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碘酒和淀粉》教学实录(经典3篇)

三年级科学《碘酒和淀粉》教学实录 篇一

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有关碘酒和淀粉的知识。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实验操作,同学们对碘酒和淀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碘酒的制作方法和用途。碘酒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消毒药物,可以用来消毒伤口。老师告诉我们,碘酒是由碘和酒精混合而成的,它的呈现颜色是红棕色。然后,老师拿出一瓶碘酒,让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发现,碘酒在瓶子里是红棕色的,但当它涂在皮肤上时,会变成紫色。老师解释说,这是因为碘酒和皮肤上的淀粉反应产生了紫色。接着,老师示范了如何正确使用碘酒进行消毒,并强调了消毒的重要性。

随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淀粉的特点和用途。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它是植物的主要能量储存物质。老师告诉我们,淀粉可以用于制作食物、纸张和胶水等。然后,老师拿出一瓶淀粉溶液,让我们观察其外观和特点。我们发现,淀粉溶液是白色的,有一定的黏性。接着,老师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淀粉溶液中滴入了几滴碘酒。我们惊讶地发现,淀粉溶液立即变成了蓝黑色。老师解释说,这是因为碘酒和淀粉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蓝黑色的物质。

在实验结束后,老师组织了一个小组讨论,让我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验,他们更加了解了碘酒和淀粉的特点和用途。他们还表示,以后在使用碘酒时会更加小心,同时也会更加珍惜淀粉这种宝贵的资源。

通过这次教学实录,我们不仅学到了有关碘酒和淀粉的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科学实验,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三年级科学《碘酒和淀粉》教学实录 篇二

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碘酒和淀粉的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深入了解了碘酒和淀粉的特点和用途。

首先,老师向我们讲解了碘酒的制作方法和用途。我们了解到,碘酒是由碘和酒精混合而成的,它可以用来消毒伤口。然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瓶碘酒,并让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发现,碘酒是红棕色的,但当它涂在皮肤上时,会变成紫色。老师解释说,这是因为碘酒和皮肤上的淀粉反应产生了紫色。接着,老师告诉我们如何正确使用碘酒进行消毒,并强调了消毒的重要性。

随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淀粉的特点和用途。我们了解到,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它是植物的主要能量储存物质。淀粉可以用于制作食物、纸张和胶水等。然后,老师拿出一瓶淀粉溶液,让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淀粉溶液是白色的,有一定的黏性。接着,老师进行了一个实验,他在淀粉溶液中滴入了几滴碘酒。我们惊讶地发现,淀粉溶液立即变成了蓝黑色。老师解释说,这是因为碘酒和淀粉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蓝黑色的物质。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碘酒和淀粉的特点和用途,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我们非常喜欢这次实验,因为它让我们亲身参与到科学实验中,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碘酒和淀粉。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实验,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三年级科学《碘酒和淀粉》教学实录 篇三

三年级科学《碘酒和淀粉》教学实

  设计意图: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米饭和淀粉》中的教学内容。由于是异地教学,基于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认识程度没有大概了解的原因,故此将本单元中《米饭的观察》和《淀粉的踪迹》这两课整合而成《碘酒与淀粉》这一课进行教学。

  设计思路:

  环节一: 发现碘酒和米饭反应变色;

  环节二: 认识碘酒只和部分食物反应变色;

  环节三: 了解碘酒和部分食物反应变色是由于淀粉和碘酒反应会变色;

  环节四: 用学习到的知识验证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学习活动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一些食物和碘酒发生变色反应的真正原因; 能利用所学,设计出检验出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

  2、知识目标:

  认识碘淀反应会变色; 了解哪些常见食物中含有淀粉。

  3、情感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并对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产生浓厚兴趣。

  探究重难点:

  1、重点:认识碘淀反应会变色,并能利用这个反应特性,用碘酒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2、难点:提出一个适当的问题,并能运用所学到的观察法、实验法去解决问题。

  探究准备

  生:1、水杯、白纸、棉签、碘酒、淀粉

  2、肥猪肉、鸡蛋白、馒头、马铃薯

  3、白萝卜、青瓜、面包、生姜

  4、课前把手洗干净

  师:与学生材料相同

  探究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用“见面礼”设疑激趣。

  2、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碘酒。

  二、探究碘酒与淀粉的秘密

  1、指导学生用碘酒给手消毒,捡米饭,发现碘酒和米饭反应变色现象。

  2、探究:(实验1)米饭碰到碘酒会变色,其它食物碰到碘酒都会变色吗 ?

  3、研讨:为什么有的食物碰到碘洒会变色,有的碰到它就不变色呢?

  4、(实验2)进一步探究寻找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5、反馈评价

  三、拓展运用

  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验证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四、课后作业

  课外继续寻找我们平常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食物含有淀粉。

  课堂实录:

  10:20

  1、引入:教师给学生一个见面礼。(用淀粉事先在白纸上画一个笑脸)然后出示神仙水(碘酒)用毛笔刷在白纸上,笑脸逐渐显现出来。

  (学生很兴奋)

  2、认识神仙水的名字叫碘酒。

  3、师:碘洒是什么样的?

  学生分小组观察后回答:咖啡色,有点棕黄,可以传秘密文件,有点酒精的味道(应及时纠正是气味),我知道碘酒可以消毒……

  4、师:那我们就来做个消毒游戏吧!只消毒拇指和食指就可以了。师示范如何用棉棒将碘酒涂在手指上。

  学生动手涂碘酒。

  5、游戏:捡饭粒。

  师:请用刚才两个消过毒的手指捡五粒米饭放在一张纸上,注意不要把米饭弄脏了。

  学生动手实验,却发现米饭都变黑了。

  师:为什么把我的米饭弄脏了?生辩驳:不是我们弄脏的,是碘酒弄脏的。

  师: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不是你弄脏的,而是碘酒弄脏的'?

  生:实验!

  师小结:碘酒是棕黄色的,遇到米饭变成了蓝色。

  10:32

  6、检测第一组食物遇碘情况

  师给出实验材料:肥猪肉,馒头,蛋白,马铃薯。

  讲解实验要求:每次做一种食物的实验时要用一支新棉棒。

  学生实验

  10:38

  7、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一:马铃薯和馒头都变成了黑紫色,而蛋白和猪肉仍保持白色。

  其他小组反对:蛋白和猪肉变成了黄色。

  发生争执后,教师引导学生蛋白和猪肉上的黄色是碘酒原来的颜色。

  8、师小结:馒头、马铃薯和米饭一样,其他的没变色。

  提问:为什么?你有怎样的疑问?

  生无应答

  师:为什么有的时候会变色,有的时候不会变色?

  生仍答不出。

  师引导:是不是这些食物里都有些什么?

  生:都有纤维素。

  师:可能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物质,那么这个共同的物质是纤维素吗?

  生:是蛋白质……

  师:推理的不错,想不想知道这个共同的物质是什么?

  师:(出示淀粉)是淀粉。

  10:49

  9、师:我们可以用碘洒验证一下淀粉。注意节约使用棉签。

  (提示的有些晚了,有的小组已经没有棉签了)

  学生实验

  小结:淀粉与碘酒相遇会变色。

  10、师:利用这个知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生1:知道了你的笑脸是用淀粉提前画好了的。

  生2:我想把碘酒擦在食物上。

  师:为了做什么?(如用“可以帮我们知道什么?”来问的话,效果会好多了。)

  生3:可以知道这些食物有没有腐烂。

  生4:可以知道食物里有没有淀粉。

  11、师:你们打算怎样做这个实验?

  10:58

  12、教师给出第二组实验材料(青瓜、生姜、白萝卜、面包),学生实验。

  (因为距离下课仅剩两分钟,这个实验比较仓促)

  13、师小结:你会这种方法检验食物中有没有淀粉吗?

  (学生对检验的意义似乎没有理解,没有感觉到这种方法对自已的生活有多大的用处,如果此处设置一种情景,也许效果自然一些。如请同学们帮老师选一个保持苗条身材的方案,我要控制淀粉的摄入量,你们推荐我吃些什么呢?)

相关文章

《日月明》的教学实录(优选3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识字4》的内容,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师:刚才,同学们把课文认真地读了好几遍,谁来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是“日月明”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有太阳...
教学资料2016-09-05
《日月明》的教学实录(优选3篇)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经典6篇)

做为一名人民的教师,我们要时时刻刻的进行教学的反思工作,也是对自己负责任,多在实践工作中找问题,多在实践工作中找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教学反思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
教学资料2011-07-09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经典6篇)

小摄影师语文教学反思(最新3篇)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无时无地不洋溢着创新的火种。在教学小学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一课时,通过有感...
教学资料2018-09-06
小摄影师语文教学反思(最新3篇)

《凡卡》教学课后反思【推荐3篇】

在执教语文第十二册《凡卡》一文时,我设计了一张学习表,让学生通过读书、讨论,合作填写信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感受或体会,不懂的问题等栏目。这种学习方式在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学习表...
教学资料2013-09-05
《凡卡》教学课后反思【推荐3篇】

少年闰土教材分析(实用3篇)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对三十年前和闰土之间的一段生活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两人之间儿时真诚的友谊,表达了“我”对闰土的喜爱、佩服和怀念的情感。全...
教学资料2015-03-03
少年闰土教材分析(实用3篇)

美术课的教学反思【实用6篇】

反思, 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译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为哲学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间接性意义,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美术课的教学反思...
教学资料2014-08-09
美术课的教学反思【实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