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小数说课稿(精彩6篇)
循环小数说课稿 篇一
标题:循环小数的定义和性质
导言:循环小数是数学中非常有趣且常见的一种数形式。本次说课将介绍循环小数的定义以及一些基本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形式和特点。
一、定义
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有一段或多段重复的数字的数,通常用括号将重复部分括起来。例如,0.3333...和0.142857142857...都是循环小数。
二、性质
1. 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因为循环小数可以表示为分数的形式,比如1/3和1/7。这是因为循环小数可以用有限的位数表示,然后将重复部分用一个分数表示。
2. 循环小数可以通过除法得到。将循环小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可以得到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将1/3除以3,得到的结果是0.3333...。
3. 循环小数的重复部分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商。因为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所以它的重复部分也是无限不循环的。例如,0.3333...除以3,得到的结果是0.1111...,小数部分也是无限不循环的。
4. 循环小数可以用无理数表示。有些循环小数可以用无理数表示,例如0.010101...可以表示为1/99,这是因为循环小数中的重复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
三、例题演练
1. 将循环小数0.3333...表示为分数的形式。
解:设x=0.3333...,则10x=3.3333...。两式相减得到9x=3,因此x=1/3。
2. 将循环小数0.142857142857...表示为分数的形式。
解:设x=0.142857142857...,则1000000x=142857.142857...。两式相减得到999999x=142857,因此x=142857/999999=1/7。
结语:循环小数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形式,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通过本次课堂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循环小数说课稿 篇二
标题:循环小数的运算与应用
导言:循环小数不仅有着特殊的数学性质,还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次说课将介绍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以及一些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运算技巧和应用能力。
一、加减运算
1. 加法:将两个循环小数的循环部分对齐,然后按照普通的加法规则进行计算。例如,计算0.3333...+0.2222...,将两个循环小数的循环部分对齐得到0.3333...和0.2222...,然后按照普通的加法规则得到0.5555...。
2. 减法:将两个循环小数的循环部分对齐,然后按照普通的减法规则进行计算。例如,计算0.5555...-0.2222...,将两个循环小数的循环部分对齐得到0.5555...和0.2222...,然后按照普通的减法规则得到0.3333...。
二、乘除运算
1. 乘法:将两个循环小数相乘时,可以先将它们表示为分数的形式,然后进行分数的乘法运算,最后将结果转化为循环小数。例如,计算0.3333...×0.142857142857...,将它们表示为1/3和1/7,然后进行分数的乘法运算得到1/21,最后将1/21转化为循环小数得到0.047619047619...。
2. 除法:将一个循环小数除以另一个循环小数时,可以先将它们表示为分数的形式,然后进行分数的除法运算,最后将结果转化为循环小数。例如,计算0.3333...÷0.142857142857...,将它们表示为1/3和1/7,然后进行分数的除法运算得到7/3,最后将7/3转化为循环小数得到2.3333...。
三、实际应用
循环小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化学中,循环小数可以用来表示物质的摩尔质量;在金融中,循环小数可以用来计算利息和汇率;在物理中,循环小数可以用来表示周期性的物理量等等。通过实际应用的例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结语:循环小数的运算和应用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一部分。通过本次课堂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循环小数说课稿 篇三
一、对教材的认识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教材是这样安排的,通过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赛跑情境,让学生计算冠军的速度,引出“循环小数”,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理解数学产生的现实背景意义。但教材举例单一,不利于学生通过对数据比较、分类,自主构建循环小数的概念。因此,我对教材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五组数据,让学生计算赛跑比赛前六名运动员的速度,其中三名运动员的速度的是有限小数,另三名运动员速度是循环小数,包括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分类,概括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学习这一内容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复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认识、学习统计等知识的时候,已经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可行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数据进行比较、分类、整理的过程,自主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初步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法、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五、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本节课一开始,我用《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导入新课:“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样循环讲,直到学生能整齐地和我一起讲才停止。我提出问题:“你们为什么会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能讲完吗?”学生回答后,我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比如:周一到周日的循环,红、绿灯的循环等。
设计意图: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故事简单直白,学生容易明白教师的意图,利于形成对“循环”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为了让学生更深地感受重复现象,教师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这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2、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我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400赛跑情景,让学生分组计算前六名运动员的速度,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我将分如下几步完成:
(1)初算,产生疑惑
我有意安排一、三、五组同学计算能除得尽的除法,二、四、六组同学计算商是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除法。六个学习小组进行计算比赛,比一经哪些组算得又对又快。当我观察到一、三、五组的同学基本完成时,我向二、四、六组的同学发问:“为什么你们还没有算完,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会向我诉苦这些题怎么除也除不完。
(2)再算,明确问题
我将这个问题推给全班学生,我让一、三、五组的学生也来算一算,让大家都体验到400÷75、400÷96、400÷74这三道题余数重复出现,商中一部分数字也总是重复出现。当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些商的特点。
(3)分类,引出概念
让学生将六道题的除法竖式板书在黑板上,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商的特点,并小组讨论如何分类。学生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将这三题分成一类,另三题分成一类;第二种将商是有限小数的三题分成一类,商是纯循环小数的分成一类,商是混循环小数的分成一类,共三类。当学生说出第二种分类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后两类也有共同的特点,可以归为一类。因此,这六个数其实可以分为两类。这一类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我们称它为有限小数。另一类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我们称它为无限小数。然后我请学生小组讨论:“这些无限小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进而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循环小数的主要特征。我随机用课件出示循环小数的概念,揭示课题。这里我还要向学生说明这些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还有些小数它们也是无限小数,但是小数部分不循环,不是循环小数,这种数我们以后会遇到。像这些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循环的,我们书写时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4)阅读、总结
在学生认识了“循环小数”的概念之后,我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用笔划出来并读一读。然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对本课进行小结。
3、巩固新知,实践运用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我出了五道判断题,让学生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质疑反思,拓展延伸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有异议和疑问,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对循环小数还有什么疑问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果学生提出:“循环小数是否还有其他记法?除到哪一步就可以判断商是循环小数?”等问题时,我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并随机将这两个问题抛给学生,将其设计成课外探究作业。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老师提出这些问题。这样的作业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创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为下一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研究素材,诱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点然智慧的火花。
循环小数说课稿 篇四
一、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循环小数又为学生学习分数打下基础。教学内容包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省略写法和简便写法、循环小数的读法。循环小数是学生较难理解和表述的一个概念,特别是表达其意义的一些抽象说法,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认为循环小数的概念的理解是这节课的关键性教学事件。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周七天循环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
三、教学目标:
1、在除法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
2、知道循环小数的概念,会使用简便记号表示循环小数。
3、会使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并会比较两个数或几个数的大小。
4、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除法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会使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并会比较两个数或几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会使用简便记号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关键:通过生活实例、观察、分析什么是“循环”,进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四、设计意图
1、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充分体验和感悟,掌握和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循环小数是学生较难理解和表述的一个概念。要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如果直接地叙述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于是我设计了从身边的生活例子引入:问学生一年有几个季节,在讲述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季节的排列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下去,讲也讲不完,初步感知“依次不断地重复”这一特性。这样利用学生身边形象的素材,使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悟。这样对于认识循环小数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在感性中初步理解循环的概念。
为了进一步将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转化感悟抽象的数学现象,并能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我设计了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1。5÷1。1算式,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发现什么?学生计算中遇到麻烦,商总也除不尽,怎么办?学生疑从中而生:怎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这与什么有关?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当商除不尽时用省略号表示。从而通过研究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引出循环小数的意义,知道循环小数的由来,对循环小数就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借助教师的板书,理清重点和关键,为概念的形成顺利概括打下了基础,也为后面概念的巩固做好了铺垫。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分层练习,牢固概念的掌握。
整节课通过这样的教学思路,即“生活实例——计算质疑——师生探究——学习反思——巩固练习”。有了前面的生活实例和计算质疑,学生了解了循环小数特征,凸显了循环小数不同寻常的特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通过小组讨论逐步归纳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又指导学生紧抓概念中的关键词来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进一步夯实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对循环小数产生了兴趣,激发了下面学习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省略写法和简便写法、循环小数的读法的欲望,就这样层层铺垫,环环相扣,使学生牢牢掌握了循环小数的概念,以至于在做后面判断是非的练习时,学生对于循环数的概念已脱口而出。
学生已经在脑海里有了循环小数清晰的概念,怎样设计练习能让学生容易掌握省略写法、简便写法和读法呢?我安排了这样的练习: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并说明理由、是非判断题、比较大小等。特别是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的练习,有几个特别容易和循环小数混淆的数,看学生能否清晰地做出判断,如果能,说明学生已经掌握概念了。是非题和比较大小是针对学生是否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而设计。最后设计的挑战题是循环小数的概念的引申。我希望这样的设计层层铺垫,最终使学生牢固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循环小数说课稿 篇五
一、简析教材
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例7和例8,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让学生观察它们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是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而简单介绍循环小数的简写。接着,教材通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最后简单教学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学了循环小数等概念,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思想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学学法。
1、以趣激趣,引入新课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情怀,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可见,新课导入中激趣的重要性。新课开始,我采用故事情境法,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从而说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深入理解循环的意义,为后面学习新知作个好的铺垫。
2、主动探索,建立认知
新课程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依据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一个小组计算的动手情境,让学生动手计算,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小数还可以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中还有循环小数等。
3、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
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我设计了三类练习,一类是填“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在学生填完后我适当进行总结,深入渗透“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的思想。第二类是练习循环节的近似值,这也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时进一步巩固以前学过的求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最后我设计了一道“趣味数学” 题,一方面让学生学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感受数学给我们带来的内在美。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讲故事“从前有座山……”让生说说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
2、揭示“循环”,让生举例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3、引入到数学现象中。
以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现在课堂所追求的一种情境教学。并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循环现象,为新知教学架梁铺桥。
(二)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计算四道题目,其中一道的商是除的尽的,三道的商的是除不尽的。并组织讨论:将这些商分分类,你们发现了什么?
2、交流总结得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以及循环小数。
3、重点研究:循环小数的特征(得出定义及探索是怎样发现它是循环小数的)
4、让学生出题判断是否是循环小数,加强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
5、深入得出: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并举例证明)
6、看书并教学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索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小数的两种形式: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循环小数。这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DD看书质疑,对新知及时进行巩固,并让学生提出想学习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循环小数说课稿 篇六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是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让学生观察它们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是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而简单介绍循环小数的简写。接着,教材通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这是文本安排的顺序。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对文本内容进行了适度的调整,首先,我们是建立在学生对循环小数原认知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其次,师生共同经历判别循环小数概念的过程,最后是学生感知与文本概念一致的的结果,因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接下来是学以致用,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再次感受我们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
教学目标:
1、交流比较、自学,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难点:
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门见山出示课题:循环小数。
2、了解学生的原认知:写出自己认为是循环小数的小数。
3、在判别循环小数的过程中引入到认识循环小数。
4、自学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二)应用
1、独立计算主题图中的解决问题。
2、交流汇报:实际中的发现,感受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让学生出题判断是否是循环小数,加强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以及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三)练习设计
拓展思维:交流思维方法。
(四)总结延伸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对本节课新知进行梳理总
结。
教后反思: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课开始,我以学生对循环小数的原始认识为导入点,在交流判别中让学生体验什么是循环小数,从学生的原认知出发,逐步的与文本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循环小数,为后续的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架起桥梁。
2、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课中,引导学生自学循环节以及读写法,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学习交流的过程,体会主动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内化。
教学完新知后,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精心改编了文本中的例题作为实际应用练习,使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感受我们所学数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