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实用3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 篇一
运动图像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图像知识,以便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解决与运动有关的问题。
在学习运动图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运动图像。简单来说,运动图像是指用图形的方式来表示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画出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连续的图像,从而更直观地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在绘制运动图像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规则。首先,时间通常被放在图像的横轴上,而物体的位置则放在纵轴上。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图像上的点来表示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位置。其次,图像的曲线形状能够反映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情况。如果曲线是直线,那么物体的速度就是恒定的;如果曲线是曲线形状,那么物体的速度就在变化。
学习运动图像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运动图像形状。其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其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其曲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运动图像形状,如自由落体的图像是一条向下的抛物线,反映了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通过学习和理解运动图像,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决与运动有关的问题。例如,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图像,我们可以确定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情况,从而计算出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位置和速度。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绘制运动图像来预测物体的运动情况,从而更好地规划和控制运动过程。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习和掌握运动图像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运动图像,从而提高我们的物理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 篇二
运动图像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在学习运动图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以便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解决与运动有关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运动图像。简单来说,运动图像是指用图形的方式来表示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绘制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连续的图像,从而更直观地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在绘制运动图像时,我们通常将时间放在横轴上,而物体的位置放在纵轴上。通过观察图像上的点的位置和分布,我们可以推断出物体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在学习运动图像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运动图像形状。其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其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其曲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运动图像形状,如自由落体的图像是一条向下的抛物线,反映了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通过观察和分析运动图像,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例如,通过观察图像上的点的位置和分布,我们可以确定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情况,从而计算出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位置和速度。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绘制运动图像来预测物体的运动情况,从而更好地规划和控制运动过程。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习和掌握运动图像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运动图像,从而提高我们的物理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将运动图像与其他物理概念和原理相结合,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 篇三
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
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祝大家阅读愉快。
(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运动图像),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高二物理教案 分子间的作用力
教学难点:引力和斥力的同时存在和表现不一
要求:会考B,A
设计:分子间始终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不但因距离的不同表现不同的性质,且可能有条件地认为是零。这是一个主次关系复杂而又影响分子间(合)力表现问题。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很小,难以直接用实验的手段来证明,教学中应注重从(间接的宏观)现象来思考,引导由宏观转向微观,初步形成一定的微观思考。依照课本的要求,用弹簧模型来解释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表现,避开图象这个难点,避免图象的介入加大了理解的难度。
解决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中找到分子力存在
的依据,并能用分子力的概念解释一些现象,用熟悉的事例增强和应
用练习。
培养:理解概念,自觉应用于实际的
学生现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难以理解;
以为分子力很小,只能在实验室中遇到,没有联系实际生活。
课堂教具:三角板
一、引入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不但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否则分子就不能运动了,气体容易被压缩,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两者原来体积之和,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液体分子之间都有空隙
。彩图2也说明石墨中炭原子之间存在空隙。注:测定分子大小时,认为固体和液体分子是一个一个紧密排列的,主要是用来理想化的方法,只是设想。
实际上,如此微观的分子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奇妙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
二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演示】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两块铅就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
结论:分子间存在引力(例如物体很难被拉长)
【举例】但同时我们也遇到这样的现象,使劲压物体,也很难使它缩短,液体也很难被压缩,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结论:分子间存在斥力,大量的分子间的斥力宏观上反映出来就是反抗压缩的弹力。
【问】是不是有的物体当中的分子存在着引力,有些存在着斥力呢?
反驳:物体很难被拉长,也很难被压缩。
1.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两者的合力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只与分子间的距离(相对位置)有关,与分子的运动状态无关
c、研究表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大小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的来讲,分子距离的变化对斥力的影响要比对引力的影响大。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引力和斥力怎样随分子间的距离在变化。
高中物理必修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公式
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必修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公式,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α<90O 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本文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必修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公式,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物理备考:一轮复习规划指导
【摘要】高三的同学们正在第一轮的复习阶段,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一轮复习规划指导,供大家参考,大家要好好复习哦。
第一轮物理复习的特点是:一个不落,有所侧重。一个不落是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问题,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时间也足够长,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教材上每句话都要思考。但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章节多下些功夫。
那么对于物理来说,哪些知识是重点呢?
力学中最难的还是力的分析,很多学生看到力的分析就糊涂,不是落下某个力就是搞混几个力。所以,做题前先要切切实实明白单个力的特点。比如重力,何时需要考虑,何时必须忽视。力的分析,一定要多练习,多画图,从单个到多个一步步来。
功和能的知识点中,动量联系是比较紧密的。高考一轮复习阶段,必须试着综合运用。在这部分要重点领悟“守恒”的思想,从这个角度去解答问题有时会使题目变得很容易。
电学部分中,比较抽象的电场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而且高考中往往是跟磁场、力学结合考查,所以要多花些时间。
光学、热学部分相对容易,也是因为这样,同学们常常会忽略这部分内容。第一轮是唯一的一次详细系统的复习,如果在这段时间你没有抓住机会复习这些小问题,日后它就很可能成为你的高考失分点。
相对来说,物理的解题是有迹可循的: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分析题目、限制条件、明确所求——列方程——检查。每一道题你都可以如此训练,当然对不同题目可以相应省略一些步骤。物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大概有10种: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过程分析、状态分析、动量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图像分析和数据分析。每一种分析方法都要熟练掌握。
最后,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还要注重以下几点:
1、跟住老师复习。
2、认真看课本。
3、按照答题规范写解题过程,同时训练正确的思维方式。
4、做题量要适中,在精不在多。
5、定期复习,时常分析。
6、总结题型,对应每种题型,记住其最快的解题方法。
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8、建立错题集。
9、反刍,把以前不懂、不清楚的问题进行加深记忆,还要对当天课堂内容进行集中复习,再就是在学习新内容前,复习之前的内容。
【总结】把握高三,备战高考。同学们要好好复习,在高三时期把握住每分每秒。希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轮复习规划指导对大家有帮助,大家加油。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新高三物理指导 总结解题方法
南京一中 高中历史 李云辉 备课组长
高三物理复习,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物理概念及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其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细化复习计划。高三物理复习可分为四个阶段:(1)利用暑假全面回顾教材,复习原有笔记及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2)从9月到春节前后,针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物理规律的应用和基本解题方法;(3)从3月到4月,进行专题强化训练,查漏补缺,总结典型物理题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灵活;(4)5月份进行大综合复习训练,模拟强化,把知识整体化、系统化,进一步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注重复习方法。选定科学的物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规律的复习,归纳各单元知识结构网络,熟识基本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完成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2)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如外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要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4)用记图方式快速做好笔记,整理易错点,并经常性地针对笔记进行“看题”训练,掌握重要物理规律的应用。如:动能定理的应用、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极值临界问题的分析研判等。
处理好几个关系。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思维是核心。(1)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以课本为本,利用好复习资料,掌握物理问题的主要分析方法与解题技巧,突出查漏补缺;(2)处理好做题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高考物理题常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对于新题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用,提高应变能力,不能专门做难题、怪题;(3)培养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要认真审题,区分背景材料,挖掘隐含条件;要明确研究对象,通过画示意图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解题要注意科学规范;(4)处理好理论与实验的关系,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注重运用物理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
总之,要搞好高考物理总复习,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要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高考的胜利。
摩擦力达标试题
1.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FF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N成反比,FN越大,μ越小
C.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与正压力FN成反比
D.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及材料决定
解析: 动摩擦因数只与两物体的材料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FN的大小及F的大小等无关.
答案: D
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C.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是阻力
D.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解析: 静摩擦力发生在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这里所说的“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是分别以这两个物体为参考系而言的,若以其他物体为参考系,则可能都是静止的,也可能都是运动的`.而摩擦力阻碍的也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若以其他物体为参考系,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答案: D
3.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压力就一定有滑动摩擦力
B.有滑动摩擦力就一定有压力
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正压力垂直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成正比
解析: 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大小和方向.由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知,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而正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两物体的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垂直,故选项C正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但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故选项D错误.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C.
答案: BC
4.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你认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走路时,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在水平面静止不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
B.消防队员双手握住竖立的竹竿匀速攀上时,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匀速滑下时,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C.将酒瓶用手竖直握住停留在空中,当再增大手的用力,酒瓶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D.在结冰的水平路面上撒些盐,只是为了人走上去不易滑倒
解析: 无论沿竿是匀速攀上还是滑下,摩擦力的方向都是向上的.在结冰的水平路面上撒些盐,一是为了人走上去不易滑倒,二是使冰雪融化得快.
答案: BD
5.
如右图所示A为长木板,上表面粗糙,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匀速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解析 : 若v1=v2,则A、B间无相对运动,故A正确;若v1 >v2,则B相对于A向左运动,故B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A相对于B向右运动,A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故B、D正确;如果v1<v2,则B相对A向 右运动,B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所以C错误.
答案: ABD
6.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它们的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图(a)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但木板A与木板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没有静摩擦力
B.图(b)中木 块A与木块接触,A在重力作用下沿木板向下运动,因此木板对A有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C.图(c)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A由于受重力作用,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有静摩擦力
D.图(d)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A沿木板向下匀速滑动,与木板有相对运动,因此木板对A有沿着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解析: 图(b)中物块A与木板间无挤压,故没有摩擦力.
答案: B
7.
如右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三者相同 B.乙最大
C.丙最大 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比较
解析: 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时,首先必须区分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因为这两种摩擦力的大小确定不一样.由题意知三个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的大小关系为FN乙>FN丙>FN甲,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为Ff乙>Ff丙>Ff甲.但最为关键的一点,三物体各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未给出,所以正确选项应为D.
答案: D
8.如右图所示,
在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取10 N/kg)( )
A.10 N,向右 B.10 N,向左
C.20 N,向右 D.2 0 N,向左
解析: 物体受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μFN=μmg=0.1×20×10 N=20 N,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即方向向左.
答案: D
9.如下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
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C.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μF
D.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解析: 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与mg平衡,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B错误;木块沿墙向下运动,墙对木块的滑 动摩擦力为μFN=μF,故C正确;当撤去F时,墙与木块间无弹力,则木块也不受摩擦力作用,故D正 确.
答案: ACD
10.一物块m在水平力拉动下,沿静止的水平传送带由A端运动到B端,如下图甲所示,这时所受摩擦力为F1;现开动机械让传送带向左匀速传动,再次将同样的物块m由传送带的左端匀速拉动到右端,这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2,如下图乙所示.则F1,F2的大小关系满足( )
A.F1=F2 B.F1<F2
C.F1>F2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 两种情景下,物块与传送带之间均为滑动摩擦力,只是相对速度不同而已;由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FN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无关,故 选A.
答案: A
11.如下图甲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向右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问在下列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怎样变化?
(1)当F突然增大时;
(2)从撤去F到物体最终静止的过程中;
(3)将物体立放起来(如图乙),仍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的过程中.
解析: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FN=G,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f=μFN=μG.
因为在题述的三种情况下,压力FN都不变化,可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
答案: (1)μG (2)μG (3 )μG
12.质量为3.0 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0 N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10.3 N时,木箱做匀速 运动,求: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8.0 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木箱在12.0 N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 (1)当拉力F2=10.3 N时,木箱匀速运动, 木箱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2和滑动摩擦力Ff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有:Ff1=F2=10.3 N
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则有木箱对地面压力大小等于木箱重力,即FN=mg
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则木箱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Ff1FN
由上述三个式子联立解得μ=Ff1FN=10.33× 高中数学;9.8=0.35.
(2)当拉力F2=8.0 N时,木箱静止,木箱水平方向所受到的静摩擦力Ff2与F1是一对平衡力,则有:Ff2=F1=8.0 N.
(3)当拉力F3=12.0 N时,木箱将在地面上滑动,此时木箱所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第一问可以知道,Ff2=Ff1=10.3 N.
答案: (1)0.35 (2)8.0 N (3)10.3 N
物理选择题答题小窍门
在高考物理试卷中,选择题的分值为40分(占整张试卷比重的27%)。选择题位于整张卷子的第一部分,对考生来说,选择题完成的情况关乎整场考试的成败。
学会逆向思维
高考题目一般是不超纲的,当考生对于一道题目毫无头绪时,不妨先静下心来,看看平时所学的定理、性质、公式,有哪些可“套”到这道题目上。
一般说来,我们是看到题目,再联想到选用解题方法,而此时,我们可以选择逆向思维,一道“面目狰狞”的题目也许会变得可亲可爱起来。例如,当你不知道该用运动学中诸多公式中哪一条的时候,可把运动学中各个公式都写在草稿纸上,看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了多少量,要求的是什么量,逐条对比各个公式,从中选择合适的。虽然花时间默写公式了,但却从解题中省下了更多的时间,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
题目中找答案
高考试题中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其实,有的时候作者已经将答案高高悬挂在题干上了,只是看你愿不愿意抬头看一下。例如,去年高考的选择题最后一题(第8 题)询问的是劈尖干涉的干涉条纹变化情况,由于平时上课时老师提到过劈尖干涉,看到这道题目时,很多同学就开始回忆老师上课是怎么讲的;由于考试紧张,再说,劈尖干涉也不是老师重点强调的内容,很多同学想来想去却想不出来,反而越想越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这道题目的题干中已经告诉了我们劈尖干涉的有关性质,我们只要仔细阅读一下,题目就能迎刃而解。这道题目考的是我们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对已有知识的反馈能力。
掌握出题规律
从评分标准中可以看出,对于选择题,考生应该慎之又慎,“宁可漏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告诉大家一个小经验,物理选择题中不太可能有ABCD同时选中的 (整个高三的题目做下来,我一共也只碰到过两三次这种情况);所以,当我们以为四个选择支都对的时候,要三思而行。对于题干的含义,应当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来揣摩,而不应该主观臆断。对于选择支的安排,我们应当了然于胸,什么样的选择支可能有对称的两个答案,什么样的可能只有一个,什么样的可能有三个……这对于我们的解答不无参考。
做好考前练习
提高选择题的答题水平,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些专项练习。如买一套模拟卷,把里面的选择题挑出来单独做(同样的方法也适用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计算时间与正确率,及时纠正错误。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略微看一下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如动量等,对于解某些题目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