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蜗牛的秘密》教案及反思【实用3篇】
幼儿园小班《蜗牛的秘密》教案及反思 篇一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1.《蜗牛的秘密》绘本。
2.蜗牛模型或图片。
3.幼儿园室内或室外的观察蜗牛活动的场所。
教学过程:
引入:
1.和幼儿一起观察蜗牛模型或图片,询问幼儿对蜗牛的认识和了解。
2.向幼儿介绍《蜗牛的秘密》这本书,并告诉幼儿我们将会学习一些关于蜗牛的有趣事情。
探究:
1.给每个幼儿分发一本《蜗牛的秘密》绘本,让他们自己看一遍。
2.让幼儿分组,观察室内或室外的蜗牛活动,记录下蜗牛的特点和行为。
3.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疑惑。
拓展:
1.在绘本中选择几个蜗牛的场景,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蜗牛的行为和表情。
2.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活动,使用纸板、彩纸和颜料制作蜗牛模型。
3.让幼儿自由绘画,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蜗牛。
总结:
1.请幼儿分享他们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
2.回顾蜗牛的特点和行为,对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3.告诉幼儿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生物,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学习。
反思
这堂课上,幼儿们对蜗牛的兴趣和好奇心被有效地激发了起来。通过观察蜗牛的特点和行为,幼儿们不仅加深了对蜗牛的认识,还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幼儿们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手工活动和绘画环节,幼儿们展现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不足之处是,我在引入环节没有充分激发幼儿们的兴趣,只是简单地询问他们对蜗牛的认识。下次我会引入一些有趣的问题或故事,引起幼儿们的好奇心。另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幼儿比较被动,我需要更好地引导他们参与和表达。同时,在手工活动和绘画环节,我没有提供足够的材料和示范,导致一些幼儿的作品质量较低,下次我会提前准备好足够的材料,并给予示范和指导。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幼儿们对蜗牛的兴趣和理解得到了提升。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小班《蜗牛的秘密》教案及反思 篇二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1.《蜗牛的秘密》绘本。
2.蜗牛模型或图片。
3.幼儿园室内或室外的观察蜗牛活动的场所。
教学过程:
引入:
1.和幼儿一起观察蜗牛模型或图片,询问幼儿对蜗牛的认识和了解。
2.向幼儿介绍《蜗牛的秘密》这本书,并告诉幼儿我们将会学习一些关于蜗牛的有趣事情。
探究:
1.给每个幼儿分发一本《蜗牛的秘密》绘本,让他们自己看一遍。
2.让幼儿分组,观察室内或室外的蜗牛活动,记录下蜗牛的特点和行为。
3.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疑惑。
拓展:
1.在绘本中选择几个蜗牛的场景,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蜗牛的行为和表情。
2.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活动,使用纸板、彩纸和颜料制作蜗牛模型。
3.让幼儿自由绘画,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蜗牛。
总结:
1.请幼儿分享他们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
2.回顾蜗牛的特点和行为,对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3.告诉幼儿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生物,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学习。
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幼儿们对蜗牛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了很好的激发。他们在观察蜗牛的过程中,积极记录蜗牛的特点和行为,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幼儿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观察结果,并提出问题和疑惑。
但是,在拓展环节中,我没有充分利用绘本中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导致幼儿们的参与度不够高。下次我会提前准备好角色扮演的道具和指导词,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模仿蜗牛的行为和表情。另外,在手工活动和绘画环节,我没有提供足够的材料和示范,导致一些幼儿的作品质量较低,下次我会准备充足的材料,并给予示范和指导。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幼儿们对蜗牛的兴趣和理解得到了提升。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更多的互动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小班《蜗牛的秘密》教案及反思 篇三
幼儿园小班《蜗牛的秘密》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体验观察探究蜗牛的快乐,萌发关注、喜爱蜗牛的情感。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自主观察探索,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通过实验操作,感知幼儿的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关于蜗牛的视频
2、蜗牛、青菜等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寻找蜗牛的经验
提问: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蜗牛?你找到的蜗牛是什么样的?
二、观察蜗牛的外形
1、观看关于蜗牛的视频,并通过讨论、交流、探索,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2、从蜗牛的身体、壳、触角、颜色观察
3、教师小结:蜗牛背上有一个壳,头上有触角,眼睛长在触角上,身体是软软的,有点透明
三、谈话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讨论:我们可以在什么地方找到蜗牛的?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蜗牛喜欢吃什么?
四、进一步探索,感知蜗牛的`生活习性
1、教师提供大白菜等,幼儿观察探索
2、把蜗牛放在饲养角中供幼儿观察
教学反思:
在课前的经验准备中,我让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先去寻找蜗牛,有一个知识的前置学习,则更有利于观察活动的有效开展。
在教学引入中,我首先让幼儿对已获得的经验进行分享交流,当激发起幼儿学习兴趣时,马上进入主题。为了让幼儿观察更清晰,我结合所收集到的放大图片让幼儿学习,作进一步的知识经验的提升。之后,又播放了一段关于蜗牛生长的视频片段,使学习不显得枯燥,更具形象生动。
课后,我将孩子们带来的几只蜗牛放入自然角中,继续让幼儿观察饲养,由此可设计更多的延伸活动,孩子们了解了小蜗牛的主要特征,知道了它是用腹足爬行的,当下雨或遇到危险时小蜗牛会把自己缩在壳里。《蜗牛的秘密》这一活动正是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整个活动我通过捉蜗牛、观察蜗牛等多种形式来认识蜗牛,以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幼儿的主动学习为主,把教学合理地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幼儿创造更多的观察方法。
在饲养角中观察蜗牛,小朋友显得很兴奋可认真了,刚开始,由于初次解除这种爬行方式,大家都觉得好玩,随后我还带领幼儿了解蜗牛的“十不怕”。小朋友听的都可认真了,当孩子们听到老师讲述的情景爬行,躲雨、找食物,也会不
由自主的学习小蜗牛的动作,有几位幼儿还站了起来做动作,这时我并未阻止那些小朋友,整节课都是让幼儿“自由发挥”,通过这样这一节观察小蜗牛的课,使孩子的情绪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发展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百科: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