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精简3篇)

苏轼诗词 篇一:探索苏轼诗词的人生智慧

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被誉为文学史上的“苏东坡”,其诗词作品流传至今,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崇拜。苏轼的诗词作品独具风格,融入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体验。在苏轼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人生智慧的启示。

苏轼的诗词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痛苦和思索。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旅程的理解。他认为人生就像是一次逆行的旅程,每个人都是行人,都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苏轼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让我们意识到人生中的坎坷和苦难是不可避免的,但也要坚持前行,积极面对人生的种种困难。

苏轼的诗词中还常常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豁达。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写道:“萧萧几叶风,自缘弃置故园。”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豁达。他通过描绘风吹树叶的声音,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认为人生就像风吹树叶一样,注定要离开故园,面对各种变故。苏轼通过这样的描写,告诉我们要保持一颗豁达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的变迁和挑战。

苏轼的诗词作品中,还常常表达对自己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知识的思考。他认为人生是有限的,但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却是无限的。苏轼通过这样的反思,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拓宽自己的人生视野。

苏轼的诗词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向读者传递了对人生的思考和体验。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更启迪了读者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苏轼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至今还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颂。让我们一起品味苏轼的诗词,感受他带给我们的人生智慧。

苏轼诗词 篇二:苏轼诗词中的美学意境

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至今还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颂。苏轼的诗词作品独具风格,融入了他对美学意境的追求和表达。在苏轼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独特的美学意境。

苏轼的诗词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描绘。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江城五月落梅天,萧萧下莺啼袅袅。”这句诗描绘了五月的江城景色,通过描写梅花的落下和莺鸟的啼叫,展现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美丽画卷。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美的存在和生命的美好。

苏轼的诗词中还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情感的表达。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道:“何处春江无月明,何处双燕无飞声。”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他通过描绘春江和双燕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和爱情的向往和珍惜之情。苏轼通过这样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情感的美和人生的价值。

苏轼的诗词作品中,还常常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考。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他通过描绘大江东去和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风流人物的赞美。苏轼通过这样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和人生的意义。

苏轼的诗词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美学意境,他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生和情感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美的存在和人生的意义。苏轼的诗词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更启迪了读者对美的理解和追求。让我们一起品味苏轼的诗词,感受他带给我们的美学意境。

苏轼诗词 篇三

苏轼诗词集锦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诗词集锦,欢迎参考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赏析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晓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苏轼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苏轼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此时河豚正是上市的好时节,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一作沿潮水而上的时节)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苏轼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苏轼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苏轼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苏轼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苏轼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译文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

  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背景

  嘉祐六年(1061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诗寄苏轼,这是苏轼的和作。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因而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苏轼的和诗,四个脚韵与原作全同,却纵笔挥洒,丝毫未受束缚。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

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赏析

  本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最擅婉约,本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我们仍用“何处无芳草(知音)”以自我安慰自勉。苏轼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本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王士祯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指出本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褪对旨颜色变浅或消失。开头一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句意为:暮春时节,杏花凋零枯萎,枝头只挂着又小又青的杏子。苏轼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绿水环绕着一户人家。这两句又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春天画面,但缺少了花树的点缀,仍显美中不足。“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大意是:树上的柳絮在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少,春天行将结束,难道天下之大,竞找不到一处怡人的景色吗?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上阕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虽也有些许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正如苏轼此时的心境。苏轼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上阕表达了苏轼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苏轼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苏轼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苏轼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苏轼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人回味、想象。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苏轼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苏轼的化身。苏轼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苏轼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苏轼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苏轼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背景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至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苏轼的经典诗词集锦一:《定风波》

  苏轼(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经典诗词集锦二:《洞仙歌》

  苏轼(宋)

  余七岁时,

  见眉州老尼,

  姓朱,忘其名,

  年九十岁。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

  一日大热,

  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

  作一词,

  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

  朱已死久矣,

  人无知此词者,

  但记其首两句,

  暇日寻味,

  岂《洞仙歌》令乎?

  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度河汉。

  试问夜如何?

  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苏轼的经典诗词集锦三:《蝶恋花》

  苏轼(宋)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的经典诗词集锦四:《永遇乐》

  苏轼(宋)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

  清景无限。曲港跳鱼,

  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

  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

  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

  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

  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

  为余浩叹。

  苏轼的经典诗词集锦五:《西江月》

  苏轼(宋)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的经典诗词集锦六:《水龙吟》

  苏轼(宋)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相关文章

爷爷的朋友亲情散文【优选3篇】

在爷爷的葬礼上,爸爸用手机拍了一张图片传给了我。照片比较模糊,一看就是随手拍的。正打算删除掉的时候,我发现了人群背后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点击,放大,细看。他穿着一身黑衣,胖胖的身躯,满头白发,头上还缠戴...
散文2013-05-06
爷爷的朋友亲情散文【优选3篇】

办公室里的柠檬酸散文【优选3篇】

巧茹总爱在星期一的早晨带一瓶柠檬到office。柠檬被切成细细小小的片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煞是可爱。我们总会在工作小憩的时候跑到巧茹的办公桌上装上两三片柠檬泡水,淡淡的柠檬酸,淡淡的清香,我们都爱极了...
散文2018-08-07
办公室里的柠檬酸散文【优选3篇】

在雨中散步随笔(精选3篇)

秋雨说来也就来了。 不一会的功夫,天空的云彩就像被一把簸箕刷选,漏下来的,失望得很。暮色拿起幕布急忙隐去掉落者的失望。沉重的黑,黑得像墨水一样的,点落在宣纸般的路面上,滑溜溜的,一泻千万里。 出了教室...
散文2018-04-09
在雨中散步随笔(精选3篇)

爱在呼吸间徐徐燃烧爱情散文(精简3篇)

濒水而居的日子,心似铃兰;那件旧岁的寒衣依然冷寂在我的江心洲、依然紫烟缠绕、依然染黛着一地浓淡不一的忧悒。每一次的触一摸,一种新生的疼痛与微凉就会浸透如虹的十指,柔一弱和喘一息让血涌起又一轮的潮汐,往...
散文2012-02-05
爱在呼吸间徐徐燃烧爱情散文(精简3篇)

金大地集团二三事散文(精简3篇)

一、“九牛”真牛 多年以前我看到过一个童话:一只小灰狼碰到一头小猪,它就和小猪一起在河里玩水,并且把小猪洗得干干净净。小猪被洗得很舒服,就说:“狼哥哥,你真好!”小...
散文2015-04-08
金大地集团二三事散文(精简3篇)

名家经典美文【经典5篇】

名家经典美文摘抄有哪些内容 ,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名家经典美文摘抄,一起来看看吧! 名家经典美文摘抄1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
散文2016-07-04
名家经典美文【经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