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的教学设计(优选3篇)

《枣核》的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尝试《枣核》的戏剧表演教学设计

引言:

《枣核》是一篇经典的现代戏剧作品,通过描述豫剧表演家程为民的一生,展现了戏剧艺术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戏剧的特点和魅力,提高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本文将提供一份针对《枣核》的戏剧表演教学设计,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

教学目标:

1. 了解《枣核》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并理解戏剧表演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能够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枣核》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对戏剧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1. 《枣核》的剧本。

2. 音响设备和音乐。

3. 道具和服装。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枣核》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并与学生讨论戏剧表演的特点和魅力。

2. 角色分配:根据剧本中的人物角色,让学生分组并分配角色。

3. 分析角色:让学生分析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角色的性格、情感和人物形象等。

4. 探索情感表达:通过情感训练和表演练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角色的情感表达方式。

5. 探究舞台表演:让学生了解舞台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如行走姿势、眼神交流和声音运用等。

6. 排练和演出: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并安排一次小规模的演出,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枣核》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7. 反思和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演出,并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表演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评价:

通过该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枣核》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并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同时,学生还能够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

《枣核》的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探索《枣核》的文学鉴赏教学设计

引言:

《枣核》是一篇经典的现代戏剧作品,通过对程为民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在教学中,通过文学鉴赏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枣核》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本文将提供一份针对《枣核》的文学鉴赏教学设计,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

教学目标:

1. 了解《枣核》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2. 能够通过分析文本,解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1. 《枣核》的文本和相关资料。

2. 影音设备和相关音视频资源。

3. 阅读指导和分析工具。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枣核》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作品的思考。

2. 文本分析:通过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运用等,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3. 主题探讨:让学生讨论作品的主题和主要观点,引导他们思考作品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

4. 比较分析: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枣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5. 个人写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枣核》的理解,撰写一篇读后感或批评文章,并进行互评和讨论。

6. 赏析课堂:通过播放相关音视频资源,让学生欣赏与《枣核》相关的戏曲音乐和舞台演出,提高他们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7. 总结和评价:让学生总结自己在鉴赏《枣核》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反思和评价。

教学评价:

通过该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文本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枣核》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并通过个人写作和赏析课堂,提高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学生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和评价能力。

《枣核》的教学设计 篇三

《枣核》的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理解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认识这种感情是人类的一种崇高情感。2、借助于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由《我的中国心》导入。

  教师:上一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歌词三首》,其中有一首《我的中国心》,大家还记得吗?这首歌很多同学应该都会唱的,会唱的同学一起来试试啊(全班齐唱)

  这首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学生回答后强调)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感情。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会磨灭他的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板书:课题,作者)

  二、熟悉课文,认字识词。

  1、教师:请同学朗读这篇课文。

  2、教师:正音(学生回答)

  三、理清课文线索、结构。

  1、教师:课文的题目是《枣核》,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学生再默读课文后回答]

  明确:课文中有三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这三处分别是:第一段,带枣核;第三段、托(枣核)在掌心;第七段,种枣树。[板书:带枣核、托在掌心、种枣树]由此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索枣核、得枣核、话枣核、议枣核)

  四、分析思乡的心理活动。

  1、教师: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明确:(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这位友人想在自己的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2、教师:那么我们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齐读第七自然段后找关键字词、句)

  明确:第七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这种思乡之情。[板书: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枣树]

  3、教师:除了这些词、句外,课文前几段中还有没有表达这种思乡之情的词语?

  殷切(第三段)劈头(第七段)

  (引导学生体会)

  4、教师小结:通过老人这番朴实的话语,通过作者这些朴实的描写,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老人在想家了。真是:朴实的话语,浓浓的'乡情。[板书:抒发殷殷思乡之情]

  五、分析思乡的表达方式。

  1、教师: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哪些或者因为探亲、旅游等原因而离开过家的?

  (调动学生去体验老人的感情)离开家后,时间稍长一点,会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2、教师:我们看看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他做了些什么?他还急切地想做什么?

  (学生齐读8——10段后讨论)

  3、教师:(学生回答后归纳)这位老人亲手栽了垂杨柳、种了睡莲、堆叠了假山,还想再种下枣树。[板书:栽杨柳、种睡莲、堆假山、种枣树]

  4、教师:我不知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老人把垂柳栽在什么地方?睡莲池修在什么位置?北海是怎样堆叠起来的?

  明确:垂柳——花园的台阶两旁

  睡莲池——草坪中央

  北海——挑选、买下、拉回、堆砌

  5、教师小结: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而且老人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明确: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板书:寄托切切思乡之意]

  六、总结

  1、教师: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呢?

  明确:(学生齐读末段)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学生勾画、批注)

  2、教师: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内容

  二、分析课题:

  教师: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明确: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

  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加以表现,有时不妨就用一个小小的物件,以小见大)

  三、揣摩下列语句

,口答括号中的问题。

  1、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如改为“他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如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

  (如“劈头”换成“突然”,句意有什么变化?)

  4、“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如删去加点部分,句意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并释疑:

  教师:课文讲到这儿,看看通过刚才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培养读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内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思乡爱国这一主题的作品?(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并对其中的精彩句段体味、赏析)

相关文章

《五花山》的课堂教学实录(优选3篇)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五花山”名字的由来,进而发现山的美丽,感受山的美好; (2 ) 学习作者抓住不同季节的不同颜色特点进行细腻的描写;(3)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词句的好习惯...
教学资料2013-05-07
《五花山》的课堂教学实录(优选3篇)

《春》朗读课教学设计【精简6篇】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朗读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朗读课教学设计 篇1  教...
教学资料2012-03-04
《春》朗读课教学设计【精简6篇】

小学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教学设计(优质3篇)

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知道我是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的,感受作者的心情变化。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教学资料2016-02-08
小学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教学设计(优质3篇)

三年级语文《火烧云》优秀的教学设计【推荐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
教学资料2014-05-05
三年级语文《火烧云》优秀的教学设计【推荐6篇】

分数的意义的课后反思【精简3篇】

篇一:《分数的意义》课后反思(1258字)《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
教学资料2018-07-09
分数的意义的课后反思【精简3篇】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通用3篇】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六年级学生能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本篇课文重点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
教学资料2015-04-01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