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碘酒和淀粉》教学实录(经典3篇)
三年级科学《碘酒和淀粉》教学实录 篇一
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有关碘酒和淀粉的知识。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实验操作,同学们对碘酒和淀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碘酒的制作方法和用途。碘酒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消毒药物,可以用来消毒伤口。老师告诉我们,碘酒是由碘和酒精混合而成的,它的呈现颜色是红棕色。然后,老师拿出一瓶碘酒,让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发现,碘酒在瓶子里是红棕色的,但当它涂在皮肤上时,会变成紫色。老师解释说,这是因为碘酒和皮肤上的淀粉反应产生了紫色。接着,老师示范了如何正确使用碘酒进行消毒,并强调了消毒的重要性。
随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淀粉的特点和用途。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它是植物的主要能量储存物质。老师告诉我们,淀粉可以用于制作食物、纸张和胶水等。然后,老师拿出一瓶淀粉溶液,让我们观察其外观和特点。我们发现,淀粉溶液是白色的,有一定的黏性。接着,老师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淀粉溶液中滴入了几滴碘酒。我们惊讶地发现,淀粉溶液立即变成了蓝黑色。老师解释说,这是因为碘酒和淀粉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蓝黑色的物质。
在实验结束后,老师组织了一个小组讨论,让我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验,他们更加了解了碘酒和淀粉的特点和用途。他们还表示,以后在使用碘酒时会更加小心,同时也会更加珍惜淀粉这种宝贵的资源。
通过这次教学实录,我们不仅学到了有关碘酒和淀粉的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科学实验,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三年级科学《碘酒和淀粉》教学实录 篇二
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碘酒和淀粉的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深入了解了碘酒和淀粉的特点和用途。
首先,老师向我们讲解了碘酒的制作方法和用途。我们了解到,碘酒是由碘和酒精混合而成的,它可以用来消毒伤口。然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瓶碘酒,并让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发现,碘酒是红棕色的,但当它涂在皮肤上时,会变成紫色。老师解释说,这是因为碘酒和皮肤上的淀粉反应产生了紫色。接着,老师告诉我们如何正确使用碘酒进行消毒,并强调了消毒的重要性。
随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淀粉的特点和用途。我们了解到,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它是植物的主要能量储存物质。淀粉可以用于制作食物、纸张和胶水等。然后,老师拿出一瓶淀粉溶液,让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淀粉溶液是白色的,有一定的黏性。接着,老师进行了一个实验,他在淀粉溶液中滴入了几滴碘酒。我们惊讶地发现,淀粉溶液立即变成了蓝黑色。老师解释说,这是因为碘酒和淀粉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蓝黑色的物质。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碘酒和淀粉的特点和用途,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我们非常喜欢这次实验,因为它让我们亲身参与到科学实验中,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碘酒和淀粉。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实验,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三年级科学《碘酒和淀粉》教学实录 篇三
三年级科学《碘酒和淀粉》教学实
设计意图: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米饭和淀粉》中的教学内容。由于是异地教学,基于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认识程度没有大概了解的原因,故此将本单元中《米饭的观察》和《淀粉的踪迹》这两课整合而成《碘酒与淀粉》这一课进行教学。
设计思路:
环节一: 发现碘酒和米饭反应变色;
环节二: 认识碘酒只和部分食物反应变色;
环节三: 了解碘酒和部分食物反应变色是由于淀粉和碘酒反应会变色;
环节四: 用学习到的知识验证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学习活动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一些食物和碘酒发生变色反应的真正原因; 能利用所学,设计出检验出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
2、知识目标:
认识碘淀反应会变色; 了解哪些常见食物中含有淀粉。
3、情感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并对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产生浓厚兴趣。
探究重难点:
1、重点:认识碘淀反应会变色,并能利用这个反应特性,用碘酒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2、难点:提出一个适当的问题,并能运用所学到的观察法、实验法去解决问题。
探究准备
生:1、水杯、白纸、棉签、碘酒、淀粉
2、肥猪肉、鸡蛋白、馒头、马铃薯
3、白萝卜、青瓜、面包、生姜
4、课前把手洗干净
师:与学生材料相同
探究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用“见面礼”设疑激趣。
2、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碘酒。
二、探究碘酒与淀粉的秘密
1、指导学生用碘酒给手消毒,捡米饭,发现碘酒和米饭反应变色现象。
2、探究:(实验1)米饭碰到碘酒会变色,其它食物碰到碘酒都会变色吗 ?
3、研讨:为什么有的食物碰到碘洒会变色,有的碰到它就不变色呢?
4、(实验2)进一步探究寻找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5、反馈评价
三、拓展运用
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验证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四、课后作业
课外继续寻找我们平常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食物含有淀粉。
课堂实录:
10:20
1、引入:教师给学生一个见面礼。(用淀粉事先在白纸上画一个笑脸)然后出示神仙水(碘酒)用毛笔刷在白纸上,笑脸逐渐显现出来。
(学生很兴奋)
2、认识神仙水的名字叫碘酒。
3、师:碘洒是什么样的?
学生分小组观察后回答:咖啡色,有点棕黄,可以传秘密文件,有点酒精的味道(应及时纠正是气味),我知道碘酒可以消毒……
4、师:那我们就来做个消毒游戏吧!只消毒拇指和食指就可以了。师示范如何用棉棒将碘酒涂在手指上。
学生动手涂碘酒。
5、游戏:捡饭粒。
师:请用刚才两个消过毒的手指捡五粒米饭放在一张纸上,注意不要把米饭弄脏了。
学生动手实验,却发现米饭都变黑了。
师:为什么把我的米饭弄脏了?生辩驳:不是我们弄脏的,是碘酒弄脏的。
师: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不是你弄脏的,而是碘酒弄脏的'?
生:实验!
师小结:碘酒是棕黄色的,遇到米饭变成了蓝色。
10:32
6、检测第一组食物遇碘情况
师给出实验材料:肥猪肉,馒头,蛋白,马铃薯。
讲解实验要求:每次做一种食物的实验时要用一支新棉棒。
学生实验
10:38
7、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一:马铃薯和馒头都变成了黑紫色,而蛋白和猪肉仍保持白色。
其他小组反对:蛋白和猪肉变成了黄色。
发生争执后,教师引导学生蛋白和猪肉上的黄色是碘酒原来的颜色。
8、师小结:馒头、马铃薯和米饭一样,其他的没变色。
提问:为什么?你有怎样的疑问?
生无应答
师:为什么有的时候会变色,有的时候不会变色?
生仍答不出。
师引导:是不是这些食物里都有些什么?
生:都有纤维素。
师:可能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物质,那么这个共同的物质是纤维素吗?
生:是蛋白质……
师:推理的不错,想不想知道这个共同的物质是什么?
师:(出示淀粉)是淀粉。
10:49
9、师:我们可以用碘洒验证一下淀粉。注意节约使用棉签。
(提示的有些晚了,有的小组已经没有棉签了)
学生实验
小结:淀粉与碘酒相遇会变色。
10、师:利用这个知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生1:知道了你的笑脸是用淀粉提前画好了的。
生2:我想把碘酒擦在食物上。
师:为了做什么?(如用“可以帮我们知道什么?”来问的话,效果会好多了。)
生3:可以知道这些食物有没有腐烂。
生4:可以知道食物里有没有淀粉。
11、师:你们打算怎样做这个实验?
10:58
12、教师给出第二组实验材料(青瓜、生姜、白萝卜、面包),学生实验。
(因为距离下课仅剩两分钟,这个实验比较仓促)
13、师小结:你会这种方法检验食物中有没有淀粉吗?
(学生对检验的意义似乎没有理解,没有感觉到这种方法对自已的生活有多大的用处,如果此处设置一种情景,也许效果自然一些。如请同学们帮老师选一个保持苗条身材的方案,我要控制淀粉的摄入量,你们推荐我吃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