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珠从哪里来》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实用4篇)

《小水珠从哪里来》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篇一

【导言】

本次科学教学的主题是《小水珠从哪里来》,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水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了解水的来源以及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图表等辅助教学材料;

2. 实验材料:空气、玻璃杯、冷水、冰块;

3. 实验器材:实验台、实验杯、冷水、冰块。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

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喝水吗?那么,你们知道水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来源,并逐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 学习水的来源

教师通过图片和图表向学生展示水的来源,如雨水、河水、湖水、地下水等,并讲解水的来源与水循环的关系。

Step 3 实践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 将玻璃杯倒扣在实验台上,并在玻璃杯的上方放置冷水和冰块;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玻璃杯外面会有水珠?这些水珠从哪里来?

Step 4 总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得出结论:水珠是从空气中凝结而来的。

【巩固练习】

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共同总结水的来源和循环过程。

【拓展延伸】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水体、水循环的实践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水来源和循环过程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水的来源以及水的循环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但在实践探究环节,可能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同时,拓展延伸部分可以更加灵活多样,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小水珠从哪里来》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篇二

【导言】

本次科学教学的主题是《小水珠从哪里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水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观察和思考水的来源,并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图表等辅助教学材料;

2. 实验材料:纸巾、喷雾瓶、水;

3. 实验器材:实验台。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朵云和一片湖水,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云和湖水与水的来源有什么关系?

Step 2 学习水的来源

教师通过图片和图表向学生展示水的来源,如雨水、河水、湖水、地下水等,并讲解水的来源与水循环的关系。

Step 3 实践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活动过程如下:

1. 将纸巾放在实验台上,用喷雾瓶向纸巾喷水;

2. 学生观察纸巾的变化,并思考:为什么纸巾会变湿?这些水从哪里来?

Step 4 总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得出结论:纸巾湿润是因为水从喷雾瓶中喷出并沉积在纸巾上。

【巩固练习】

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共同总结水的来源和循环过程。

【拓展延伸】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实践操作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水来源和循环过程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观察和思考水的来源,并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实践探究环节,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和思考,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但在引入新知环节,可能需要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拓展延伸部分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拓展延伸活动。

《小水珠从哪里来》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篇三

  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珠的形成与水蒸气和低温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到装有冰块的塑料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判断塑料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塑料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2、探究塑料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教学准备:

  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塑料杯、自来水、冰块、餐巾纸 、毛巾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出示杯子。谈话:老师在各组的桌上放了一只装满碎冰的杯子,请帮我把杯壁上的小水珠檫干净,放置好。

  2、认真观察一分钟,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3、学生提出问题: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板书课题:水珠从哪里来)

  (设计意图:通过擦拭杯壁上的小水珠,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情景再现,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水珠从哪里来?)

  二、课堂探究。

  (一)学习猜测。

  1、小组讨论:请你们猜测一下,这些小水珠可能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预测,鼓励越多越好)

  (板书预设:1、可能是杯壁渗出来的。2、可能是从杯口漫出来的。3、可能是加冰时,冰碰到杯沿化成水流下来的。4、可能是空气中来的 ……)

  2、这些假设合理吗?我们怎么知道猜测是否正确呢?

  通过讨论、设计验证方法、实验来验证。

  (二)验证3种猜测的正确性。

  多媒体出示实验的3种猜测

  1、“杯壁渗出来”观念转变。

  有反对意见的同学说说你的理由?

  支持的同学也说说你的理由?

  那到底谁对,我们需要设计实验,怎么设计好呢?

  谁有办法?

  【出示】有颜色的冰块,有得到启发的同学说说你想到的办法?

  【出示纸巾】用来擦拭杯壁外侧

  【学生实验】音乐控制,填写实验报告单。

  【汇报结果】结论:装冰的杯子外壁上的水珠,不是从杯壁里渗出来的。

  2、“杯口漫出来”观念转变。

  我们又该怎么设计实验,来验证?

  【出示】饮料瓶子,有得到启发的同学举手说说你的方法?

  【讨论】把冰块装到瓶子里去,关紧瓶盖,还要擦干净瓶子外面的水珠,观察一段时间,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

  【汇报结果】装冰的杯子外壁上的.水珠,不是从杯口漫出来的。

  3、“冰碰到杯沿化成水流下来”的观念转变。

  【问】这个又得如何证明呢?

  师:小心翼翼的再加一次冰,好不好?

  【提示】加到杯子里面后把被子外壁擦干净了。

  【观察】2分钟,看看有没有水珠在被子外壁上。

  【结论】不是加冰的时,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结论1】: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板书)

  (三)作出新的猜测。

  【思考】杯内的冰与水珠的形成有关系吗?

  【出示】两个杯子,水、冰

  【对比试验】一个杯中加水、一个杯中加冰。

  【现象】加水没有水珠、加冰有水珠。

  【结论2】冰与水珠的形成有关系,冷热相遇。

  三、拓展延伸

  1、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但是,与杯内的冰又有关系。那么小水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形成的?

  2、现象回忆:夏天的冷饮从冰箱中拿出来的时候,很快就有小水珠,这个小水珠是哪里来的?

  3、冬天窗户玻璃上的水珠又是从哪里来的?

  生:杯外、空气

  师:很好,到底是不是从空气中来,怎么知道的,这个是下一次课将要继续讨论的问题。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四、板书设计

  水珠从哪里来

  不是杯内冰融化形成

《小水珠从哪里来》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组:4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

  【教学过程】

  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

  1、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现在玻璃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现了水珠。(出示一个装好冰的玻璃杯,再现上节课的情景。)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板书:水珠从哪里来

  2、学生预测,解释只要符合逻辑,鼓励越多越好

  (预设:可能是从被子里渗出来的;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3、师: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一下吗?

  师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释。

  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

  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1、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和分析,我们认为塑料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想办法证明吗?(分小组讨论证明方法)

  2、做一组对比实验:(大屏幕出示实验方法:三只同样的塑料杯,其中一只杯里加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隔几分钟观察两个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

  3、学生观察

  师:有什么发现吗?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可以用三张吸水纸分别擦拭一下三个杯子外壁。)

  4、师:那么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什么关系呢?你对水珠的形成有没有新的猜测?

  5、师:空气中有水蒸气,为什么水蒸气遇到装有冰的杯壁时形成了小水珠,而遇到没装冰块的杯壁却没有形成小水珠呢?

  (装冰的杯壁和没装冰的杯壁有什么不同呢?可以让学生用手感觉一下。)

  三、归纳结论。

  生归纳,师板书:水蒸气遇冷水珠。

  (要得到这样明确的知识结论呢,必须让学生继续求证自己的假设。)

  四、拓展延伸。

  在夏末的早上,小草上会结上许多露珠,你知道这些露珠是怎么形成的吗?

相关文章

《壁虎借尾巴》的教学片断实录及评析【优质3篇】

师:(课件展示:小壁虎在墙上爬来爬去)师:它叫小壁虎,大家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征?生:它有四条腿。生:它还有一条小尾巴。生: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叫它小壁虎吗?生:因为它能在墙壁上爬。师:真聪明,它脚趾有吸...
教学资料2019-08-01
《壁虎借尾巴》的教学片断实录及评析【优质3篇】

《三个儿子》 课程教学实录【推荐3篇】

【教学目标】1、采用多种方式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而达到熟读的目的。2、引导学生总结背诵的方法,并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背诵和积累语言。【教学准备】背诵材料、课件、书签。【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
教学资料2016-02-03
《三个儿子》 课程教学实录【推荐3篇】

医学基础知识教材【优选3篇】

医学基础知识教材国家医学电子书包是一款针对医疗行业制作的医学教材软件,该款软件堪称是医者必备的医学宝典,采用全媒体教学的形式,为用户带来生动鲜活教学内容,包含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知识等...
教学资料2018-09-03
医学基础知识教材【优选3篇】

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实录【精选3篇】

1、师:今天这节课孙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研究比的基本性质,究竟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呢?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组学习材料,同学们可以根据这组题来研究,也可以打开课本看书来学习。出示习题1:①6:9=( )...
教学资料2017-05-03
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实录【精选3篇】

《假如》的课堂教学实录【精彩3篇】

一、 故事铺垫,激趣揭题1、师:传说中有一枝神笔,画鱼,鱼活;画鸟,鸟会飞。大家猜一猜,这是谁的神笔?对,这是马良的神笔。生:这是马良的神笔。2、师:假如你也拥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最想要画什么?生1:...
教学资料2013-04-06
《假如》的课堂教学实录【精彩3篇】

《菲菲的烦恼》课后反思【实用3篇】

这是一堂科学领域范畴的数学课。活动目标是学习按物品特征进行分类。感知分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开始创设问题情境导入主题。“菲菲刚过完生日,按理说应该高兴,可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的烦恼是什么?...
教学资料2012-09-01
《菲菲的烦恼》课后反思【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