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选6篇】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应用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导入部分: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直观展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数学在建筑设计、金融投资、交通规划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应用场景,然后讨论并汇报该场景中应用数学的具体方法和原理。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案例,如购物打折、旅行路线规划等,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思维能力。
4. 小组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教师及时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
巩固与拓展部分:通过练习和拓展任务巩固学生对数学实际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1.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折扣、求解旅行路线等。
2. 拓展任务:布置拓展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调查该领域中数学的应用,并撰写一份相关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该领域中的数学原理、具体应用案例以及自己对该领域中数学应用的思考和展望。
3. 小组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将自己的拓展任务成果分享给小组成员,并进行讨论和互动,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思考。
结语部分: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数学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导入部分: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数学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 介绍数学模型的概念:向学生介绍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实例分析: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交通拥堵、疫情传播等,引导学生分析该问题并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
3. 模型建立与求解: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确定数学模型的变量、参数和约束条件,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方程或不等式。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方法求解模型,得出问题的解。
4. 模型评价与改进:引导学生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评价,分析模型的优缺点,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案。
巩固与拓展部分:通过练习和拓展任务巩固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和求解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任务:布置拓展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调查该领域中数学模型的应用,并撰写一份相关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该领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具体应用案例以及自己对该领域中数学模型的思考和展望。
3. 小组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将自己的拓展任务成果分享给小组成员,并进行讨论和互动,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思考。
结语部分: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并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数学模型,培养他们的模型构建和应用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三
数学内容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不能以纯抽象的方式进行思维。如果教法单一,呆板,就会导致学生处于“老师讲,我就听”的被动活动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丧失兴趣,产生厌烦情绪,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注意学生的好奇心,努力创设情境,用老师的情感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并利用直观、新颖的教具,组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课,就能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使学生主动地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对知识进行全面巩固提高,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化静为动,用鲜明、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建立表象,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时,要让学生在鲜明,活动的直观形象中,视、听、说、想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表象,逐步领悟新知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的特点,通过色彩鲜艳的图例,生动形象的道具来吸引他们,引导他们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例:教学应用题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如何使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呢?如果单纯用静止的图,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如改用活动教具就好理解,如以讲停车场上原有6辆汽车,又开来4辆或开走4辆为例。先出现汽车场停着6辆汽车,接着边叙述边演示,把开来的4辆汽车慢慢向前拉,和原来的6辆合并在一起,老师问:“可以求什么?”“一共有几辆汽车?”学生很快可算出6+4=10(辆),然后,把开来的4辆车翻转过来,变成开走的样子,慢慢向远处移动,小朋友高兴地说:“开走了4辆汽车,还剩6辆汽车。”我追问:“怎样解答”,学生说:“因为从10里面去掉开走的4辆,所以10-4=6(辆)。”这个活动教具演示,便于提示数量的增减,学生又绕有兴趣,从感性上知道了加、减法的关系。
二、运用学具,组织学生充分参与实际操作活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千方百计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器官协调活动,这样有助于形成稳定的表象,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让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棒,先摆34根小棒,再在它的下面摆出28根小棒,要求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教师用活动灯片演示,并启发:“这些小棒共有多少根。整捆整捆地加有多少?单根单根加有多少?单根小棒加起来超过10怎么办?”引导学生操作并回答,把新捆的一捆小棒加放在整捆的下面,老师再问:“还剩几根小棒?就是个位上还剩几?结合摆的结果在竖式横线下面个位写上2。同时强调在加十位上的数时,千万不要忘了加上个位满10进上来的“1”,并在竖式的十位上写上6,这样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新知。再如,在数的组成练习中和学生对口令,拍拍手,做各种数字游戏,如练习10的组成,我出卡片8,学生出卡片6,学生出卡片4……这样,采用多种活泼多样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而且练习密度大,效率高。
三、设计课堂游戏,让学生在直接参与的“角色”中学习,低年级儿童很喜欢到台上来表演,表现自己的能力,根据这一特点,可让学生进行表演,做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保持旺盛的精力。
儿童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要正确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有一定的困难如练习题(1)同学们排队做操,小红的左边有5人,右边有6人,一共多少人?部分学生对于这种数量关系不理解,我联系实际,以生活问题引入,根据题意分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语言,动作展示它们的数量关系,而后学生一起讨论,找出解决办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深刻,更灵活获取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要真心诚意爱护学生,努力提高教学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四
3
课题:小数加减
内容:小数加减法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0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
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列算式。怎样计算?
2、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3、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分,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好选手?
4、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分组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在研究第二个问题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只要合理就行。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效果比较好。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有:5—0.42;5.01—585-34.7主要原因是数位没对齐,忘记退位。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学《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画图(连一连、圈一圈)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教具学具:
小棒、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他邀请了很多好朋友还准备了丰盛的食物,让大家和他一起过生日,你们瞧(出示动物图片)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活动一:分桃子
学生边动手分一分,边说一说分的过程。
全班汇报交流。
2、活动二:分萝卜
学生帮小兔子分萝卜,讨论说说怎么分。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老师提具体要求。
组织学生交流分法。
④小结。
3、活动三:分骨头
帮小狗分骨头,讨论分法。
小组合作分一分。
汇报:老师用磁铁板演分的过程。
4、活动四:画图记录分骨头的过程
师:老师发现每次分都得用小棒很麻烦,想想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分的过程。
学生汇报画的方法。
小结:小熊很感谢大家为它解决的难题,表扬大家都很聪明。
三、巩固练习,再次感知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平均分”,请你们回去之后,找找看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平均分”,下节课我们再来说一说。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并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以小熊过生日进行分物串联整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感知平均分。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建构,师生、生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实现了由不知到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上,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但本节课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只顾虑教学环节的展开,忽略了课堂上对学生适时的评价,过渡性语言还不够提炼,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总之,今后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努力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六
一、设计思想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本块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序数和基数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的目的是: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
1、《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内容的要求:
(1)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思考等实践活动中,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2、本课时是一个数学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序数和基数。
3、本课时内容与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块内容紧密联系,但又有区别。本课时的数学乐园,是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块内容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能够和实践相结合,学会用数学。
三、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活动,是在学生基本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和基数、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之后再来进行的,可以说在知识点上,基本没有什么难点。本课时的难点、重点在于: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要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只有对各种活动严密地组织,让学生乐与参加、喜欢思考。
四、教学目标
1.在数学乐园的一系列活动中,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和基数;巩固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2.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数据,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形成简单的统计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合作精神。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采取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而且每一个游戏都是用故事的形式连接,让学生在课中,犹如置身与童话王国之中。
七、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信箱、纸框。
学具准备:
空白卡片、彩色笔、乒乓球。
教学环境布置:
把教室中的桌子全都搬到教室外面,让教室里有更多的空间让学生活动。
八、教学过程:
一、闯迷宫
1.激趣。
师:同学们,认识他们吗?(CAI播放1~9九个数字娃娃的小动画)
数字娃娃今天特地邀请我们班同学到数学乐园参加游戏比赛。有没有兴趣?
生:有!
师:数字娃娃说,只要闯过他们摆的迷宫,大家就可以进数学乐园。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敢!
2.观察迷宫,明确规则。
师:数学娃娃摆了一个什么样的迷宫呢?
生:有1到9个数字,有两个出口。
师:按照什么顺序才能走出迷宫呢?谁知道?
学生发言(按照从1到9的顺序)。
师:指给大家看看吧。
(一个学生上台划出路线图,展示给学生。)
师:对。只有按照从1到9的顺序,才能走出迷宫见到数字娃娃。如果不按顺序,就会被困在迷宫里,也到不了数学乐园了。
3.独立闯迷宫,展示成果。
师:谁有不同方法路线走出迷宫?把它划在自己的课本上。看看自己最多能找出几条路。
(学生在自己课本上用笔划出路线,教师观察学生操作情况。)
(学生到黑板上划一划,说一说。)
师:谁和他不一样?来。
(学生划出不同路线图。)
4.肯定方法的多样,闯出迷宫。
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条路,都能顺利走出迷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按照从1到9的顺序。数字娃娃要带大家去数字乐园了。走吧。
二、说组成,得门票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从1数到9到了。(CAI出示数学乐园画面)
进数学乐园还要有门票的。怎么办呢?
哈哈,原来早就给大家准备好了,在这里呢。(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一沓类似门票的空白卡片。)只要说对一个关于数字的组成,就可以得到门票。有信心吗?
生:有!
师:屏幕上出现哪两个数字,就说一个关于它们的组成。比如2,6。
生:2和6组成8。
师:还能怎么说?
生:6可以分成2和4。
师:都可以。
师:我们来开火车。哪列火车顺利到站,他们小组就可以拿到门票。小火车
生(齐接儿歌):开起来,一开开到我这来。
(CAI随机出现一组组的两个数字)
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一个接一个说数的组成。
(游戏顺利完成的,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发到各个学生手中。)
三、验门票,进乐园
1.写算式。
学生用水彩笔在空白卡片上写一个算式,不写得数。
2.同桌互换。
把写有算式的卡片和同桌互换。
3.验门票,进乐园。
学生按小组,挨个读出门票上的算式,说得数,投入写有对应数字的票箱,其余学生做裁判。计算正确投递正确的学生进入数学乐园。
四、排排坐,选队员
1.教师发指令,选拔学生。
师:同学们经过这么多考验,终于顺利来到数学乐园了。等不及要参加游戏比赛了吧?
可是,比赛规定只要十个男同学,十个女同学。怎么办呢?还是考考大家,通过考验了才能参加比赛。
师:请同学们坐整齐了,听到口令作出反应,又快又对的就能参加比赛。准备好了吗?
竖着数,请从前往后第3位同学起立。
(这位学生做出正确反应,被选中来到讲台上。)
2.学生尝试发指令,继续选拔出其余比赛人员和记录员。
教师继续发口令,选择一定人数后,请学生发口令。
教师注意观察人数,挑选十名男同学,十名女同学,分为男队和女队。再挑选男、女同学各一名,作记录。
3.说明比赛规则,准备投球比赛。
队员和记录员各就位,其余学生做裁判和啦啦队,说明比赛规则:共有20个球,男队和女队轮流向一个篮子里投球,投中一个,记录员在黑板上对应位置画一个圆圈。
五、投球比赛
1.两队开始投球比赛,其余学生做裁判和啦啦队,记录员作好记录。
2.比赛结束,观察黑板上的记录情况,说说比赛结果,说说你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