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同仇敌忾的故事(精彩4篇)
成语同仇敌忾的故事 篇一
曹操与刘备的同仇敌忾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和刘备是两位备受尊敬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在三国时期的战争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智慧和勇气。尽管他们在政治和军事上是对立的,但却在某个时刻展现出了同仇敌忾的一面。
故事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曹操是魏国的统治者,而刘备则是蜀国的创始人。曹操率领着强大的魏军,一直试图征服刘备的蜀国,而刘备则一直在努力保卫自己的领土。两位统帅之间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在这个时候,北方的袁绍也开始对曹操产生了威胁。袁绍是当时中国北方的另一位强大统治者,他的势力逐渐扩大,对曹操的统治形成了威胁。曹操意识到如果不解决袁绍的问题,自己将面临更大的困境。于是,他决定与刘备暂时停战,以共同对抗袁绍。
曹操派遣使者前往刘备的领地,提议暂时停战并联合对抗袁绍。刘备接受了这个提议,并派遣了自己的使者与曹操会面。两位使者在会面中达成了共识,决定联合起来对抗袁绍。
随后,曹操和刘备共同组建了一个庞大的联军,以对抗袁绍的军队。曹操和刘备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战略和战术,他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使得联军的士气一直高涨。
最终,联军在208年的官渡之战中战胜了袁绍的军队。这场战争标志着曹操的统治地位得到了巩固,袁绍的势力也大大削弱。曹操和刘备的同仇敌忾,为他们带来了胜利。
然而,曹操和刘备之间的同仇敌忾并没有持续很久。战后,曹操重新将目标对准了刘备的蜀国,并最终征服了他。尽管如此,曹操和刘备在这场战争中的合作,展现了同仇敌忾的精神,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佳话。
成语同仇敌忾的故事 篇二
孟子与荀子的同仇敌忾
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他们在思想和理论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在面对外部威胁时,他们展现出了同仇敌忾的精神。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孟子和荀子都在不同的国家担任官职。孟子是齐国的政治顾问和教育家,而荀子则是赵国的政治顾问。尽管他们在政治立场上存在差异,但他们都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战国时代正在形成,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越来越频繁。一些外部势力开始对中国的各个国家进行侵略,对于中国的繁荣和稳定产生了严重威胁。孟子和荀子都深知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们开始积极争取各个国家的合作,共同对抗外敌。
孟子和荀子通过书信和会面等方式进行了频繁的交流,共同商讨应对外敌的策略。他们互相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决定联合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尽管在某些问题上他们存在争议,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彼此的尊重和平等的态度。
最终,孟子和荀子成功地组建了一个庞大的联盟,各个国家共同对抗外敌。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和战斗力,成功地击退了外敌的侵略。这场战争结束后,中国的各个国家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并开始寻求和平与发展。
尽管孟子和荀子在后来的学术争论中继续存在分歧,但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合作展现了同仇敌忾的精神。他们的努力为中国的和平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总结起来,不论是曹操与刘备还是孟子与荀子,在面对外部威胁时,他们都能够超越个人利益,展现出同仇敌忾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敌人,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些故事提醒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团结合作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成语同仇敌忾的故事 篇三
【成语】:同仇敌忾
【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
【用法】:用来形容同心同德,团结起来一致对付敌人。
【释义】:敌忾:抵抗所愤恨的敌人。成语的意思是指怀着共同的愤恨,一致对付敌人。
【出处】:这则成语出自《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矛戈,与子同仇。”又据《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军队中流传着一首表现士兵们共同抗敌、保卫祖国英勇气概的歌谣《无衣》。这首歌谣第一节的大意是:“谁说没有衣服?我的战袍就是你的。国王要兴兵作战了,快修好刀枪长矛,和我一起对付敌人。”另外还有这样一则典故:公元前623年,宁俞受卫国国君之命出使鲁国。鲁国国君设下宴席来招待他。在席间,鲁文王命人演奏《湛露》和《彤弓》,这是周天子奖赏诸侯时用的宴乐。宁俞听后,没有对鲁文王说任何答谢的话。文王便命人私下询问宁俞,宁俞说:“当年诸侯以周天子对敌人的愤恨为己愤,所以都愿为天子立下战功。天子为了赏赐诸侯,便在宴席中命人演奏《湛露》。但现在我们卫国使者来鲁国,鲁文王也命乐工演奏这首乐曲。此时,我只好沉默不语了。”“同仇”和“敌忾”分别来自上面的两则典故。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相同,合在一起组成了成语“同仇敌忾”。
成语同仇敌忾的故事 篇四
同仇敌忾的成语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流传一首歌谣,歌词大意是:国王兴兵打仗,快把刀枪修好,我与你共同对付仇敌。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他,并让乐工演唱周天子酬谢诸侯的《湛露》和《彤弓》以表示愿意结盟共同对付外敌。
1、同仇敌忾的成语故事
东周春秋时期,有一首流传于军中的`歌谣,表现了士兵们 慷慨从军;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这首歌谣分为三节,可以反复咏唱。
其中第一节是这样的:“谁说没有衣服?我的战袍就是你的。国王兴兵打仗,快把刀枪修好。我与你共同对付仇敌。”
“同仇”这个词就来源于上面的歌谣。
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席间,文王让乐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宁俞一听就知道。这是周天子对诸侯恩赐、褒奖时的宴乐。为此,他在席间不作任何答谢之辞。
文王对宁俞在席间表示沉默不理解。宴饮完毕后,命人私
下询问他是什么原因。
宁俞回答说:“当年诸侯以周天子对敌人的愤恨为同恨,所以为天子献上战功。天子为了酬谢诸侯,在酒宴中赐彤弓,赋《湛露》,这是应该的。但如今我们卫国来到鲁国表示友好,大王学天子赐诸侯的礼节,也命乐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沉默不言了。”
“敌忾”这个词就来源宁俞说的话。
2、同仇敌忾的成语故事材料
【注音】tóng chóu dí kài
【出处】《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解释】同仇:是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共同作战。
【近义词】戮力同心
【反义词】同室操戈 自相残杀 亲痛仇快 自相残害
3、同仇敌忾的成语故事点评
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原因在于大家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其实同仇敌忾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我们的班集体参加校方活动,需要与别的班级形成敌对局面,只有班集体团结,才能打败别的班级,小朋友们,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呢?团结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