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导神农祭坛导游词(经典3篇)
湖北导神农祭坛导游词 篇一
欢迎大家来到湖北导神农祭坛,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的祭坛。
导神农祭坛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南郊,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所建。神农氏被称为中国农业文明的始祖,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农耕文明,为后代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祭坛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三层台基组成。第一层为方形,宽约50米,高约2米,上面建有四座牌坊。第二层为圆形,直径约30米,高约2米,上面建有祭坛主体。第三层为方形,宽约20米,高约2米,上面建有八座角楼。
在祭坛主体的正中央,有一座高约5米的石碑,上面刻有神农氏的事迹和农耕技术。这座石碑被誉为“神农碑”,是祭坛的重要标志之一。
导神农祭坛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当地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纪念神农氏和他的农耕贡献。当天,成千上万的游客会来到祭坛,参与祭祀活动,感受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在祭坛的周围,还有一些景点值得游览。比如,祭坛的东北方有一座神农庙,供奉着神农氏的神像,是游客们祈福的好地方。祭坛的西南方有一片梨花园,每年的春天,梨花盛开,景色迷人。此外,还有一些附近的古村落,可以让游客们体验到传统的农耕生活。
导神农祭坛是湖北省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象征。它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更是人们对神农氏和农耕文明的崇敬之情。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感受到神农氏的伟大,体验到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博大精深。
感谢大家的聆听,祝大家在湖北导神农祭坛的旅途中愉快!谢谢!
湖北导神农祭坛导游词 篇二
欢迎大家来到湖北导神农祭坛,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的祭坛。
导神农祭坛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南郊,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所建。神农氏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始祖,他发明了农具,教人耕作,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祭坛建于明代,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以石质为主要材料。整个祭坛由三层台基组成,每层都有特定的功能。第一层为方形,高约2米,上建有四座牌坊,象征着神农氏的崇高地位。第二层为圆形,高约2米,上建有祭坛主体。第三层为方形,高约2米,上建有八座角楼,象征着神农氏的八种农业技术。
祭坛的主体部分是一个五层的石塔,高约15米。塔的每一层都有精美的浮雕和石刻,描绘了神农氏的事迹和农耕技术。塔顶有一个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神农氏的名字和图案,据说是神农氏亲自刻制的。
导神农祭坛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农民们朝圣的地方。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当地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纪念神农氏和他的农耕贡献。届时,成千上万的游客会来到祭坛,向神农氏祈福,祈求丰收和平安。
除了参观祭坛,游客们还可以在周围的景点游览。祭坛的东北方有一座神农庙,供奉着神农氏的神像,是游客们祈福的好地方。祭坛的西南方有一片梨花园,每年的春天,梨花盛开,景色迷人。此外,还有一些附近的古村落,可以让游客们体验到传统的农耕生活。
湖北导神农祭坛是一座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象征。它记录了神农氏的伟大和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是人们对农耕文明的崇敬之情。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感受到神农氏的智慧和勤劳,体验到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博大精深。
感谢大家的聆听,祝大家在湖北导神农祭坛的旅途中愉快!谢谢!
湖北导神农祭坛导游词 篇三
湖北导神农祭坛导游词
神农架 木鱼镇南面六公里处的小当阳村,这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地方,迎面矗立在神农坛对面的绝壁经过长年的风化作用,呈现出了形似奔马、状如流云的图案,更为奇特的是在绝壁上还有一幅栩栩如生的神农氏天然神像,而这却是在神农坛建成之后才发现的,神农坛景区是由我国著名的书画家钱绍武先生设计的,于1997年正式建成,是我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景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古老植物园、千年杉王、神农祭坛,另外还有反映神农风情的晚会可供观赏。
首先我们来到了古老植物园,这里集中了一批保护和孓遗古老、珍惜、濒危的植物物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二级保护植物连香、香果、银杏、等27种,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许多树的下面都立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人名和地名,原来这些树都是被领养了的,当然如果您愿意的话,您在此也可以领养您所喜爱的任一棵没被领养的`树,这样您就不仅可以每年收到由这里的工作人员给您寄去的它们的生长情况照片。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树叫鹅掌秋,它是一种古老的被子植物,大约在一亿多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叶似马褂,也称马褂树,花在新叶初展时就已开放,花的形状酷似世界名花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字又叫“中国的郁金香”。
前面的这棵就是银杏了,它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属裸子植物,落叶大乔木,被誉为活化石,也曾被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赞誉为“东方的圣者”和“人文主义有生命的纪念塔”,由于将它的叶片与叶柄对折后形似步履蹒跚的鸭脚,所以也叫鸭脚板树。 银杏是雌雄异株,每当春风拂面、丁香吐艳时,银杏花悄然开放,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花,它没有花瓣只有花粉和胚珠,当风把花粉吹落到胚珠上之后,秋天便会结出果实,其果实是一枚裸露的种子,其外种皮有毒有臭味,只有砸开坚硬的内种皮才可以吃到果仁,果仁虽好却不宜多吃也不易吃到,往往是一棵银杏种下数十年后才结果,因此又叫公孙树。 小小的叶片充满了诗情画意,而且能散发出驱虫的清香,可制作简易而精美的书签,古人以美丽的叶片作为传递友情的信物。 古代文人如欧阳修等在他们的诗文中都曾提及银杏,表达了他们的珍爱礼之情。
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棵就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它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侵袭之前也曾在地球上繁盛一时,但如今只剩下这仅有的一属一种了,珙桐爱与名山结缘,在 神农架 、张家界、峨嵋山、梵净山都能见到它美丽的身影,开花时节满山洁白,美丽而壮观,如飞鸽落满枝头,因此欧洲人又称它为“中国的鸽子树”。 但是在它的拉丁文名字中却出现了一个外国人的姓氏大卫,这是因为西方植物学家为了纪念在发现珙桐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法国神父大卫的。 许多西方植物采集者都把为了寻找这种美丽的树种作为来华的目的之一,他们因为发现了珙桐而深深的迷恋中国。
“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两千尺”,杜甫的这首诗也许就是对前面的这棵杉王的最好写照了,这株铁坚油杉的树龄已在千年以上,它历经沧海风霜,至今仍然巍峨挺拔、昂首云天、枝叶繁茂、葱茏劲秀,主杆坚似青铜,古时人们为了祭祀神农求福免灾,曾在古杉的基部略加修凿,供奉神农金像,一时香火鼎盛,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铁尖杉伤口愈合,而金像也被大树裹在肚里了,古杉虽历尽劫难,却保持着盎然生机, 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是生命之树是不老的象征。 神树高36米,胸径2.047米,胸围7.5米,材积88立方米,蔽阴面积120平方米,至少六人才可合抱,当代书画家钱绍武先生称它为杉王,并撰杉王颂立于树旁。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神农坛景区的核心部分神农祭坛,神农祭坛是专供炎黄子孙緬怀先祖、祭祀神农、祈求神灵赐福的地方。 祭坛分为天坛和地坛,天坛座落于二象抬驼的苍翠的群山之上,他双眼微闭似在洞察世间万物,神像高21米,象征着祖国21世纪蒸蒸日上;宽35米,与高加起来是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头上的两只
牛角是根据传说中神农氏是牛首人身而设计的,而实际上牛角是古代农耕部落的图腾;连接天坛和地坛的是草坪和墀阶,中间的草坪和两边的墀阶完全具有我国古代皇家建筑风格,中间是天子所走,两边为大臣所走,又有左臣右相之分;在我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九是阳数之首,与天长地久的“久”同音,有天长地久、九九归一之意,故两边的墀阶全都是九的倍数,从下至上分别是一九、八九、七九、六九和五九,一共是243步,它分成了五个含九阶段,又有九五之尊之意,这说明炎帝神农氏在华夏儿女的心中早已被奉为至尊。 墀阶下面是地坛,地坛也是供一般的平民祭祀的,前面设有九鼎八簋、香炉和功德箱,每一个炎黄子孙均可在此祭祀神农、祈福免灾。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地坛是外圆内方,这是因为在古时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不是特别清楚的时候认为是天圆地方;在祭坛的中心有五色石,它们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神农老祖不仅遍尝百草、搭架采药而使 神农架 得其美名,更为了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继续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祭坛内有八幅壁画就标明了炎帝一生为后代留下的功绩与财富,大家可一同随我走近来看一下,这些分别是降牛以耕、日中为市、积麻衣葛、焦尾五弦、陶石木具、原始农耕、穿井灌溉和原始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