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学设计【最新4篇】

望洞庭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探索洞庭湖的自然奥秘

导入: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于湖南省。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今天,我们将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洞庭湖的自然奥秘。

活动一:湖泊地质特征的观察

1. 学生分组前往湖边,观察洞庭湖的地质特征,如湖水的颜色、湖岸的地貌等。

2. 学生回到教室,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出洞庭湖的地质特征,如湖水呈现出蓝绿色是因为湖泊中的藻类导致的。

活动二:湖泊生态系统的探索

1. 学生观察洞庭湖的生态系统,包括湖水中的植物和动物。

2.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湖水中的浮游生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3.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洞庭湖的鱼类资源,包括不同鱼类的种类和数量。

4.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出洞庭湖的生态系统,如湖水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三:湖泊保护意识的培养

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洞庭湖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和湿地退化等。

2. 学生通过制作海报、演讲等形式,宣传洞庭湖的保护意识,倡导大家共同保护洞庭湖的环境。

3. 学生通过参观当地的湖泊保护区,了解湖泊保护的实际措施和效果。

结尾:通过这次探索活动,学生深入了解了洞庭湖的自然奥秘,培养了对湖泊生态保护的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和观察力。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洞庭湖的保护做出贡献。

望洞庭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洞庭湖文化之旅

导入:洞庭湖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今天,我们将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洞庭湖文化之旅,了解洞庭湖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价值。

活动一:湖滨古镇的探索

1. 学生分组前往洞庭湖周边的古镇,如岳阳楼、洞庭古镇等。

2. 学生参观古镇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传统工艺品等,并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活动二:湖湾文化的体验

1. 学生前往湖湾地区,参观湖湾博物馆,了解湖湾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2. 学生参与湖湾的传统文化活动,如舞狮表演、民俗游戏等。

3. 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感受湖湾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三:湖湾文化的创作

1. 学生分组进行湖湾文化的创作,如绘画、写作、摄影等形式。

2. 学生通过展示和分享,展示自己对湖湾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结尾:通过这次文化之旅,学生不仅了解了洞庭湖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价值,还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体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传承和弘扬洞庭湖的文化遗产。

望洞庭教学设计 篇三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山水小诗。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二)刚才大家背了很

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

  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

  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

  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三)简单介绍作者:

  刘禹锡,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一)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

  (二)学习一下生字词:正音:和hè hé huó huò 潭、君是前鼻音。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三)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助别人。还有

  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助的。

  (四)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1、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意:

  ①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

  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2、白银盘里一青螺: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

  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

  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

  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

  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布置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句中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背诵诗歌,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望洞庭教学设计 篇四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古诗,于品词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读成诵。

  3、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对“两相和”、“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景象的感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洞庭湖”:你们领略过它的'美景吗?

  2、让我们来游览一番(播放课件)。相机请去过的同学做小导游简略介绍。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欣赏“月夜图”时,请学生尝试用词语形容所看到的景象,如: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月光如水、皓月当空、月明星稀、风清月朗……

  二、学习古诗

  (一)知作者

  1、板书:刘禹锡、望。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诗人(指板书)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眺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望洞庭》。

  2、关于刘禹锡,你们了解多少?(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代表作:《乌衣巷》、《陋室铭》。)

  (二)明诗意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所吟诵的景象中去。

  1、要求学生自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汇报读,正音。

  3、小组竞赛形式朗读古诗,指导评价。

  4、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诗句内容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5、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基本意思。

  6、全班交流诗的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7、重点把握:“两相和”——〉湖光与秋月之“和谐”。这是水月澄洁的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打磨的铜镜”,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好一派迷蒙之美。“银盘青螺”——自然之美。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处秀美柔和之景。

  (三)悟诗情

  1、播放背景古乐,学生自由练读,想象画面,读出韵味,感受意境。

  2、读着诗句,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请读出这种感受。

  三、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诵读。

  2、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描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些诗句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刘禹锡本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现在,给大家见识两首同题诗(课件出示),我们来对比诵读一番。

  题君山

  (雍陶)

  (方干)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2、洞庭景象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歌颂者无数。回家后,请感兴趣的同学收集一下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我们找个机会再来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

  2、默写《望洞庭》,可配画。

相关文章

桂花雨教学反思1【通用3篇】

字里行间飘溢着浓浓的桂花香思乡情,课前学生充分的预习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扫清了学习上的障碍,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并恰当点拨,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
教学资料2011-06-08
桂花雨教学反思1【通用3篇】

《画汽车》的教学设计(推荐3篇)

一、课题: 画汽车 二、目标分解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基于标...
教学资料2011-02-07
《画汽车》的教学设计(推荐3篇)

《社戏》教材理解参考(通用3篇)

一、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这篇小说在叙述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和看戏后深夜行船情节时,有两处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学习时,要求学生背诵这两处景物描写,然后体会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怎样描绘的...
教学资料2013-07-05
《社戏》教材理解参考(通用3篇)

九年级化学元素教学设计(精简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
教学资料2012-05-01
九年级化学元素教学设计(精简6篇)

酸碱盐复习课后反思(优选3篇)

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这部分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中考题中有不少题型是利用酸碱盐这部分内容,在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与开放性题、...
教学资料2011-03-07
酸碱盐复习课后反思(优选3篇)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

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范文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0xx年课标颁布以来,教师的定位更加准确,师生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
教学资料2017-03-02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