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数学悖论小故事(通用3篇)

有趣的数学悖论小故事 篇一

数学悖论通常是令人费解又有趣的,而其中一个最著名的悖论是“巴贝奇悖论”。这个悖论源于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在19世纪提出的一个问题:一个村庄只有一个理发师,他按照以下规则剪头发:如果一个人进入理发店,他要么是自己理发,要么是理发师给他理发。而理发师的规则是:他只会为那些之前没有自己理发过的人理发。现在的问题是,是否存在一个人可以确保自己能够理发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悖论。假设有一个人想要确保自己能够理发,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他去找理发师理发,那么他会被理发师拒绝,因为他之前已经理发过了。但如果他决定自己理发,那么他又违背了自己的目的,因为他没有确保自己能够得到理发。

这个悖论的关键在于自指性。理发师的规则是基于之前是否理发过,而这个规则又会影响一个人能否得到理发。这种循环逻辑导致了这个问题的悖论性质,无论一个人如何选择,都无法确保自己能够得到理发。

这个悖论引发了很多数学家和哲学家的思考。虽然这个问题可能只是一个有趣的思维实验,但它揭示了一些关于逻辑和自指性的深刻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种自指的情况,比如“这句话是假话”这样的悖论。

总的来说,巴贝奇悖论是一个有趣的数学悖论,它展示了逻辑和自指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尽管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有趣的数学悖论小故事 篇二

数学悖论一直以来都是数学家和哲学家们热衷研究的领域,而其中一个最著名的悖论是“罗素悖论”。这个悖论源于数学家和哲学家贝特兰·罗素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否存在一个集合,它不包含自己?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引发了一个悖论。假设存在这样一个集合,它不包含自己。那么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构造一个新的集合,它包含了所有不包含自己的集合。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新的集合是否包含自己?

如果这个新的集合包含自己,那么根据定义它不应该包含自己,这与前提矛盾。但如果它不包含自己,那么根据定义它应该包含自己,同样也与前提矛盾。这个悖论显示了集合论的一些基本原理之间的矛盾性。

罗素悖论引发了数学和哲学界的广泛讨论。为了解决这个悖论,数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公理系统,如ZF公理系统和NBG公理系统,试图建立一个矛盾性更小的集合论体系。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完全解决罗素悖论,因为悖论的根源可能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更深。

总的来说,罗素悖论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数学悖论,它揭示了集合论中一些基本原理之间的矛盾性。尽管我们可能无法完全解决这个悖论,但它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数学的基础,并不断探索和发展新的数学理论。这个悖论的存在也提醒我们,在数学和哲学中,我们需要始终保持怀疑精神,并不断思考和挑战我们的观念。

有趣的数学悖论小故事 篇三

有趣的数学悖论小故事

  1、唐·吉诃德悖论

  小说《唐·吉诃德》里描写过一个国家,它有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个旅游者都要回答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回答对了,一切都好办;回答错了,就要被绞死。

  一天,有个旅游者回答:“我来这里是要被绞死。”

  旅游者被送到国王那里。国王苦苦想了好久:他回答得是对还是错?究竟要不要把他绞死。如果说他回答得对,那就不要绞死他,可这样一来,他的回答又成了错的了!如果说他回答错了,那就要绞死他,但这恰恰又证明他回答对了。实在是左右为难!

  2、梵学者的预言

  一天,梵学者与他的女儿苏耶发生了争论。

  苏椰:你是一个大骗子,爸爸。你根本不能预言未来。

  学者:我肯定能。

  苏椰:不,你不能。我现在就可以证明它!

  苏椰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些字,折起来,压在水晶球下。她说:

  “我写了一件事,它在3点钟前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请你预言它究竟是不是会发生,在这张白卡片上写下‘是’字或‘不’字。要是你写错了,你答应现在就买辆汽车给我,不要拖到以后好吗?”

  “好,一言为定。”学者在卡片上写了一个字。

  3点钟时,苏椰把水晶球下面的纸拿出来,高声读道:“在下午3点以前,你将写一个‘不’字在卡片上。”

  学者在卡片上写的是“是”字,他预言错了:“在下午3点以前,写一个‘不’字在卡片上”这一件事并未发生。但如果他在卡片上写的是“不”呢?也还错!因为写“不”就表示他预言卡片上的事不会发生,但它恰恰发生了——他在卡片上写的就是一个‘不’字。

  苏椰笑了:“我想要一辆红色的赛车,爸爸,要带斗形座的。”

  3、意想不到的老虎

  公主要和迈克结婚,国王提出一个条件:

  “我亲爱的,如果迈克打死这五个门后藏着的一只老虎,你就可以和他结婚。迈克必须顺次序开门,从1号门开始。他事先不知道哪个房间里有老虎,只有开了那扇门才知道。这只老虎的出现将是料想不到的。”

  迈克看着这些门,对自己说道:

  “如果我打开了四个空房间的门,我就会知道老虎在第五个房间。可是,国王说我不能事先知道它在哪里,所以老虎不可能在第五个房间。”

  “五被排除了,所以老虎必然在前四个房间内。同样的推理,老虎也不会在最后一个房间——第四间内。”

  按同样的理由推下去,迈克证明老虎不能在第三、第二和第一个房间。迈克十分快乐,他满怀信心地去看门。使他惊骇的是,老虎从第二个房间跳了出来。

  迈克的推理并没有错,但他失败了。老虎的出现完全出乎意料,表明国王遵守了他的诺言。也许,迈克进行推理的本身就与国王关于老虎“料想不到”的条件发生了矛盾。迄今为止,逻辑学家对于迈克究竟错在哪里还末得到一致意见。

  4、钱包游戏

  史密斯教授和两个学生一道吃午饭。教授说:“我来告诉你们一个新游戏。把你们的钱包放在桌子上,我来数里面的钱。钱少的人可以赢掉另一个钱包中的所有钱。”

  学生甲想:“如果我的钱多,就会输掉我这些钱;如果他的多,我就会赢多于我的钱。所以赢的要比输的多,这个游戏对我有利。”

  同样的道理,学生乙也认为这个游戏对他有利。

  请问,一个游戏怎么会对双方都有利呢?

  5、一块钱哪儿去了?

  一个唱片商店里,卖30张老式硬唱片,一块钱两张;另外30张软唱片是一块钱三张。那天,这60张唱片卖光了。30张硬唱片收入15元,30张软唱片收入10元,总共是25元。

  第二天,老板又拿出60张唱片。他想:“如果30张唱片是一块钱卖两张,30张是一块钱卖三张,何不放在一起,两块钱卖5张呢?”这一天,60张唱片全按两块钱5张卖出去了。老板点钱时才发现,只卖得24元,而不是25元。

  这一块钱到哪儿去了呢?

  6、惊人的编码

  外星的一位科学家基塔先生,来到地球收集人类的资料,遇到了赫尔曼博士。

  赫尔曼:“你何不带一套大英百科全书回去?这套书最全面地汇总了我们的所有知识。”

  基塔:“可惜,我带不走那么重的东西。不过,我可以把整套百科全书编码,然后只要在这根金属棒上作个标记,就代表了百科全书中的全部信息。”真是再简单不过了!

  基塔先生是怎样做到的呢?

  基塔:“我先把每个字母、数字、符号,都用一个数来代表,零用来隔开它们。例如cat一词就编为3-0-1-0-22。我用高级袖珍计算机快速扫描,就能把百科全书的全部内容转变为一个庞大的数字。前面加一个小数点,就使它变成了一个十进制的分数,例如0、2015015011……

  基塔先生在金属棒上找到了一个点,这个点将棒分为a和b两段,而a/b刚好等于上面那个十进制分数值。

  基塔:“回去后,测出a和b的值,就求出了它们的比值;根据编码的规定,你们的百科全书就被破译出来了。”

  这样,基塔离开地球时只带了一根金属棒,而他却已“满载而归”了!

  7、不可逃遁的点

  帕特先生沿着一条小路上山。

他早晨七点动身,当晚七点到达山顶。第二天早晨沿同一小路下,晚上七点又回到山脚,遇见了拓扑学老师克莱因。

  克莱因:“帕特,你可曾知道你今天下山时走过这样一个地点,你通过这点的时刻恰好与你昨天上山时通过这点的时刻完全相同?”

  帕特:“这绝不可能!我走路时快时慢,有时还停下来休息。”

  克莱因:“当你开始下山时,设想你有一个替身同时开始登山,这个替身登山的过程同你昨天登山时完全相同。你和这个替身必定要相遇。我不能断定你们在哪一点相遇,但一定会有这样一点。”

  帕特明白了。你明白了吗?

  8、橡皮绳上的.蠕虫

  橡皮绳长1公里,一条蠕虫在它的一端。蠕虫以每秒1厘米的稳定速度沿橡皮绳爬行;而橡皮绳每过1秒钟就拉长1公里。如此下去,蠕虫最后究竟会不会到达终点呢?

  乍一想,随着橡皮绳的拉伸,蠕虫离终点越来越远了。但细心的读者会想到:随着橡皮绳的每次拉伸,蠕虫也向前挪了。

  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蠕虫在第n秒未在橡皮绳上的位置,表示为整条绳的分数就是(推导过程从略):

  当n足够大(约为e100000)时,上式的值就超过了1,也就是说蠕虫爬到了终点。

  9、棘手的电灯

  一盏电灯,用按钮来开关。假定把灯拧开一分钟,然后关掉半分钟,再拧开1/4分钟,再关掉1/8分钟,如此往复,这一过程的末了恰好是两分钟。

  那么,在这一过程结束时,电灯是开着,还是关着?这个问题实在是难!

  10、罗素悖论

  一天,一个理发师挂出了一块招牌:“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人都由我给他们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于是有人问他:“您的头发由谁理呢?”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因为如果他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属于自己给自己理发的那一类。但是,招牌上说明他不给这类理发,因此他不能自己理发。如果由另外一个人给他理发,他就是不给自己理发的人,而招牌上说明他要给所有不自己理发的人理发,因此他应该自己理。由此可见,不管做怎样的推论,理发师所说的话总是自相矛盾的。这是一个著名的悖论,称为“罗素悖论”。这是由英国哲学家罗素提出来的,他把关于集合论的一个著名悖论用故事通俗地表述出来。1874年,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很快渗透到大部分数学分支,成为他们的基础。到19世纪末,全部数学几乎都建立在集合论是基础上了。就在这时,集合论中接连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结果,特别是1902年“罗素悖论”的提出,它极为简单、明确、通俗。于是,数学的基础被动摇了,这就是所谓的第三次“数学危机”。此后,为了克服这些悖论,数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由此产生了大量新成果,也带来了数学观念的变革。

  11、上帝不是万能的

  用反证法证明证明:假设上帝是万能的,那么上帝能造出一块他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否则上帝就不是万能的;但是上帝又举不起这块石头,因此上帝不是万能的,这与假设矛盾;所以原假设不成立,即上帝不是万能的。

相关文章

两面神亚历山大名人故事(最新3篇)

亚历山大大帝,称亚历山大三世[37]。世界古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西方历史上四大军事统帅之首(其他三人为汉尼拔、恺撒、拿破仑)。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面神亚历山大名人故事...
故事2018-06-02
两面神亚历山大名人故事(最新3篇)

课前一分钟演讲哲理小故事【最新6篇】

世界总是千变万化的,而我们恰好能从一些小小的故事之中,去感悟这个世界上的某些道理。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
故事2015-09-07
课前一分钟演讲哲理小故事【最新6篇】

缇萦救父的故事(实用3篇)

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在汉高祖在世的时候是个不得宠的妃子。她怕住在宫里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住在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汉文帝即位不久,就...
故事2019-01-08
缇萦救父的故事(实用3篇)

舍我其谁成语故事(实用3篇)

【成语】:舍我其谁【拼音】:shě wǒ qí shuí【解释】: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成语故事】:孟子想到齐国施展自己的雄图大志,也很希望齐国君王能像...
故事2012-06-01
舍我其谁成语故事(实用3篇)

奶粉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实用3篇)

奶粉是将动物奶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它适宜保存。奶粉是以新鲜牛奶或羊奶为原料,用冷冻或加热的方法,除去乳中几乎全部的水分,干燥后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加工而成的冲调食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奶粉...
故事2013-03-08
奶粉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实用3篇)

少儿动物故事《飞行的乌龟》【精彩6篇】

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也让人流连忘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少儿动物故事《飞行的乌龟》,欢迎来参考!  少儿动物故事《飞行的乌龟》...
故事2011-07-02
少儿动物故事《飞行的乌龟》【精彩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