教育制度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将学生之间的差异仅仅以分数来衡量,这种做法容易导致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例如,一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有困难,但他们可能在其他领域有特长,如音乐、体育等。然而,由于学校过于重视成绩,这些学生的特长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导致学生们在学校的学习体验变得单调乏味。因此,我们应该反思成绩至上的教育现象,提倡多元评价的教育方式,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其次,应试教育也是一个亟待反思的教育现象。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往往被迫以应试的方式学习,注重死记硬背和应对考试,而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使得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应试教育的理念,倡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教育现象。在一些地区,教育资源的分配非常不公平,一些优质的学校和教育机构集中在发达地区,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则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这种现象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教育领域存在的成绩至上、应试教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应该推动教育改革,倡导多元评价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公平、进步的教育体系。
教育现象反思 篇二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然而,教育现象带来的一些问题也需要我们进行反思。本文将从教育过度商业化、教育僵化与创新不足和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教育过度商业化是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随着教育的发展,一些教育机构开始将教育视为一种商品,将学生作为盈利的工具。这种商业化的教育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质量的下降。一些学生和家长被迫参加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教育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倡导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提高,让教育回归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教育僵化与创新不足也是一个值得深入反思的问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要任务,学生则被动接受教育。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阻碍了教育的进步。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教育的僵化现象,倡导教育的变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最后,教育缺乏人文关怀也是一个亟待反思的教育现象。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焦虑和压力增加,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和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教育过度商业化、教育僵化与创新不足以及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应该推动教育改革,倡导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建设一个更加人性化和进步的教育体系。
教育现象反思 篇三
2017-09-19 04:30:41 | #1楼回目录
9月14日,江西临川二中高三某班班主任孙某于办公室命丧学生雷某刀下,起因是前天(13日)学生雷某在课堂玩手机被班主任孙某没收。
天下教师是一家,不禁愕然,而后是愤怒!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环境已然恶劣到何等程度!或许只能以这样惨烈的死亡才能博得领导、社会的稍微关注。如果没记错的话,9月10日,是今年的教师节,而教师节后的第四天,一位同行就以这样的方式走完了其短暂的一生,直接倒在了学生的刀下。悲乎哀哉!此时此景,如果我们还不站出来为我们呐喊几声,还有谁会在乎我们的存在?还有谁在乎我们的感受?
是的,在社会舆论看来,我们老师都该死!还记得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某门户网站在其网站头条刊发新闻,说据调查,约近6成家长担心不给老师送礼就会被老师记住,日后会报复其小孩。那几天,各大门户网站几乎都会出现关于教师收礼的相关报道。说真的,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排斥教师节的到来,因为现在的教师节早已不是教师的节日,相反,是一个“劫”,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向教师开炮的
“教师劫”。在一般人心中,教师就是一帮“穷凶极恶”的罪人,所有的社会罪恶皆因教师而起,我们活该被钉在耻辱架上。果不其然,在临川二中班主任被杀的新闻评论里,我又看到了似曾相识的评论:凤凰网新浪微博网友:贤枫-沙画:其他的不说,我觉得班主任的教育肯定是有问题的,老师如果活着需要很好的检讨一下自己,并不是因为被杀了就能抹掉,孩子肯定也有一些问题,但一个孩子刚树立起来的世界观不是因为这个社会环境学校家庭么?孩子需要教育,老师也需要良好的方法。
人死了,已经足够愤怒,人死了,还往身上泼脏水,这足够心寒!!!
更心寒的是:扪心自问,这个社会,这个环境,给了我们教师教育的权利了吗?
且不说前几年曾闹出的“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奇葩《规定》,也不说所谓诸如“语言暴力”等等对教师行为的无厘头约束,单就说这件事情,就事论事,班主任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不该没收吗?没收了手机要通知家长,转交家长有错吗?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不该批评教育吗?钱文忠教授曾作过一个题为《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的即场演讲,确实,我们现在的教育对孩子让步太多了。现在是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哄着,供着,学生都是爷,我们都是孙子。你说,孙子有资格,有权利去教育爷吗?这个社会,这个环境给予了我们真正的教育权利了吗?如果连没收学生手机都要冒着生命危险,试问,还有哪个老师敢去教育?
不得不承认,我们教师是一个弱势群体,是一个高危职业。曾经的师道尊严充其量只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可望而不可及!
即使真的赋予了教师教育的权利,如果教师什么都能教育好,那还要监狱、警察干什么?!
作为一名教师,我并不是想推卸我们的责任,只是,没有权利,何来责任?!
无可否认,我们的教师队伍确实出现了一些败类,出现了一些禽兽,但我想说的是,这不是把我们教师一棍子打死的理由,试问,哪个行业没有败类,没有禽兽?
我只想说,教育的问题我们教师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但请不要把所有的责任,所有的过错都推到我们的身上,我们肩上有学生,但我们也有家庭,也有儿女,也有我们的尊严。我们不是神,我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我们只想得到社会的理解,社会的尊重。
教育的问题,希望不要再以血的教训来警醒了,教育改革了这么多年,却改掉了最根本的一个东西:把学生当作人,也把教师当作人!
从“啃老族”现象反思童年家庭教育的缺失
2017-09-19 04:30:35 | #2楼回目录
从“啃老族”现象反思童年家庭教育的缺失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袁爱玲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啃老族(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些早该自立却因种种原因依然吃定父母的人,被媒体称为啃老族。
有学者认为,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独生子女逐渐成年,中国啃老族的队伍还将扩大。而中国将在10多年后进入老龄化社会,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据中国媒体调查,目前啃老族主要有以下六类人:
一是大学毕业生,因就业挑剔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约占20﹪。
二是以工作不适应等为由而离职者,占10﹪左右。
三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却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而又不愿打工,约占20﹪。
四是频繁跳槽,最后找不到工作,占10﹪。
五是下岗的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紧张繁忙的工作相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就离职,约占10﹪。
六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呆在家中,占30﹪。
人们给啃老族这样画了一张像: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才没有,四肢简单,五马乱跑,六亲不亲,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座不动,十分无用,生理上成人,而心理上仍未断奶。
有人说啃老族是对教育的报复,何其深刻!啃老族的家庭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第一,缺失了独立性的培养。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幼教专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陈会昌对3-9岁儿童的调查表明,我国儿童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明显较差的方面有独立性等。
现在的啃老族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他们从一生来就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l小公主,家庭围绕着他们转,父母长辈的一切都服从于他们,对他们倍加溺爱和呵护,什么事都不让孩子操心,什么事都不用孩子管,总认为只要孩子能快乐成长,家长干什么都行。而且,大多数父母在对子女的抚养过程中,只重视和关注子女身体衣着是否避寒保暖,生理是否健康等,而往往忽视孩子在精神上是否独立、人格是否成熟的。
这样的家庭教育,使孩子自小衣食无忧,未受过任何委屈,习惯了一切由父母包办,长大成人后无法从精神上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对父母依赖至极。甚至心安理得认为父母挣的钱我来花,吃老人的、用老人的天经地义,做父母的就应该俯首甘为子女牛。
我们知道李嘉诚是亿万富翁,他的儿子去国外留学都是自筹学费。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很严,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
做一个明智的父母,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会自立。这个生存法则连狮子和狐狸都知道,狐
狸幼小的时候被其妈妈赶出巢,狮子幼小的时候也被妈妈逼着去捕捉食物。为什么我们总是把孩子护在身边,不敢放手呢?对于儿童来说,使他性格形成的生活环境首先是他的家庭。
第二,缺少抗挫折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加之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生怕孩子吃苦,更别提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了。在过分优越的环境中,孩子的生存能力也越来越弱化。现在的啃老族就是活生生的明证。从现在啃老族中的部分人看来,他们承受不了找工作中的挫折,一遇到失败,就不愿在尝试了。
第三,缺失了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
社会学家夏学銮教授认为,啃老族的出现,反映出的是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
家庭本应成为子女的第一大课堂,子女的勤劳、孝顺和责任感都应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向他们传输的。而中国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也正是啃老族的主要组成人员,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上中期的这些年轻人,从小在捧着、抱着、举着、背着、顶着五着下成长起来,养成了事事由家长做、处处有家长呵护,任性、不能完全独立、缺乏责任感的性格。啃老族中,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从小到大习惯啃父母,也有相当一部分父母主动让孩子ldquo;啃。
北京青年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崔慧敏认为,有就业能力和机会而不想就业,这样的年轻人缺乏责任心,也缺乏自信心。
(编辑:广玉)
教育反思——由个别现象想到的
2017-09-19 04:29:35 | #3楼回目录
教育反思——由个别现象想到的XX小学XXX
以前在白依族地方教书时,由于白依族人的意识相对落后,对子女的教育不怎么重视,很多学生一到五六年级就不安心读书,稍不留意就跑回家,去做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家长也不怎么积极配合,这样学生流失情况就比较严重,任你跑断腿,说破嘴,也很难使学生回心转意回到学校,学生流失了就流失了,很少有能够发动回来的。今年换了新环境,面对的大都是白族学生,以为学生巩固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了,不想新的一学期才开学两天,班上就有一女生因科任老师批评了几句,就跑回家。后来我们经过反复说服动员
,也没有效果,最后家长用棍子把她逼回学校,可到了晚上熄灯睡觉,她就是不肯睡,问她原因她也不说,学校领导出面也奈何不了她,没办法,只好请家长把她领回家睡。又隔了几天去动员,仍然死活不回来。整整过了一个月,想着这个学生是不会回来了,不想过了两天她自己居然回来了,还显得一脸的高兴,跟前面去发动时候的她判若两人,真让人意想不到。
后来我们通过跟家长沟通,知道了是学生自己想通了回来的。由此我想到,教育工作确实是不容易的,碰到这样的学生,我们想急于求成,道理说了千千万,他们未必一下子能听进去,此时,不妨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慢慢想,相信时间可以冲淡一切。
当然,这里所说的只是个别现象,不是普遍现象,虽然他们缺了一段时间,也影响了一定的学习,但总比永远流失要好得多,能回校
毕竟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但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跑了就要及时动员,不能说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慢慢省悟,时间是宝贵的,是耽误不起的。
2016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