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听课心得体会【精简6篇】
新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一
初入职场的新教师,总是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心。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听课活动。通过这些听课经历,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一次听课中,我来到了一位老师的课堂。这位老师教授的是语文课,他用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在课堂上穿插了许多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他还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些有趣的图片和视频,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这种教学方法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一次听课中,我遇到了一位注重学生思维训练的老师。他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他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这节课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脑洞大开,充满了创造力。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明白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我在自己的教学中也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除了以上两次听课,我还参加了其他许多课堂观摩。每一次听课都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观察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我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我学到了如何设计精彩的教学内容,如何掌握课堂节奏,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这些听课经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教育教学的本质,也提高了我的教学能力。
通过参加听课活动,我不仅从他人的教学经验中获得了启发,还结交了许多优秀的教师朋友。我们相互交流教学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这种教师之间的互动让我感到温暖和鼓舞,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决心。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将继续参加听课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二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听课活动,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在一次听课中,我来到了一位资深教师的课堂。这位老师的教学风格非常独特,他善于运用情景化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课堂内容。例如,在讲解文言文时,他会让学生们模仿古代人物的语调和表情,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这种教学方法让我深受启发,我认识到教学要注重创造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另外一次听课中,我遇到了一位非常注重情感教育的老师。他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他会用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用理解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他还通过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这次听课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格。因此,我在自己的教学中也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参加听课活动,我不仅从他人的教学经验中获得了启发,还结交了许多优秀的教师朋友。我们相互交流教学心得,互相学习和成长。这种教师之间的互动让我感到非常宝贵和有力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将继续参加听课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三
这一次听课,让原本还迷迷糊糊的我突然就清楚了很多的事情,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这个岗位的时候,是实习的时候,那时候自己很稚嫩,对于教学还没有自己很多的想法。现在真正的进入学校工作,我想在我的思想方面也要进行一些提升和调整了。所以这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非常的珍惜,并且带着一个非常认真的态度进行了学习。
在这次听课当中,我不仅学习到了一些教学方法,对教学这份事业的理解也增多了。其实对于每一名刚刚进入这份事业的教师来说,前期都是比较激动的,所以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去学习最好的机会。因此在这次听课当中,我认真的对待了,也做好了笔记,把那些有用的知识点都记了下来,听完课以后,我认真的去思考了一番,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这次听的是我们x老师的课,x老师是一名非常有经验的教师,在她带的这几届学生里,每一届学生的语文成绩都非常的优秀,及格率大概有百分之九十多,总之x老师是我们可以学习的一个对象,这次能够听她的课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从中我也领会了很多的教学方式,对我的教学工作也有了一些启发,不至于像之前那样迷茫了。
其中有一个地方是我感慨很深的,那就是说到如何和学生们互动的时候。这件事情是我教学当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平时上课的时候,因为我自己的性格也不算是很活泼的,所以在和孩子们交流的时候,总是缺少了一些生气。我也反思过,找过方法,但是还是没有起到一些很好的成效。这次听了x老师的课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最大的问题不是因为自己没有一个更活泼的性格,而是因为我没有让孩子们有参与感。
平时和孩子们互动的时候也就是让他们积极参与,积极举手,其实这样很多孩子都是不敢出来表现自己的。通过x老师这一节课,我也想到了一些新的方法,那就是多在课堂中做一些小小的活动,比如说竞赛,比如说小组合作等等,把自主权交给孩子们,这才是一种更好的方法。
这节课之后,我认为自己吸收了很多,也汲取了很多的经验。这样听课的机会是很难的,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认为自己应该多去珍惜一些这样的机会,多去为自己争取一些提升自己的空间。往后的教学工作,我也会加倍努力,更加积极向上的。
新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四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已经上岗快一个月了。学校各位领导对我苦心培养,为了让我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为我创造了一次次外出观摩和学习的机会。
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青年老师,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
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通过听课我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每次听完课之后,我都把那些教师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对我自己的备课设计进行参考,将其他教师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今年10月17日,我有机会到心目中神圣的殿堂,孔子故里----曲阜杏坛中学参加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真是万分荣幸。听课开放日,我有幸观摩了十五位优秀教师的开放课,听后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同行们交流一下。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通过语言造就人才。可见语言艺术的魅力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因素。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驾驭教学语言的高超技能,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过来,使学生乐意且热烈地盼望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当我听着这十五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的精华,就仿佛是同古代那些伟大的人物进行心灵的直接对话,从他们的文字气象里,感受博大的胸襟,和丰沛的人文情怀,将古代文人的思想感情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饶建玲老师在教学《湖心亭看雪》这一课时,引导学生一边观看湖心亭雪景的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这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吃透”教材,还充分地了解学生。她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的发展观。
2.教学过程精彩。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结构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孙庆海老师讲的《唐雎不辱使命》的板书,板书中的“唐雎”、“秦王”这些字是不变的,而中间的字随着课堂的进行逐渐变换,层层深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本文的主旨。
3.学生自主学习,不管是哪节课,老师都能做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体验成功。
李燕老师的七年级语文《天净沙·秋思》一课,整堂课轻松、自然。她那富有亲和力的声音,那亲切而温柔的姿态,就连每个听课的老师都觉得心情舒畅。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以往那种以师为尊的角色,首要的一点是让课堂成为平等的课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放权给孩子,同时给孩子热情的鼓励。王老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偶尔回答错时的安慰和鼓励,孩子答对时的慷慨奖励,整个课堂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让我觉得孩子们能在这种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应该是种享受,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
三、注重对文本的解读,特别是文章为何要这样读。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教学设计的酝酿过程,许多优秀教师的经典课堂来自于他们高超的文本解读本领。注重文本解读确实让阅读教学走向了高效,走向了个性。由此看来,文本解读确实为当前的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于是,许多专家和老师提出,文本解读就是要读出共性的东西,更要读出自己个性的东西。
听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也反思到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我真诚的希望学校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听课活动,我会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向优秀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而言,教书育人这条路还很长,还需要一如继往地兢兢业业地扎根在自己的岗
位上,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身、自己的心。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些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为教育事业贡献全部的光和热。
新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五
自新课改推行以来,我校坚持实行各教研组轮流听评课制度。即:本教研组每周由一位教师认真准备一节公开课,同组教师及时听评。这一教研活动自开展以来,一方面锻炼了教师们的备课、讲课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大家的评课能力。仔细归纳一下,现将收获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团结就是力量,好课来自团体的打磨。
任课教师为出示这节公开课,一般都得精心准备,在备课过程中及时跟同组教师交流,讨论,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总比一个人要强的多,最后出炉的课无论在目标设计、重难点的处理还练习题的选择上,都要比一个人设计的教学案精练。经过同组老师评课后,授课老师不仅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听课老师也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由此可以这一讲评课活动也加强了团队的团结意识,提升了各自的教学水平。
二:学案设计科学合理,教学方法灵活有效。
由于教师能够精心准备,所以每堂课的学案设计大都是既科学又实用,教师处理学案的方式也很灵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相对成功,往往不会出现平时课堂堂堂灌或堂堂练的低效局面,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只有经过认真研究教材、教参,广泛搜集材,精雕细琢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才有可能打造一节高质量的好课。照本宣科的老师永远也不会成为一名好老师,只有深入思考,吃透教材,把握好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相长,才能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当然,此番练课听评课使我开阔了眼界,也使我收获了惊喜,但也发现了一些小小的不尽兴:
一是,部分老师时间驾驭的能力不够,变通性不强。
我觉得公开课应该除了学习内容的严要求外,应该还有比较严格的时间全局观念。但却有多个老师超出规定的时间范围(45分钟),甚至有两位老师超时达到5分钟和8分钟,对下一节课老师的上课,更会对自己的成绩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当然,老师的课前预设多是精彩的,无懈可击的,只是在课堂生成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不可预知的甚至是不可抗拒的因素,也许许多老师的“拖课”有着很无奈的原因,但作为全国性的优质课评比,事实却并不因为你的“无奈”而宽容。所以,老师要具备有一定的远见性,在预设中为自己留足后路,在关键的时刻学会紧急刹车,学会“自圆其说”。
二是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到位。
这一点很关键,无论学生回答的怎么样,老师都给予适时恰当的评价,而且要注意评价的多样性,不要只是单纯的“你讲得很好”、“你需要再好好想一想”、“你回答得太棒了”,因为到位的、丰富的评价能把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一下就能调动起来,或许因为到位的评价,改变一位同学的一生,或许因为到位的评价……其实到位的评价能激发起无穷的力量。
三是老师的基本功非常重要,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精炼,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板书设计要仔细琢磨,精心设计;教态也很重要当然包括体态语言,这一点需要在每一节课中都注意。老师平时应该多读书、多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学得更新、教得更好!
最后,希望学校的练课听评课活动能够越办越好,也希望大家都能在活动中跟学生一起快乐成长。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会更加虚心学习,钻研教学,努力工作,不断进步!
新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六
11月19日,我参加办事处教委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技能大赛活动,聆听了来自各校的7位语文老师的课,收获良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创设文本中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郭艳艳老师在教学口语交际《学会感谢,学会安慰》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视频资料,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并伴以深具感染力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感谢、安慰的情绪。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再者九小的张倩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小钱患病时急需骨髓移植紧张的气氛,把学生带进了医院,带进了病房,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两岸同胞,血肉相连的深入体会,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八小薛岩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欣赏作者故乡的搭石,感受家乡人的情感之美,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激起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张倩老师所执教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如在第一阶段自读感悟时,张倩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想象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师生一起半数,总结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为深入品读文章打下基础。第三个阶段的自读感悟,王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想,同一个时间的两个不同场景,那些句子是做让你感动的,为什么?而在开放引导这一环节,张倩老师采用了“联想想象”的办法:一年以后,康复的小钱与捐献骨髓的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什么?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读、练”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读、练”的本身就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读、练”的过程中,教师不光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要求学生注意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鼓励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教师给予表扬,并抓住带有普遍意义的见解、疑问引导全班学生思考,给予正确解答。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7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如十小王迎春老师在处理课文中的四个主要景点时分别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汇报。最精彩的是学生上讲台提问大家反而被抬下的同学“反将一军”的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甚至是争论明白了景物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颐和园可以探索的地方远不至于课文的描写。
刘秀云老师则找准了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从而也给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极大空间,学生的讨论有理有据、精彩纷呈;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不是获得而是给予,不是炫耀而是关爱”感受得很深。
当然,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不断的疑问与思考,不吐不快,还是写了出来:我们的教师怎么了,上课的语言怎么会如此惊人地相似,总算是开了眼界。“你觉得他(她)读得怎么样”、“你读得真棒”、“你读得最棒”、“照(学)他(她)的样子读一读” 、“谁愿意向他挑战(超过他)”等等。这此言语在每一节课里都有出现,频率之高,虽不是百分之百,但至少可以说是百分之八十。我不知道教师们是否了解这些话在表扬一人时,却打击了其他的人,“你是最棒的”,那其他的人都不如你吗,教师是否在批评其他同学呢?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会上奉化教师进修学校的语文特级教师张晨瑛老师说,如果在美国,老师在班级里说“你是最棒的”或“我们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这老师将会被学生家长告上法庭。
“你自己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你爱怎么读就怎么读”、“你爱怎么学就怎么学”,这是不是废话,哪有学生按不喜欢读的方式来读,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什么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生喜欢的就是好的吗?如果是这样的,那“你读真棒”、“你读得不好”、 “你读得……”表扬与批评有什么意义?“你爱怎么学就怎么学”、“你喜欢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美名曰:“自主学习”,体现平等意识和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试问,自主学习是这样理解的吗?这样说就能体现平等和尊重吗?如果这样,那你教师在干什么,你教师有什么作用,家长能放心吗?再说,这样能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吗?就阅读来说,有朗读和默读之分,《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朗读与默读有不同的要求,朱作仁先生在《语文教学心理学》一书讲得很清楚,对朗读与默读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如时间,速度,数量等,既然对阅读有不同的要求,怎么能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呢。同样,学习当然有不同的层次和目标,怎么能爱怎么学就怎么学呢。当然,阅读确实是个性化的,每个人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阅读,通过阅读也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但个性化的阅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爱怎么读就怎么读。
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不是强调合作学习吗,于是上课也来合作学习,殊不知为什么要合作,合作学习的前提是为了解决问题,讨论问题,各人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不同看法,达到个人独自学习难以达到的,从别人的看法中得到启发,从而解决问题,同时理解在合作基础上,建立友谊,互相尊重、信任等。我们的合作是怎么的合作呢,大家合作读,四人合作,选择你所喜欢的一段或一处说给大家听,这也叫合作,合作读有必要吗?选择一段说给大家听有必要吗,说什么?没有问题的合作,流于形式。
语文教师在语言方面是很有个性的,很有魅力的,很有文采的,……,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却是……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一日听课所得又岂止以上几点,但我想,光是这几点,是我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深刻领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