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插花》教案(精选3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插花》教案 篇一
标题: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插花》科学教案
引言:
插花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科学。通过插花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花卉的分类。本文将为大班幼儿设计一堂有趣的插花科学课。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认识不同种类的花卉,并学习它们的生长过程。
3. 学习插花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准备:
1. 不同种类的花卉和植物,如郁金香、玫瑰、菊花等。
2. 花瓶和插花工具,如剪刀、剪线、泥土等。
3. 有关花卉生长过程和分类的图片和资料。
4. 幼儿园的室内或室外花坛。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教师可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感受,激发幼儿对插花活动的兴趣。
2. 学习花卉的生长过程(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际植物向幼儿展示花卉的生长过程,如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实,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3. 认识不同种类的花卉(15分钟):
教师可通过展示实际花卉或图片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花卉,并向他们介绍花卉的特点和用途。
4. 学习插花的基本技巧(20分钟):
教师向幼儿展示插花的基本技巧,如剪刀的使用方法、花卉的修剪和插入花瓶的技巧等。然后,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自己尝试插花。
5. 创作自己的插花作品(20分钟):
教师提供各种花卉和插花工具,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自己的插花作品。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作品和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6.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让每位幼儿展示自己的插花作品,并向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7. 总结和评价(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插花科学课程,总结幼儿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四、延伸活动:
1. 观察花坛: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花坛中的花卉,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花卉分类游戏:准备一些花卉图片,让幼儿根据特征进行分类游戏,加深对花卉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插花科学课,幼儿不仅学习到了插花的基本技巧,还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观察和实践,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花卉的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科学课程既能满足幼儿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的需求,又能促进他们的科学探究和认知发展。幼儿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亲身体验插花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插花》教案 篇三
幼儿园大班科学《插花》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插花》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发现物体不易倒的原因。
2.探索多种使物体不易倒的方法,培养探究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的意识,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组矿泉水瓶、娃哈哈瓶、塑料花、泡沫块、小石头、橡皮泥、各种盘子、盖子、硬板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抛出任务“插花”,发现花瓶易倒,引起探索兴趣
1.师:老师做了很多花,想请小朋友帮忙把花一朵一朵插在花瓶里(矿泉水瓶)。
2.教师请一幼儿将三朵花插在瓶子里,提问:花插在花瓶里,出现什么情况?(花瓶很容易倒)
二、初步探索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在比较中了解不易倒的原因
1.师:今天带来的花瓶都是容易倒的。我们要想办法使花瓶不易倒。我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等会每人拿一朵花插在一个花瓶里,请你们用最短的时
间使“花瓶”不易倒。如果你成功了就请你贴上自己的号码,将花瓶放在花坛上(地面有条线)。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
3.幼儿操作后交流。
师:风来了,要看看谁的'花瓶比较稳固。(用纸对每个花瓶扇一扇)
预设:
幼儿行为一:同样装了石头,一个倒了,而另一个不倒。
教师的对策:拿出来比较。
师:刚才用了同样的风力,为什么都装了石头的花瓶,一个倒了一个没倒呢?
幼:因为这个瓶子石头装得比较少……
师小结:对,石头装多了就比较重。能使花瓶更稳固。
幼儿行为二:用光碟,一个放上面,一个放下面。
教师的对策:
师:这两个都是用了“光碟”。这个为什么倒了,而这个不倒呢?
幼:一个放在上面,一个放在下面。
师小结:对,重的放在上面反而更容易倒。而粘在下面使花瓶的底盘变大了。
三、探索多种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培养探究意识
1.师:桌上还有很多材料,这回要请你想出跟刚才不一样的方法去试一试,你可以使多个花瓶站稳,比比谁想的办法最有创意。在花瓶上也贴上自己的号码。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孩子可以想出两个以上办法)
3.交流讨论。师:我们来看看你们都用了哪些办法。
预设:
幼儿行为一:会用多种材料,探索出不同的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如:增加重量、使底盘变大、将花站直。
教师对策:考虑进入下一环节“探索不借助材料,使花瓶不倒”,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发展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幼儿行为二:大多数幼儿都采用增加重量一种方法。
教师对策:调整计划。改变原先预设的第四环节,改为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继续探索用不同的材料使花瓶不易倒。
四、不借助其他材料,探索使花瓶不倒的原因,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能力
1.师:现在桌上就只有许多花和花瓶,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使花瓶不易倒?
2.幼自由探索。
3.展示几种成功的方法。如:将几束花插在一个瓶子里,将小瓶放在大瓶里再插上花。
师:我也有一种方法可以使花瓶不倒(教师将花茎折短再插在花瓶里),知道为什么吗?我们在区角活动中再去试一试是什么原因。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又是幼儿游戏活动中需要的材料,于是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充满了兴趣。对于提供的新材料幼儿们也乐于动手操作,并能结合自己已掌握的技能进行再创造,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材料的准备上也充分体现了层次性,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在活动中幼儿能主动与其他幼儿互商互量彼此合作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