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借箭教材分析(实用3篇)

孔明借箭教材分析 篇一

《孔明借箭》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篇故事,讲述了刘备借箭的策略和过程。这个故事凭借其巧妙的策略和精湛的智慧,成为了历代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之一。在故事中,孔明的智慧和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智慧和谋略。

首先,孔明在借箭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在面对曹操军队的时候,他利用了风助火的原理,将箭矢点燃并发射出去,以达到借箭的目的。这一策略不仅巧妙,而且富有创造性。孔明的智慧和谋略使得刘备得以借到了大量的箭矢,从而在战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其次,孔明借箭的过程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智慧和谋略。在中国古代社会,谋略和智慧一直被认为是成功的关键。孔明借箭的故事中,他利用了风助火的原理,展示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独特性。这种智慧和谋略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看作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被认为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必要条件。

最后,孔明借箭的故事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故事中,孔明和刘备等人共同合作,共同完成了借箭的任务。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团队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凝聚力量,共同达成目标。

综上所述,孔明借箭的故事以其巧妙的策略和精湛的智慧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孔明的智慧和谋略,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智慧和谋略。同时,它也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个故事不仅具有教育意义,也是一部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孔明借箭教材分析 篇二

《孔明借箭》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篇故事,讲述了刘备借箭的策略和过程。这个故事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有着丰富教育意义的教材。通过分析《孔明借箭》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有关智慧、谋略和团队合作的重要知识。

首先,孔明借箭的故事展示了智慧和谋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在面对曹操军队的时候,孔明利用风助火的原理,巧妙地解决了借箭的难题。这个策略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谋略。通过分析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其次,孔明借箭的故事也展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这个故事中,孔明和刘备等人共同合作,共同完成了借箭的任务。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非常重要。通过分析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团队合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凝聚力量,共同达成目标。

最后,孔明借箭的故事还给我们带来了勇气和信心。在面对强大的曹操军队时,刘备和孔明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困境,并最终成功地解决了问题。这种勇气和信心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非常重要。通过分析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保持勇气和信心,才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孔明借箭》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许多有关智慧、谋略和团队合作的重要知识。这个故事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有着丰富教育意义的教材。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增强勇气和信心。这个故事是一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的经典之作。

孔明借箭教材分析 篇三

孔明借箭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有删改。

  本文的主人公诸葛亮,字孔明,早年隐居在襄阳隆中,他二十七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使得这位“躬耕陇亩”的“布衣”一举登上当时风云变幻、群雄角逐的政治舞台。在他的辅佐下,刘备联合孙权,共抗曹操,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鼎足三分天下的形势。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赤壁大战之前。全文以“借箭”为线索,按照“为什么借箭?”“怎样去借箭?”“借着箭没有?”的思路展开故事的情节,记叙人物的言行,突出地表现了诸葛亮的才智过人,也写出了周瑜的妒贤忌能、鲁肃的忠厚老实、曹操的谨慎多疑。

  “为什么借箭”,这是故事的起因(第1、2自然段)。文中写周瑜对诸葛亮的才干心怀妒忌,故而要他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而诸葛亮已心中有数,以大局为重,立下了军令状。

  “怎样去借箭”,这是故事的经过(第3—7自然段)。先略写诸葛亮为借箭作的准备(第3自然段):他深知鲁肃的为人处事,因而向前来探听情况的鲁肃借了船只、军士等物,并请鲁肃对周瑜保密。后详写诸葛亮妙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全过程(第4—7自然段):

  在出发时间的选择上,先写第一、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再写直到“第三日四更时分,”才见“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这就造成一个悬念: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发?读至后文,疑虑顿消,原来“是夜大雾漫天,……对面不相见。”这是由于诸葛亮通晓天文,料定第三天的这个时候江面必有大雾,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兵谨慎的曹操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只得放箭迎战。由此,我们也可以明白:为什么当初周瑜限十天造好箭时,诸葛亮偏要减至三天;为什么三天时间已很紧迫,诸葛亮在前两天却按兵不动。

  在行动步骤的安排上,一写诸葛亮吩咐把借来的二十只船用绳索连接起来驶向北岸;二写他等船靠近曹军水寨时,下令调头,一字儿摆开;三写他又叫船上的军士擂鼓呐喊;四写他在草船的一边受箭之后,又下令把船掉过来,再次逼进曹军水寨去受箭;五写他再下令叫船驶向南岸;六写他在船的`两边都受满箭之后,吩咐军士们向曹操道谢。这一切都部署得十分周密,表现出诸葛亮的深谋远虑、善于用计。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写借箭的过程中,穿插了诸葛亮约鲁肃在船上饮酒这一场面,把诸葛亮的谈笑风生与鲁肃的吃惊神色对比着描写,为刻画这位政治家和军事家所具有的那种沉着镇定的非凡风度增添了光彩。

  “借着箭没有”,这是故事的结果(第8,9自然段)。先写诸葛亮告诉鲁肃“已得十万余箭”,鲁肃听他一番关于庸才的谈论之后表示拜服;再写他如期如数交箭后,周瑜的神态和语言,那“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表现出周瑜无可奈何、不得不服的心境。

  诸葛亮是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他面对周瑜的阴谋诡计胸有成竹、谈笑风生,避免了和周瑜发生正面冲突,顾全了孙刘联合的大局,表现出他特有的风采。

  课后列出了要求认识的6个生字和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

  课后编排有四道练习题。第1题是借助工具书或请教别人,把课文读通。第2题是通过默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即“孔明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并能说一说。这是为了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第3题是联系全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周瑜说“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并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这一要求也与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有关。第4题要求“读读写写”本文中的3个词语,属于一般的语文基本功训练项目。

  另外,课后安排的带号的选做题,建议学生课外去阅读《三国演义》部分章节或整部作品。

  练习题后的“词语采集”中列出

了课文中的3个词语。

相关文章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总结【精简3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堂课中都有自己的重难点需要去突破,去解决,其中有不少地方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能很好的完成,但也有不少地方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有效地完成,这就需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现行的小学...
教学资料2013-01-01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总结【精简3篇】

音乐教育的教材分析【推荐3篇】

教材分析: 一、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
教学资料2017-01-07
音乐教育的教材分析【推荐3篇】

六年级下《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经典3篇)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苏教版六年级下《半截蜡烛》教学设计,更多教学设计尽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教学目标:...
教学资料2012-08-04
六年级下《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经典3篇)

《趣味运动会》课堂教学实录(经典3篇)

教学目标1.通过“趣味运动会”这幅图,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除法的问题。2.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3.能根据图意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从统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教学过程一...
教学资料2014-04-02
《趣味运动会》课堂教学实录(经典3篇)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优质6篇)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钟表》教学设...
教学资料2018-03-03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优质6篇)

《树叶鸟》课后反思【优选3篇】

本周我们小班年级组的主题活动是《落叶飘瓢》,因此,在上周末我就布置了一个小小的任务,就是让家长陪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到户外走一走,捡一捡各种名称不同,形状不一的落叶,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气息。那天,宝贝们带着...
教学资料2016-08-07
《树叶鸟》课后反思【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