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推荐5篇)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给定数列的平均数。
2. 学生能够应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平均数的概念。
2. 计算给定数列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1.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平均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1. 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的示意图。
2. 数字卡片或白板。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
老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或在白板上写下一组数字,例如:3,7,4,9,6。然后问学生这些数字的平均数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平均数的概念。
Step 2:引入平均数的概念(10分钟)
1. 老师解释平均数的概念,即一组数字的平均值。
2. 老师通过示意图或实际例子说明如何计算平均数。例如,将上述一组数字相加得到29,再将29除以5得到平均数为5.8。
Step 3:计算平均数的方法(15分钟)
1. 老师通过示例和练习,教授学生计算平均数的方法。例如,给学生一组数字,让他们计算平均数。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答案。
2. 老师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Step 4: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
1.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问题。例如,班级里有5个学生的体重分别是40kg,35kg,45kg,50kg,55kg,求班级学生的平均体重。
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计算出平均数。
Step 5:巩固和总结(10分钟)
1. 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强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老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展示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进步。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给定数列的平均数。
2. 学生能够应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平均数的概念。
2. 计算给定数列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1.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平均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1. 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的示意图。
2. 数字卡片或白板。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
老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或在白板上写下一组数字,例如:2,4,6,8,10。然后问学生这些数字的平均数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平均数的概念。
Step 2:引入平均数的概念(10分钟)
1. 老师解释平均数的概念,即一组数字的平均值。
2. 老师通过示意图或实际例子说明如何计算平均数。例如,将上述一组数字相加得到30,再将30除以5得到平均数为6。
Step 3:计算平均数的方法(15分钟)
1. 老师通过示例和练习,教授学生计算平均数的方法。例如,给学生一组数字,让他们计算平均数。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答案。
2. 老师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Step 4: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
1.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问题。例如,班级里有6个学生的分数分别是80,85,90,95,100,105,求班级学生的平均分数。
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计算出平均数。
Step 5:巩固和总结(10分钟)
1. 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强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老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展示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进步。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一个统计学中描述特征量的数学概念,是一种描述数据集中趋势这一特征的量,是用以推断和预测总体特征的。“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普遍的的概念,是一种常用的"特征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平均分与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既是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继续,又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及统计图表做准备。教材突出了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与存在价值。学生在动手操作,移多补少的过程中感悟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得出计算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本课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分为两个内容:即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平均数的学习中,重要的不是它的定义和作为代数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意义。因此,教学中不能只给出几组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并且把数据的复杂程序、学生的计算速度与准确率作为教学重点,而应当强调对平均数的意义、特点的理解,注重对其统计含义的理解,以及能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准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新课程中,学生接触统计知识从一年级就开始,已经多次经历数据收集的全过程,但对统计的数据分析较单一,本课学习是学生第一次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分析。“平均数”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平均”的概念。大量“教学临床”观察显示:在高年级教学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时,常感到学生对平均数和实际数的联系和区别不是很清楚,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单一、呆板。另外还感到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由于对平均数的统计含义理解不透,导致不能准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教学关键:
1、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突出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与存在价值。
2、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
3、让学生历经探索、验证、归纳、应用,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方式,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基本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统计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感知平均数与实际数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表、小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感悟“平均数”
1、收集数据
组织平衡能力比赛:
请出六名同学,分成3人一组,依次双手叉腰、闭眼、单腿站立,全体学生监督计时,填表。
师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老师也想参加他们的比赛,我想加入第二组(积分少的那一组)。”
多媒体展示成绩记录表,如:
平衡能力比赛成绩统计表
选手号
1
2
3
4
第一组
20秒
18秒
25秒
第二组
17秒
19秒
15秒
21秒
2、讨论数据
师:哪一组的总成绩好一些?(指名学生板演计,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第一组:20+18+25=63(秒)
第二组:17+19+15+21=72(秒)
师宣布:第二组获胜!所有同学向他们祝贺!
师根据具体情况追问:这样的结果公平吗?你同意吗?(生:不公平、不同意。)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更好的评比方法。)
如:
方法1:把老师的成绩去掉后比。(没有考虑参赛选手的心情)
方法2:第一组再加一名选手重新比。(没有考虑比赛已经结束)
方法3:看最好成绩在哪一组决定。(不能反映某组的总体情况)
方法4:算出平均成绩比。(既可以反映某组的总体情况,也较公平)
选择方法4让学生计算、汇报、展示:
第一组:(20+18+25)÷3
=63÷3
=21(秒)
第二组:(17+19+15+21)÷4
=72÷4
=18(秒)
3、感悟“平均数”
活动到此,你有什么看法?(平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哪一组获胜?(第一组获胜。)
小结:这样的统计活动情形,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在刚才的比较时,我们采用的就是比较平均数,平均数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竞赛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确保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游戏选择考虑活动时间在5、6分钟之内,节约时间;师视情况加入某组,考虑预设与生成的平衡,经验得知:有时4个人的总成绩不一定比3个人的总成绩高;根据总分宣布获胜组,引发学生的争论,产生思维的冲突,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在进一步的探究活动中,感知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与存在价值。』
二、实际操作 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 感知平均数的特点
1、出示课本第42页主题图,引导观察分析。
2、学生列表,填写数据。
第一小组收集矿泉水瓶情况统计表 (单位:个)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14
12
11
15
小红小兰小亮小明
14121115
3、计算第一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14+12+11+15)÷4
=52÷4
=13(个)
4、讨论:怎样理解“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进一步明确:“平均每个人收集的个数”,并不是每个人收集的实际个数,而是在收集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每个人相同个数的值。
同桌合作操作小圆片:怎样才能使四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汇报操作结果:如:
生1:我先数出共52个小圆片,再把52平均分成4份,52÷4=13个,就得出平均每个人收集的个数是13个。
生2:我从小红的14个中取出1个给小兰;从小明的15个中取出2个给小亮,就可以直接得出四个人都相等的瓶子个数。
生3:先找出四个人同样多的部分是11个,然后把多出来的加起来:3+1+4=8(个),再把它平均分成4份:8÷4=2(个),最后用11+2=13,得出四个人都相等的瓶子个数是13个。
多媒体展示生2的操作情形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引导观察发现: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整理:
(1)、移少补多的方法。
(2)、平均值大于最小值、小于最大值。
(3)、平均值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4)、平均数不是实际数。
(5)、移少补多的方法有局限,采用总数÷份数=平均数求平均数方法通用。……
同学们真是好样的,发现了这么多有关平均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本领到底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感知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辨析、分析,让学生认同总数÷份数=平均数求平均数方法的通用性,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利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自主交流,自主建构有关平均数的知识。』
三、现实运用 拓展思维
活动一:
出示人才招聘启事:
招聘启事一:
招聘单位:外贸公司
招聘岗位:营销职员
学历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懂英语)
待遇:人均月收入4000元
招聘启事二:
招聘单位:电脑公司
招聘岗位:网络设计职员
学历要求:本科以上。(擅长计算机)
待遇:人均月收入3500元
师:现在,你的角色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你想到那个公司应聘,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如:生1:我觉得去电脑公司好,可以随时查阅一些资料,懂得更多。
生2:我觉得去外贸公司好,能经常与别人交谈,既可以使自己的头脑更灵活,又可以使英语得到锻炼,虽然只是一名职员,但公司也有电脑,也可以查阅资料。
生3:我觉得去外贸公司比电脑公司好,我们外贸公司的工资4000元,你们电脑公司的工资才3500元,我们当然要去工资高的单位。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出示统计表)
职工工资实际分配情况一览表
外贸公司
电脑公司
总经理
8000元
总经理
5500元
副经理
7000元
副经理
4500元
职员1
1800元
职员1
2500元
职员2
1600元
职员2
2500元
职员3
1600元
职员3
2500元
人均月收入
( )元
人均月收入
( )元
看到这张统计表后,有什么想法?
1、引导学生计算人均月收入。
2、交流想法,感受社会生活,辨别平均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区别。
活动二:
请你应用平均数的知识再帮小明一个忙。
出示:“小明身高是135厘米,要过一条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河,有危险吗?”
看来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我们就来开个小小争辩会,看看最终谁能说服谁,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请随便站起来说说你自己的理由,其他同学随时可以反驳。
师引导讨论、归纳。
小结:数学知识应用要灵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数学因素,还要考虑其它的相关因素。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河水处处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110厘米浅就没有危险,有的地方比110厘米深就有危险了。
活动三:
“明辨是非”
(1)新丰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2)三(1)班学生平均身高是120厘米,三(2)班学生平均身高是128厘米。
a李强是三(1)班学生,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28厘米。 ( )
b王英是三(2)班学生,他的身高一定是128厘米。 ( )
c王英一定比李强身高高。 ( )
『设计意图: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创设一个个现实情境,让学生在思维冲击中不断丰富对平均数含义认识的积淀,克服思维定势,在争论中自觉修正原来的认识。既获得知识,很好地区别平均数与实际数,又感知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交流
现在和大家说说,你今天最大收获是什么?
老师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做好朋友,你们爱动脑、会学习,和你们一起研究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今后我们再一起探索数学知识好吗?
板书设计: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
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选择。
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 )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经历进一步了解“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利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在电视里看过歌手大赛吗?你知道比赛的评分规则吗?
去年暑假,中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全国少儿艺术大赛,瞧,这是红星小学的王璇参赛的照片,那她当时得了多少分呢?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出示参赛照片
二、探究与体验;
1.瞧,这是7个评委给她亮出的分数牌,(课件出示评分牌)
95分
95分
96分
85分
98分
93分
你能帮她算算她最后得了多少分吗?在练习本上试试吧。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算完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2.全班交流:
刚才,同学们计算得的很认真,讨论的很热烈,下面谁来告诉大家你的答案,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
生评价谁算得对。
4.师小结过渡:
是的,在好多电视比寒中,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往往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剩下的几个评委的平均分的规则评分。但是在体育比赛中还能用这样的评分规则吗?
5.议一议:
师:同学们,你们参加立定跳远比赛吗?老师是怎么给你计分的?下面是王平同学五次试跳的成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67厘米
167厘米
167厘米
167厘米
167厘米
那么裁判员最后给出的成绩是多少呢?是怎么算的呢?告诉你吧,他的成绩是169厘米,而不是他的平均成绩: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
6.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是的在体育比赛中,为了给每个人更多的机会,鼓励大家超越自我,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往往用队员的最好成绩作为他的最后成绩,而不是用他几次试跳的平均成绩。
7.通过以上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三、实践与应用;
师过渡: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求平均数的情况,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动你的小脑筋认真想一想,下面的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1. 出示练一练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前两步,然后集体订正。
第(3)个问题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集体交流。
2.出示第2小题,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出示第三小题,生独立完成第一步,然后集体订正。
第二步,首先让学生说说:第四组这几个同学,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搞清什么是达标。那么50米的达标成绩是10秒,比这个成绩慢的同学就没有达标。想一想是哪个同学呢?和同学说说你和想法。全班交流。
四、拓展与延伸:
出示“问题讨论”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小明不会游泳,如果水深超过他的身高,就可能有危险,那么这个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米20厘米,说明了什么?小明会不会有危险?
请同学认真思考,然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从学生生活入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
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计算、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及善于与同学交流的好习惯,从而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培养学生敢干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好品质以及耐心听取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在交流中培养表达能力,对本节课新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对新知识通过回顾能牢固地掌握。
在本环节中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对学生普遍感到有困难的题,稍作点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或前后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运用刚学过的平均数知识,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推理、判断,从而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的重要性。
在本环节中如果有同学能完整说出比赛的评分规则,就应该给予鼓励“xxx,你懂得可真多。”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由老师向学生详细说明比赛的评分规则:
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实际比赛中,选手的最后得分是这样计算的;在所有评委所打的分数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剩下的几个评委的平均分。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答案
1.(96+95+95+96+85+98+93)÷7=94(分)
想:我先把7个评委所的评分加起来,然后再除以他们的人数,也就是求出平均分。就是她的最后得分。
(2)(96+95+95+96+93)÷5=95(分)
想:我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剩下5个评委的平均分。
还有可能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有;
1.王平最远能跳169厘米,说明他有这样的潜力,应该把这个成绩算做他的最后成绩。
2.因为如果最后算王平的平均成绩的话,就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最好水平,所以用平均成绩做为他的最后成绩不公平。
第三个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可以准备28x7=196(箱),这样可以保证货源充足,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但这样容易造成货物积压,过期饮料就卖不了了。
答案应该是下周应准备和本周售出总数同样多的饮料最合适。
什么叫“达标”;国家颁布了少年儿童各年龄段的体育锻炼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的就叫达标了,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当然就没有达标了。
“平均水深1米20厘米”,说明这个游泳池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浅的地方可能还不到1米20厘米,深的地方可能会超过1米40厘米,”所以小军在这个池中是有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