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认识梯形》教案(推荐6篇)
幼儿园中班《认识梯形》教案 篇一
引言:
《认识梯形》是中班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会认识梯形的形状及特征,并能够应用梯形的相关概念进行简单的问题解答。本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教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梯形的形状和特征;
2.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梯形的边长;
3. 能够应用梯形的相关概念解答简单问题。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梯形模型、纸板梯形、梯形图片等;
2. 素材:与梯形相关的图片和故事。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梯形相关的图片和故事引起幼儿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引入:教师出示梯形模型和纸板梯形,引导幼儿观察梯形的形状和特征,如有两对平行边、没有直角等。
3. 实践:教师提供一些梯形图片,要求幼儿用手指指出图中的梯形,并描述其特征。
4. 拓展:教师用梯形模型和纸板梯形进行实物操作,让幼儿测量梯形的边长,引导他们探索测量的方法。
5.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问题,要求幼儿应用梯形的相关概念进行解答,如“这个图形是不是梯形?为什么?”、“如果有一个梯形的两条平行边长度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其他两条边长度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等。
6. 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梯形的形状和特征,强化他们的记忆。
7. 结束:教师与幼儿一起玩一个与梯形相关的游戏,加深他们对梯形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对梯形的形状和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应用梯形的相关概念进行简单的问题解答。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幼儿对测量梯形边长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继续巩固;同时,在练习环节中,一些幼儿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解答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中班《认识梯形》教案 篇二
引言:
本节课是中班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主要围绕认识梯形的形状和特征展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教具,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梯形的形状和特征;
2.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测量梯形的边长;
3. 能够应用梯形的相关概念解答简单问题。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梯形模型、纸板梯形、梯形图片等;
2. 素材:与梯形相关的图片和故事。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与梯形相关的图片和故事,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引入:教师出示梯形模型和纸板梯形,引导幼儿观察梯形的形状和特征,如有两对平行边、没有直角等。
3. 实践:幼儿围成小组,分别拿着梯形模型和纸板梯形,观察并描述梯形的特征,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
4. 拓展:教师出示一些梯形图片,要求幼儿用手指指出图中的梯形,并描述其特征。
5. 练习:教师用梯形模型和纸板梯形进行实物操作,引导幼儿测量梯形的边长,让他们探索测量的方法。
6. 应用: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问题,要求幼儿应用梯形的相关概念进行解答,如“这个图形是不是梯形?为什么?”、“如果有一个梯形的两条平行边长度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其他两条边长度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等。
7. 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梯形的形状和特征,并强化他们的记忆。
8. 结束:教师与幼儿一起玩一个与梯形相关的游戏,加深他们对梯形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对梯形的形状和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应用梯形的相关概念进行简单的问题解答。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幼儿对测量梯形边长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继续巩固;同时,在练习环节中,一些幼儿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解答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中班《认识梯形》教案 篇三
设计背景
( 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儿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动设计不从概念入手,先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泄情感,感受愉悦。)
活动目标
1.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到梯形,学习用多种方法将各种图形变成梯形。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
5.大胆说出自己对梯形的理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将各种图形变成梯形。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准备: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
2、教师演示用具:自制动物模型(小猴子的圆形嘴巴,小兔子的三角形嘴巴等等)几何图形饼干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多媒体课件。
3、幼儿学具:包含有梯形的图画若干张(没涂色)。
活动过程
1、游戏:给小动物喂饼干
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问: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图形像什么?
(2)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叫——梯形
(3)各种各样的梯形。(出示多媒体课件)
(4)两边一样长,只有一边是滑梯的图形是梯形吗?
3、操作
在各种图形的饼干中找梯形饼干喂小动物吃。要求?想拿一块,在拿两块不同的梯形饼干喂小动物。
4、找梯形
(1)在教室里,院子里找一找,说一说。
(2)出示课件:寻找梯形宝宝。
5、分组活动
(1)给梯形穿衣服(涂色)
(2)拼一拼: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拼梯形。)
6、小结,结束。
教学反思
对于梯形,大多数孩子对他都邮感性的认识,这节课我结合幼儿这种感性认识设计了:给小动物喂饼干,找一找,涂一涂,看一看,拼一拼等环节,强化这种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比较,老师的点拨,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多样的活动形式,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课件的播放 让幼儿认识到梯形的多样性,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梯形的特征。
当然,在这节课的设计问题上,我做的还不够准备比较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知识。
幼儿园中班《认识梯形》教案 篇四
一、情境导入。
1.谈话:之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从这些图片上你能找到哪些平面图形呢?
(学生交流并且指一指。)
出示:
2.提问:你还能找到什么平面图形呢?
(估计有学生能说出:梯形。)
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梯形。(板书:认识梯形)
二、探究新知。
1.谈话:根据手中的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梯形吗?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做法最多!
2.学生小组活动。
各小组展示交流,展示同学说说怎么做的。
3.提问:用你们手中的梯形与上节课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
(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
(2)全班交流。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板书)
4.谈话:拿出你刚才做好的梯形,你能不能量出这个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的距离?先想一想,可以怎样做?
(1)学生独立思考、操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讨论。
(2)指名交流画图和测量的方法。
5.学生阅读书本第47页中的内容。
(1)指名交流阅读后知道了些什么?
(2)请学生在纸上标出梯形的各部分的名称。
6.出示:等腰梯形
提问:这是梯形吗?仔细观察,跟我们所做的梯形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观察比较后交流,发现:两腰相等。
(2)请同学们进行验证。
(3)指出:像两个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7.完成试一试。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对梯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出示:请同学们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交流、汇报。
质疑:第二个图形的高在哪里?第三个梯形为什么不在上、下两条边之间画高?
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题。
先说出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再分别指出这些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
(1)学生审题后判断、交流。
提问:为什么第三个图形不是梯形?
(2)如果产生分歧,可借助工具进行检验。
2.第2题。
(1)学生根据题意找一找,同桌交流。
(2)谈话:你能在七巧板中选几块拼出不同的梯形吗?
学生独立思考,拼一拼。
(3)全班展示交流,引导学生有序的根据七巧板块数的增多拼一拼。
3.第3题。
(1)学生审题后独立尝试分一分。
(2)展示一份作业交流。
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梯形。
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4.第4题。
(1)学生审题后理解题意,独立按要求画一画、量一量。
(2)指名不同画法学生展示交流,并说说自己测量的结果。
观察比较:所画梯形的异同点。
(3)同样完成第2个小问题。
(4)提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学生交流)
5.第5题。
动手剪一剪。
(1)用两张长方形纸,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2)把这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
四、课堂小结。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36页。
幼儿园中班《认识梯形》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
教师演示用具:
不同形状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
幼儿学具:
包含有梯形的的图画若干张(没涂色)。
重点与难点重点:
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难点:认识不同的梯形。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纸简单复习学过的图形。
2、由正方形引出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和正方形有哪些异同点?它象什么?
3、总结:它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这个像像滑梯的图形,名叫——梯形。
二、认识不同的梯形
1、梯形宝宝可调皮呢,它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出示不同的梯形,让幼儿了解它们也是梯形。
(这个一边可以当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这个两边有一样长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2、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睡着放,它们都是梯形。
三、寻找梯形
1、通过寻找、让幼儿找出图中的梯形并涂上黄颜色。
2、展示个别幼儿的涂色作品
3、继续寻找我们生活中的梯形物品价值分析:
先以学过的图形引起幼儿的兴趣,为学习梯形打下基础。
让幼儿比较正方形与梯形的异同点,可以让幼儿更好、更直观的认识梯形。
让幼儿自己动手,找找、玩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巩固对梯形的认识。反思与调整:
幼儿园中班《认识梯形》教案 篇六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对xx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活动准备
1.梯形纸若干张、画虚线梯形纸若干、剪刀 、水彩笔。
2.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纸若干张、背景图板一张。
三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1.图形分类。
出示板图,"绒板上有许多图形,谁会把一 样的图形放在一起?"请个别幼儿回答并操作,"每种图形各用几个?"
2.认识梯形。
教师手指梯形,"这是什么图形?它和长方形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梯形上面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条边平平的,旁边的边是斜的。)教师在幼儿讲述时,可将长方形纸片和梯形纸片重叠起来,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梯形有四条边,上下两条边平平的,不一样长,有四个角,不一样大。"
(一)引导幼儿观察直角梯形、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都是梯形吗?"(不是)"哪一个图形是梯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是梯形的?"(它上下两边平平的,不一样长、四个角不一样大。)
(二)小组活动。
第一组,变梯形。
"请小朋友拿一张图形纸把它剪一剪,让它们变成梯形。"第二组,给梯形涂色。
"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图形,请小朋友给梯形都涂上颜色。"第三组,按点连线。
请幼儿将点与点之间用笔连起来,看看变成什么图形。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演示是怎样变梯形的,启发幼儿想出多种方法。
活动反思:
学是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教学设计.梯形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现在的家长也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幼儿对体型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表面,而不知道其真正的一些特征。所以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对梯形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节课我设计了认识图形、区分图形、给图形涂颜色和剪图形、游戏、活动延伸等环节。让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强化感性认识并通过自己亲身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