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的评课稿(实用3篇)
《君子之风》的评课稿 篇一
近年来,以《君子之风》为主题的教育课程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这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为目标,通过讲授君子之道的经典著作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将对《君子之风》这门课程进行评课,探讨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来看看《君子之风》这门课程的优点。首先,这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的学生在知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品德方面却存在一定的不足。《君子之风》通过讲授君子之道的经典著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正直、勇敢、宽容等品质,使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其次,这门课程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课程中,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各种君子之风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增强他们的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尽管《君子之风》这门课程有着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课程内容的安排可以更加丰富多样。目前,这门课程主要以经典著作的讲授为主,内容相对单一。可以考虑引入一些现代的故事和案例,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课程的评估方式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目前,这门课程的评估主要依靠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两个方面。可以考虑引入一些项目评估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总而言之,《君子之风》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讲授君子之道的经典著作和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正直、勇敢、宽容等品质。然而,课程内容的安排和评估方式仍有待改进。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这门课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培养更多有道德修养的人才。
《君子之风》的评课稿 篇二
《君子之风》是一门重要的教育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这门课程通过讲授君子之道的经典著作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我看来,这门课程的优点在于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首先,我认为《君子之风》这门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当今社会,学生的道德观念普遍存在一定的淡化趋势。通过讲授君子之道的经典著作,这门课程让学生接触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这门课程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课程中,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各种君子之风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增强他们的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然而,尽管《君子之风》这门课程有着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课程内容的安排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目前,这门课程主要以经典著作的讲授为主,内容相对单一。可以考虑引入一些现代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课程的评估方式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目前,这门课程的评估主要依靠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两个方面。可以考虑引入一些项目评估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君子之风》这门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讲授君子之道的经典著作和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正直、勇敢、宽容等品质。然而,课程内容的安排和评估方式仍有待改进。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这门课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培养更多有道德修养的人才。
《君子之风》的评课稿 篇三
《君子之风》的评课稿
语文界各位同仁:
下午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能和各位一同交流语文教学的问题,觉得分外快乐和荣幸。
我想就曾郁梅老师的《君子之风》一课,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我认为曾老师这堂课从表现和内容上来讲大约可以化用《论语》中的话来概括:“循循善诱,问一而得三”,“斐然成章,知其所以裁”。
一、循循善诱,问一而得三
颜渊曾赞叹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曾老师课堂上也体现了这种引导艺术。
1.探究,给学生提供思考角度
课堂开始不久,曾老师便要求学生“请从君子的三种形象‘仁者’‘智者’‘勇者’中任选一种形象,并结合具体的章节谈谈自己的理解。曾老师让学生通过诵读课文,走近文本;通过自主筛选,明确探究对象;通过相互交流,分享思考收获。最后形于文,成于言,展开师生对话;同时也是和孔子及门人展开对话。这篇内容丰富、内涵博大精深,学生学习时往往“不得其门而入”,于是难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入手是教学中首先要做的,曾老师将孔子的“君子观”举重若轻地化为了君子的“三达德”,这三者可谓思考的三个维度,撑起了学生思考的一片天地,所谓“学生要唱戏,还需教师先搭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里都得到了彰显。
2.启发,以此拓宽思考的广度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讲究点拨的时机;但在学生遇到较难问题时,恰当的启发往往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完成思考。
比如,曾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仁者不忧”时,抓住了“回也不改其乐”和“乐亦在其中”两句中的“其”,让学生加以理解,学生原先以为颜回是为匮乏的物质条件、贫穷的生活而感到快乐,但细究“其”字,会发现“回也不改其乐”的“其”不是指代上文的内容,而是指“自己”。这时,学生便意识到原来颜回是不因为简陋的物质条件而改变自己的快乐,而非为贫穷的生活本身而乐。这种启发,指出了学生忽视的重点,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把握住文意。
还比如,曾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仁者不忧”时,让学生通过联想“仁者乐水”中的“水”的特点,来掌握“仁者”的.特点,水是流动的,因此仁者处理事情也应是灵动的;水是一往无前地向前奔流的,因此仁者是坚定不移的;水是清澈的,仁者相应地应该是清醒的。作了这样生动的联系,学生便会形象地理解仁者的特点。运用联想启发学生,可以将抽象化为具象,进而让学生思考得更广。
3.追问,挖掘思考的深度
追问指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有助于使思考深入的提问,不是“还有补充吗”、“还有其他理解吗”的泛泛而问。
比如,曾老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完君子作为“仁者”的一面时,曾老师追问道:孔子是否排斥了一切的富贵?一经追问,学生的思考便深入了。其实孔子排斥的是不合道义的富贵,而非一切富贵。曾老师恰当地引用了孔子自己说过的话“富贵而可求,虽为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来佐证这个观点,如此,学生便贴近了孔子的原意,进而还原了孔子的形象。
还比如,在探究“知者不惑”时,曾老师的追问也发挥了同样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对4.16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一个深入理解,曾老师追问了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那么小人是否也是“不惑”的呢?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理解“知者”何以“不惑”的关键,“不惑”不是说智者没有碰到迷惑的问题,而是说当智者碰到迷惑时,懂得取舍,故而不惑。
引导,让学生思考上了一个台阶,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斐然成章,知其所以裁
好的教学表现来自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独到处理。
这本教材中所有课文都是取《论语》中主题相近的章节拼凑而成的,《教学指导意见》说《论语》的学习有三个维度——文字、、文化,又认为这里的“”只能算是“古代格式的萌芽”,而建议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字、文化上。于是我们的教学往往也呈现出“散乱无章”的态势。曾老师的可贵处在于,将这缺少紧密联系的14章连缀成文,线穿珠连,理出了一条清晰的思路,重构了,赋予它“”的意义。
曾老师将本文作了这样的内容梳理:开首两章阐述了“君子”的内涵——质和文,道、德、仁、义(义以为质)四者为质,艺(游于艺)、礼、孙、信四者乃文。中间十章展现了“君子”的三种形象、三个侧面——仁者、智者、勇者,也可以简说成君子“三达德”,当然,这三者是互相渗透,互相交错的。曾老师在小结时做的这番梳理,体现了她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最后两章讲了“质”与“文”的关系,里德为质,外表为文,文质兼备、表里如一方为君子。——这是一次艰难而了不起的创造,可谓“斐然成章”了。
有了这样的整体理解,对教材进行独到处理便有了张本。曾老师从本文找出了一句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话: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并将对这三者的探究作为教学的重点环节,花了将近30分钟的时间。这样,曾老师带领学生完成了对孔子“君子观”的理解。——可谓“知其所以裁”也。
如果把教学表现当作“文”,那么教学内容大概可以是“质”了,课堂教学如做君子一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曾老师的课可谓文质兼美。
三、白璧微瑕
如果一定要说瑕疵的话,我认为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在文字上再落实一点,如实词的积累,“耻恶衣恶食”中的“耻”,这里有重要的活用现象,应稍加提及;除字面义,还有文字的延伸义,如“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如果能抓住“浮云”的特点让学生加以联想的话,学生便可以形象地理解这里的内涵。还有这堂课,书声琅琅,感觉很好,但是遗憾的是少了个别学生表现性的朗读,尤其是集中写“仁者不忧”的三章,可以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感受到孔子及弟子的君子形象。最后这堂课还留给我一个思考,为什么在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到位回答之后,最后仍会有学生提出对质和文关系的疑惑?
以上是我的浅见,非常愿意接受曾老师和在座的各位老师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