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北京大兴区考察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实用3篇)
赴北京大兴区考察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为了深入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赴北京大兴区的考察活动。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对大兴区现代农业的调研结果。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
我们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大兴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政府支持政策等方面的情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采取了实地考察、访谈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调研结果
1.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在大兴区,我们发现采用了多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其中,农业产业园区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园区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为特点,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此外,合作社经营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在大兴区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2. 技术应用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在大兴区,我们看到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无人机、遥感和物联网技术等被用于农田巡查、病虫害监测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实时监控。此外,大兴区还注重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和温室大棚技术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政府支持政策
在大兴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现代农业项目。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农业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尽管大兴区现代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技术应用仍然不够普及,部分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其次,农业产业链不够完善,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仍然相对薄弱。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同时,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的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总结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大兴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兴区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兴区的现代农业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赴北京大兴区考察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篇二
近年来,现代农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了解北京大兴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考察活动。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对大兴区现代农业的调研结果。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
我们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大兴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政府支持政策等方面的情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采取了实地考察、访谈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调研结果
1.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大兴区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采用了多种模式。其中,农业产业园区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园区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为特点,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此外,大兴区还推广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合作社经营模式。
2. 技术应用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在大兴区,我们看到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大规模的无人机用于农田巡查和作物喷洒,遥感技术用于病虫害监测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实时监控。此外,大兴区还注重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和温室大棚技术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政府支持政策
大兴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现代农业项目。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农业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尽管大兴区现代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技术应用仍然不够普及,部分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其次,农业产业链不够完善,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仍然相对薄弱。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同时,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的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总结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大兴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兴区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兴区的现代农业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赴北京大兴区考察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篇三
赴北京大兴区考察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在我县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由县委*书记带领部分县领导一行6人,深入北京大兴区庞各庄、魏善庄等行政村,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建设情况,深受感动和启发,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地情况及总体印象
北京市大兴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距中心城区约50公
里,14个镇,527个自然村,农业人口32万,耕地面积57.86万亩,生猪60万头,肉羊62.4万只。去年农业总产值达4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40元,蔬菜、瓜类种植面积29.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0%,其中保护地约9.1万亩,占北京市设施农业总面积的61.3%。我们参观了庞各庄的老宋瓜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以种植西瓜为主,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观光采摘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沿庞各庄到魏善庄13公里的瓜乡大道,一幢幢高标准大棚成方连片,犹如海泽。考察所到之处,感到大兴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他们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效,给每个人留下深刻印象。
印象之一,科技含量高,农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大兴区庞各庄老宋瓜趣园,种植的天鹅葫芦、香炉南瓜、造型西瓜、五指茄子等各种观赏性瓜果,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看。大棚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施肥等一系列作物生长要素全部采用数字化、程控化的先进设施、设备和技术。它将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优势,将农业产品优势转化为农业品牌优势,进而形成为经济优势,园区整体以文化树形象,以情结聚人气,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目的,营造了和谐环境的农业科技乐园。
印象之二,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目前,大兴区有保护地约9.1万亩,主要种植西瓜、甘薯、葡萄、鲜花等为主要品种,平均每年扩大设施农业生产面积1.5万亩左右,且不断创(来源:)新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提升设施农业水平,形成北京南部设施农业的产业带,在“十一五”期间要达到15万亩。我们考察的产业基地规模都在万亩以上,而且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格局。
二、参观后的几点启示
这次考察仅用半天的时间,虽说是走马观花,但感到收获多、感受深、压力大,回顾我县中棚建设,近两年来,虽在发展设施农业上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大兴区发展设施农业相差太远,可以说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虽说我们有许多的环境条件比不上北京市大兴区,地理环境比不上,大兴区背靠首都,财力雄厚,投资的力度比我们大,科研院校多,技术支持的力度大,如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比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大,这是无可非议。但北京市大兴区发展设施农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一)循序渐近,稳步推进。北京市大兴区发展设施农业从1984年起,北京市搞“菜篮子”工程,财政出资每亩设施保护地补贴200元,从原来的800亩增加到1.4万亩。农民算了一笔帐,1亩地种粮食收入640元左右,常年种蔬菜每亩收入2300元左右,一亩大棚收入在6000—8000元,1亩温室收入在1万元左右。1994年市区政府对温室大棚每亩补贴4万元,钢架大棚每亩补贴8000元,节水滴灌每亩补贴600元,当年建起100亩温室和钢架大棚;政府对新建温室每亩补贴5000元,钢架大棚每亩补贴元,新增了2.7万亩;政府又提高了补贴标准,温室每亩补贴6000元,钢架大棚每亩补贴3000元,当年新增1.4万亩;大兴区搞现代农业建设,到现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初具规模,整整用了10多年的'时间,而且在发展设施农业也遇到好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后山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特别是搞中棚建设符合后山地区的实际首先改变了后山地区广种薄、十年九旱、无霜期短等自然条件的环境限制,通过人工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而且是后山农业的发展方向,要积极稳妥的逐步推进。
(二)创新模式,灵活经营。设施农业的发展属现代农业的范畴,要在经营的模式上创新体制,灵活经营,一种是在政府统一规划和专业人员指导下实行统一种植,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总的要求是我们选择水源充沛,交通方便,农民积极性相对较高的乡镇去推行,规划中要做到集中连片,以便统一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实行规模化生产,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另一种经营方式,企业或个人可以租凭农民耕地,农民作为产业工人,可以在企业打工挣钱,农民即不承()担风险,还可以挣钱,还能学到许多种植管理上的新东西,得到启发后,从现在“让我干”,变为将来的“我要干”,有利于设施农业的推广。
(三)认准目标扎实工作。设施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就是我们所说的用经营企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北京市大兴区从1984年起
步,现在发展到高效农业、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为我们提供了农业发展的方向。我们从庞各庄到魏善庄参观的农业观光带可以看到,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大棚,整齐的太阳能路灯、垂柳和花草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景色,真正体会到农业带来的风趣和快乐。实话讲庞各庄老宋瓜王和魏善庄的菊花园设施和技术设备我们一时做不到,但他们的经营对我们思考是深刻的,在发展设施农业方面市县共建的机制值得借鉴。充分发挥市科技、科研院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作用,积极采用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不断增加我县中棚种植的科技含量和示范效益。
三、几点建议
**县作为呼市地区设施农业项目的示范点,责任重大,任务重大,结合参观北京大兴区介绍的做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搞好规划。各乡镇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编制短、中、长期的农业发展规划,包括农民教育等一系列规划,按照发展规划,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扎扎实实推进中棚的建设。
(二)加大培训力度。中棚种植的主体是农民,受益是农民,但农民受传统的耕作影响,当下接受不了现代农业的技术,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培养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型农民。
(三)加大农业的投入。农业发展是长效工程,投入大,见效慢,特别是中棚建设投资大,农民一时负担不起,政府要加大
投资力度,同时对规模种植大户应给予资金扶持倾斜,农业各类项目资金可以捆绑使用以促进中棚建设的较快发展。(四)配套农机装备。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加大农机具补贴,解决农民种植中棚需要的小型田园耕作机具,以减轻种植中棚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种植中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