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第2课时教学设计【精彩3篇】
难忘的泼水节第2课时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以泼水节为主题的绘画创作
引言:
绘画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通过绘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难忘的泼水节第2课时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绘画创作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泼水节的文化内涵和习俗,同时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泼水节的由来、意义和传统习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表达泼水节的快乐和欢乐氛围。
二、教学准备:
1.图片、视频资料:介绍泼水节的由来、意义和传统习俗。
2.绘画工具:颜色铅笔、水彩笔、画笔、颜料等。
3.画纸、画板等绘画材料。
三、教学步骤:
1.导入(15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由来、意义和传统习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了解泼水节的文化内涵和习俗。
2.示范绘画(20分钟)
老师示范绘画,以泼水节为主题,画出欢快、活泼的场景。同时,向学生讲解绘画技巧,如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
3.学生创作(3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对泼水节的理解和想象,进行绘画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出泼水节的快乐和欢乐氛围。
4.展示和分享(15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心得体会。鼓励同学们互相欣赏和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总结(10分钟)
老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出进一步的绘画创作挑战。
难忘的泼水节第2课时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泼水节的传统习俗与现代变革
引言:
泼水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起源于古代的民间传说,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欢乐、喜庆的节日。在难忘的泼水节第2课时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传统习俗和现代变革,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泼水节的发展和变迁,以及文化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泼水节的传统习俗和起源。
2.比较传统习俗和现代变革,理解泼水节的发展和变迁。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探讨文化的多样性和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图片、视频资料:介绍泼水节的传统习俗和现代变革。
2.班级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比较。
三、教学步骤:
1.导入(15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传统习俗和起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了解泼水节的文化背景和重要意义。
2.小组分工(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比较传统习俗和现代变革的某一方面,如庆祝方式、服饰、习俗等。鼓励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3.小组讨论(3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比较。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观点,探讨泼水节的发展和变革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4.总结和展示(20分钟)
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并展示给全班同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反思和展望(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课的学习收获,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展望泼水节未来的发展和变革。
难忘的泼水节第2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难忘的泼水节第2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第2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音乐《爱我中华》、收集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件:泼水节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是的,你们看到的是居住在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每当泼水节到来时,傣族人民就载歌载舞地庆祝节日。今天我们再来感受傣族人民是怎样和敬爱的周总理过泼水节的。
二、读课文,了解人们用怎样的方式欢迎周总理的
1、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人们如此的喜欢周总理,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迎接总理的,谁来把第三自然段的相关词语找出来告诉大家并加以理解?
(四面八方、一条条、一串串、欢呼)
4、多么令人感动的场面啊!大家赶快读读吧。
5、读后,你一定想问:
周总理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知道有关周总理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讲?
6、指名说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7、听了这么多的故事,你认为总理是个怎样的人?你希望见到他吗?
8、指名说出对周总理的认识。
9、是的,傣族人民此时的心情和我们一样,也非常的想见到周总理,他们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迎接总理的到来,他们是那样的激动。此时,我们的心情和他们一样,让我们一起大声的、有感情的读读吧!
10、生自读第三段。
11、师生交替读,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话:“周总理来了!”。
三、看图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
1、瞧!傣族人民期盼以久的总理真的来到了人群中,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
(穿着、表情、动作、人物的心理活动)
3、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来看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4、自读4、5自然段。
5、师:刚才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读的.非常投入,但是从你们的面布表情中告诉我,你们还有疑虑,能告诉我吗?
6、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7、老师也有不懂的问题想请你们帮助解答,书上有“欢乐
的鼓点”在那种场面可能还会有欢乐的什么呢?“地毯”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8、指名说。
9、问题解决了,我相信同学们会读的更好。
10、齐读第4~5自然段。
11、师领读,生模仿总理做泼水的动作,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并指名说一说。
12、男生读女生作动作,女生读男生作动作。
四、指导读课文6~8自然段
1、多么热闹、多么难忘的场面啊!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看看下面三段与前面几段有什么不同?
2、生自读最后三段。
3、指名说我的发现:三段都是感叹句。
4、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5、生评价,说说感叹句怎样读?为什么?
6、分组比赛读。
五、拓展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句话,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傣族人民与总理的深厚友谊,那份友谊是那么的刻骨铭心。你一定感慨万千,快吧你的心理话对大家说说吧?
2、你还收集了哪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赶快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