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可能性》说课稿【通用3篇】

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可能性》说课稿 篇一

《可能性》是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理解教材,主要讲述了小明和小红在一次郊游中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情。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能够了解到可能性的概念,并培养对可能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文章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小明和小红在郊游中的经历、小明和小红对可能性的思考和小明和小红的结论。通过这种结构的安排,文章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性的概念。

在第一部分中,小明和小红在郊游中遇到了一只迷路的小猫。小明认为这只小猫是他们的宠物,而小红则认为这只小猫是别人的宠物。这种不同的看法引发了他们对可能性的思考。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明和小红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的不同看法是基于什么样的依据?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还能够培养对可能性的判断能力。

在第二部分中,小明和小红开始探讨可能性的问题。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这只小猫是谁的宠物?”“这只小猫是怎么迷路的?”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进一步思考可能性的不同方面。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第三部分中,小明和小红得出了结论。他们通过观察小猫的项圈上的电话号码,找到了小猫的主人。这个结论告诉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找到事物背后的真相。同时,这也强调了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小明和小红的合作,他们成功地解决了问题,并帮助小猫找到了回家的路。

通过阅读《可能性》,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可能性的概念,还能够培养对可能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同时,通过小明和小红的经历,学生还能够明白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因此,这篇文章在三年级的阅读教材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可能性》说课稿 篇二

《可能性》是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理解教材,主要通过小明和小红在郊游中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性的概念,并培养对可能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讲述了小明和小红在一次郊游中遇到的一只迷路的小猫。小明认为这只小猫是他们的宠物,而小红则认为这只小猫是别人的宠物。他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并开始探讨可能性的问题。通过这个故事,学生能够了解到可能性的概念,并培养对可能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性的概念。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小明和小红对小猫归属问题的不同看法。比如,小明认为这只小猫是他们的宠物,是因为小猫和他们的宠物很像;而小红认为这只小猫是别人的宠物,是因为小猫的项圈上有一个电话号码。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思考,为什么小明和小红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的不同看法是基于什么样的依据?

其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进一步思考可能性的不同方面。比如,学生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这只小猫是怎么迷路的?”“这只小猫的主人是谁?”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进一步思考可能性的不同方面,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结论。通过小明和小红的合作,他们最终通过观察小猫的项圈上的电话号码,找到了小猫的主人。这个结论告诉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找到事物背后的真相。同时,这也强调了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可能性》,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可能性的概念,还能够培养对可能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同时,通过小明和小红的经历,学生还能够明白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因此,这篇文章在三年级的阅读教材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结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可能性》说课稿 篇三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可能性》说课稿

  教材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学习时间在12月中旬。

  教材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预知,即确定现象;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法事先预知,即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新增了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可能性》。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材选取了“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主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设计思路:

  1.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学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义,能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3.学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可能性,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元旦节快到了,东方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准备举行一次摸奖活动。摸奖的规则是:在一个盒子里放一些球,凡是一次购物满50元的顾客,都有一次摸奖机会。摸到红球有奖,摸到白球没有奖。如果请你设计,你能想出几种放球的方案?

  板书学生的.方案:全放红球全放白球既放红球又放白球

  [设计意图]把教材中呈现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情境改变为更贴近学生、学生更熟悉、更现实的摸奖的情境,为更好的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第一次摸球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㈠学生小组合作摸球,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提问:根据你们的方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摸球用的盒子、5个红球、5个白球、试验结果记录单)依次进行摸球试验,并把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组织,确定记录人和汇报人;2.摸前搅和一下,摸时不能看,按一定顺序来摸,次数不定;3.每摸一次,就把结果记录下来;4.摸完后,观察记录单,能发现什么。

  试验结果记录单:

  ⑴全放红球

  摸球次数

  球的颜色

  ⑵全放白球

  摸球次数

  球的颜色

  ⑶既放红球又放白球

  摸球次数

  球的颜色

  ㈡组织学生交流,认识“一定”、“不可能”、“可能”。

  学生汇报试验结论,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验的。如,汇报全放红球试验时,说一说放了几个红球,摸了几次,每次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板书:

  可能性

  一定

  结果确定{

  不可能

  结果不一定─可能

  ㈢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没有老师的限制,只有根据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活动,盒子里放多少个球,摸多少次……一切都由学生做主。教师的作用发挥在汇报过程中的引导学生反思上,让学生通过第一次摸球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不管盒子里放几个球,也不管摸几次,在不看的前提下,如果只放红球,就一定只能摸到红球,不可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如果既放红球,又放白球,就既可能摸

到红球,又可能摸到白球。在对比中更好地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三、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不仅可以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还可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会现象。出示P105图,想一想,这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不可能”,还是“可能”?

  组织汇报,说说判断的理由。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现象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些现象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和列举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描述、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

  四、第二次摸球,进一步认识可能性,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㈠认识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摸球。

  出示摸球的盒子,放入2个红球和2个白球,说一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能确定吗?为什么?

  学生猜一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请猜的同学摸一摸

  再猜一猜,摸一摸……当学生前一次摸到红球后,下一次可能猜会摸到白球,这时让学生亲自摸一摸,想一想为什么不能如人所愿,感悟到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摸球;

  ㈡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继续猜一猜,摸一摸,当学生摸出一个球后,把这个球拿出,让学生再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并摸一摸;当学生摸出一个球后,把这个球又拿出,让学生再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再摸一摸……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变成“一定”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设计意图]可能性作为一种随机事件,是不受人的主观愿望控制的。但许多学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即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就该摸到白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我设计了第二次摸球活动,让学生先猜再摸,暴露学生的认识,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想一想,感悟到对于某一次摸球来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事先是无法确定的,并且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会对后一次摸球产生影响。通过逐步拿出球,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变成“一定”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五、学习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组织练习,深化对确定和可能性的认识

  ㈠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会现象。

  ㈡根据结果设计放球方案,,说一说怎么想的,并摸一摸。

  1.一定能摸到红球;

  2.可能会摸到红球;

  3.不可能摸到红球。

  ㈢猜一猜:东方超市的老板会怎样放球?为什么?每种颜色的球放多少?

  [设计意图]设计第三次摸球和猜一猜的练习,让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又有新的认识,学生的思维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并且为下一节课学习可能性的大小埋下伏笔。

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说课稿【优选3篇】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口耳目》是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语文中的12个字都是象形字,并且配有形象的图片。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应在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调动学生识字积累的热情,...
稿件2018-09-07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说课稿【优选3篇】

六年级下册PEPUnit4PartBLet’slearn的评课稿【精简3篇】

我评说的是毕老师讲的六年级第四单元第四课时的单词教学,这节课是在前面学过去滑冰、去滑雪、买礼物等基本元素后,要把它们变成过去式融到句子和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运用。听了毕老师的英语课,觉得自己又收获了一把。...
稿件2012-07-05
六年级下册PEPUnit4PartBLet’slearn的评课稿【精简3篇】

学校表彰大会上校长的讲话稿(实用3篇)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隆重举行xx学校2012—2012学年度优秀学生表彰大会,这次荣获各类表彰的同学共有60名,其中荣获……(省略,根据实际自己增加)。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全体班主...
稿件2017-09-05
学校表彰大会上校长的讲话稿(实用3篇)

八年级《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评课稿(优选3篇)

本节课是浙江省的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五节内容,是初中科学浮力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它涉及物体浮沉条件和应用两方面的知识,具有知识量大,相互联系紧密和知识交叉的特点。陈老师能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和...
稿件2015-03-04
八年级《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评课稿(优选3篇)

开学安全教育校长讲话稿(推荐3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了一个平安、愉快的寒假,我们满怀着新的希望迎来了生机勃勃的2013年的春天。在此,借开学典礼的机会给同学们上安全教育第一课。“保护自己,人人有责”。你们可知道全国中小...
稿件2013-03-06
开学安全教育校长讲话稿(推荐3篇)

消防主题的优秀征文【推荐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征文的身影吧,征文要求篇段合乎格式,字数合乎规定。还是对征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消防主题的优秀征文,欢迎阅读与收藏。消防主题的优秀征文1火灾,是...
稿件2017-03-04
消防主题的优秀征文【推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