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感动散文(经典3篇)
久违的感动散文 篇一:失而复得的友情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是好几年没有见到那个朋友了。我们原本是最好的朋友,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无话不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被不同的学校分开了,渐渐地失去了联系。我想念他,想念我们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这种久违的感动,仿佛是在告诉我,我们应该再次相聚。
朋友,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你安慰和支持,他们能够让你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理解。而当你失去了这个朋友,你就会感到一种空虚和孤独。多年来,我一直在试图找到曾经的那个朋友,但是一直没有成功。然而,我从未放弃过,因为我知道,我们的友情不会就这样消失。
终于有一天,我通过社交媒体找到了他。心情激动的同时,我也有些担心。毕竟,我们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联系了,彼此之间可能会有很多的变化。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我重新建立联系的决心。我给他发了一条消息,表达了我对他的思念和想要再次见面的愿望。
很快,他回复了我的消息。他也很想念我,也很想和我再次见面。我们决定找个时间,安排一次重逢。当我们再次见面时,我们都感到非常激动和开心。我们聊了很多,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我们发现,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不同的朋友圈和生活,但是我们之间的友情依然存在,没有改变。
这次重逢,让我深深地感动了。多年来,我一直怀念着我们曾经的友情,渴望再次见到他。现在,我的愿望成真了。我意识到,友情是可以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即使我们彼此之间有了很多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情感依然没有改变。我们依然能够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共同聊天笑闹。这种感动,让我明白了友情的真正价值。
重逢之后,我们决定要更加珍惜彼此的友情。我们定期约见面,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我们也发现,虽然我们分开了这么多年,但是我们的友情并没有减少。相反,我们更加成熟和懂得珍惜。我们清楚地知道,这样的友情是多么的难得和珍贵。
失而复得的友情,让我感动不已。它让我明白了友情的力量和珍贵。它让我明白了,无论时间如何推移,无论距离有多远,真正的友情都会经得起考验。这种久违的感动,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更加愿意为他们付出。友情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并用心维护。
久违的感动散文 篇二:陌生人的善意
在这个喧嚣和忙碌的城市里,人们往往变得冷漠和疏离。我们习惯于匆忙地走过陌生人,对他们的存在视而不见。然而,有时候,一个陌生人的善意举动,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久违的感动。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刚刚下班,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风凛冽,我冻得直打哆嗦。我没有带手套,手指冻得通红。正在我瑟瑟发抖的时候,一个陌生人走了过来。他看到我冻得发抖,立刻停下脚步,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双手套,递给了我。他微笑着说:“这是我的备用手套,你看起来更需要它。”我感激地接过手套,向他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这个陌生人的善意举动,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关怀。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感到孤独和冷漠。我以为,除了家人和朋友,没有人会对我有所关心。然而,这个陌生人的举动打破了我的观念。他的善意让我感觉到,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好人和温暖的存在。
这次陌生人的善意举动,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需要帮助和关心。或许,我们并不了解对方的故事和背景,但是我们可以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每个人。或许,我们的一次微小的举动,就能带给他人久违的感动。
这个陌生人的善意举动,也启发了我自己去关心和帮助他人。从那以后,我开始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给老人搭把手,还是给迷路的孩子指路,我都尽力去帮助他们。因为我知道,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让他们感受到久违的关怀和温暖。
陌生人的善意,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久违的感动和温暖。它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关怀。在这个喧嚣和冷漠的世界里,让我们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和帮助身边的陌生人。因为,久违的感动,正是来自于一颗真诚和善良的心。
久违的感动散文 篇三
久违的感动散文
20XX年的冬天,我和渭滨区残联副理事长张兴宝,应《心缘》杂志主编苏萍的邀请,前往西安参加了《心缘》杂志出刊三周年的庆典活动。
会议地址是在西安市东郊互助路的职培大厦。桔黄色的柔柔灯光,从“空军一号”歌舞厅的天花板上,阳光似地洒下来,映照在一张张历经风霜的脸上。那个腋下拄着两根闪光的拐杖的人,是陕西生活台“阳光地带”节目的主持人曹伟政。他那抒情而磁性的声音牵动着我们,让我们的思绪在他讲述的一个个凄美动人的残疾人的故事里留恋。
我自以为我的心智已经相当成熟了,情感也已经相当坚韧了,面对许多年轻人那些失恋的痛苦、辛酸的往事、迷茫的困境,我会默默地倾听、理智地分析、然后循循地诱导。我以局外人的姿势倾听别人的生命故事,我内心往往会不动声色。
今天,《心缘》杂志编委们请来了省作协的京夫,满头白发的京夫沉默无语,静静地倾听着、感受着我们这些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生命故事。我透过京夫平静的'面部表情,似乎洞穿到他波涛汹涌的内心,我看到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因感动而跳跃的光芒。
此时此刻,我坚守多年的所谓坚硬的心志被这些残疾人的生命故事软化了,我矗立多年的所谓平静心态在这些残疾人的生活经历面前瞬间坍塌,我感觉到在西装革履隐蔽下的我的那一颗心灵的震颤,这震颤激荡了
我内心深处那久违的感动。这一切都源自今天这个非同寻常的日子,源自这些坐在我身边和周围的残疾人朋友。
创办西北地区唯一的一份残疾人文学杂志《心缘》的三位姐妹,苏萍,王蕊,杨华英,当她们站在我面前的时候,你知道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三个女人,三个女人和六根拐杖。
什么是坚强和执著?这就是坚强和执著。
什么是原始而母性的对残疾人的关爱?这就是原始而母性的对残疾人的关爱。
还有胡小健。坐在我的对面的一个小脑瘫痪、永远不会说一句话的胡小健,他没有上过一天学,却通过自学学会了写作、电脑、英语。他写散文,翻译小说,还在家里经营着“小健打字室”。
还有刘俊。坐在我身边的穿一件艳红色的大衣的刘俊,如此美丽而恬静的姑娘,却一生一世只能坐在轮椅上。她同样也没有上过学,却通过自学,写出了一篇篇和她的容颜一样温暖而灿烂的散文和小说。
这一切,不是那些无聊的小说家虚无缥缈的杜撰,不是那些寂寞的散文家娇弱造作的渲染,也不是古城小巷里流传并长大的传说。这是一个个发生在古城西安那些大街和小巷中的真实故事,在苏萍大姐她们创办的残疾人文学刊物《心缘》杂志的创刊三周年的座谈会上,我就和她们坐在一起。
是《心缘》和《心缘》三姐妹,把我们这些热爱生活、歌唱生命和酷爱文学的残疾人凝聚在一起。《心缘》是温暖的烛光,《心缘》是光芒的圣火。
在这个将近年关的冬天的下午,在“空军一号”歌舞厅桔黄色的柔柔的灯光下,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在一个个残疾人真切而遥远的故事里,我的心中涌动着久违的感动,并由此而看到了生命的坚毅和生命的凝重,更看到了残疾人生命中别样的风采。
我也因这份久违的感动而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