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散文【实用3篇】
麦子散文 篇一:麦子的生命之美
麦子,是一种常见的谷物,也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之一。它生长在田野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成长,最终成为我们餐桌上的美味食物。这其中蕴含着一种生命的美丽,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起初,麦子以种子的形式存在于土地之中。当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土壤上时,种子开始发芽。它们小小的身躯逐渐伸展出来,嫩绿的叶子从土壤中钻出,向着阳光生长。这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在展现,它们在寻求着养分和水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交流和互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麦子慢慢长高,形成了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当微风吹过,麦穗摇曳生姿,仿佛在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美丽。这时的麦子已经快要成熟了,它们将迎来自己的收获季节。
在收获的时刻,农民们将麦子割下,用镰刀一片片地收集起来。这是一种对麦子生命的尊重和感激,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收割完毕后,麦子被送到磨坊,经过研磨和加工,最终成为我们所熟悉的面粉。
面粉,是麦子的另一种形态。它蕴含着麦子的精华和营养,成为了我们制作食物的重要原料。无论是面包、面条还是糕点,都离不开面粉的存在。它们在烤箱中膨胀、变得松软,带来香气四溢的美妙口感。而这一切的源头,正是那片金黄色的麦田,以及麦子的生命之美。
麦子的生命之美并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更体现在它给人类带来的丰收和美味。它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晶。每一粒麦子都是一种生命的奇迹,它们在这个世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我们珍惜每一次品尝麦子的机会,感受它的生命之美,感悟生命的真谛。
麦子散文 篇二:麦子的坚韧力量
麦子是一种坚韧的植物,它的生命力让人感叹。无论是在艰苦的环境中还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麦子都能顽强地生长,给我们带来丰收和希望。
麦子的种子,孕育着无尽的生命力。当它们被撒在土地上,每一粒种子都蕴含着发芽的能量。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麦子也能在地下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当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土地上,麦子的种子开始发芽,顽强地冲破土壤,向着光明的方向生长。
麦子的生长过程中,它们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无论是暴风雨还是酷暑寒冬,麦子都能够顶住压力,坚持不懈地生长。它们的茎和叶子经过严格的训练,变得更加坚韧有力。这种坚韧力量的来源,正是来自于麦子对生存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热爱。
当麦子长成金黄的麦田时,它们已经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这时的麦子已经成熟了,颗颗麦穗饱满丰盈。农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开始收割麦子。他们用镰刀一片片地割下麦子,收集起来,感慨着麦子的坚韧力量。
收割完毕后,麦子被送到磨坊进行加工。经过一系列的处理,麦子最终成为了面粉。无论是制作面包还是面条,麦子都能展现出它的坚韧力量。面粉在面包师傅的双手中变得柔软有弹性,它承载着麦子的坚韧力量,给人们带来美味。
麦子的坚韧力量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更体现在它为人类带来的收获和希望。它是一种生命的奇迹,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馈赠。让我们珍惜每一次品尝麦子的机会,感受它的坚韧力量,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
麦子散文 篇三
麦子散文
麦子是我们江淮丘陵地带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麦面也是我们的主要食品来源,经冬历春,麦子由一粒金黄色的种子到成长为身姿挺拔、昂然向上、抽穗扬花的麦苗,再到吸足太阳的能量、弯下高昂的头,向大地深深致谢的麦穗,麦子的一生也是一部奋斗史。
在我记忆的深处,对麦子最关心的当属父亲,每年麦子播下之后,田埂地头总会不时出现父亲的身影,麦子啥时出苗,土壤墒情如何,何时除草、施肥,冬天下大雪的时候,只有他站在屋檐下望着连天而降的片片飞雪,毫无缘由地抒怀“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那种没有节奏的抒情常惹得母亲和我们几个孩童大笑。
梅花落尽,几场春雨飘落,麦子快速地生长,拔节、开花、抽穗,灌浆;燕子把麦子的消息传递给大家;迎着滚滚的麦浪,父亲用粗糙的大手掐下一棵麦穗,揉碎,把麦芒、麦衣从指缝中漏出去,只剩下那金黄的麦粒在他的指尖跳舞,笑容在他的脸上灿烂。
立夏一过,布谷鸟像个殷勤的、絮叨的主妇不停地召唤者故乡的人,“布谷布谷”是最美好的乐音,接下来的就是“割麦插禾、割麦插禾”;最先听懂布谷鸟的是我的祖母,她从墙上把家里的筛面的箩筛拿了下来,刷了又刷,放到太阳下曝晒;母亲则把去年打麦用的连枷拆下来,把牛皮在冷水里泡软,再用泡过的牛皮条子把连枷上的木条或竹条又紧紧地裹起、裹紧,以备使用。父亲早早就和小叔把家里的麦场地铲平,洒上水,除去浮土,拉着石磙把它压平,平展得像一张大纸;然后他匆匆忙忙赶去街上的铁匠铺,腋下夹着家里午收的几把镰刀,在铁匠那里淬火,唯恐别人占了先;锋利的镰刀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银色,锋利的刀刃所向披靡;千家万户紧锣密鼓准备着夏收。
初夏的故乡的田野一片碧绿,流动的绿成了生命的底色,一片绿色环抱着山坳,一片金黄的麦地成了它的核心,仿佛人的心脏;微风吹起,麦浪翻滚,不远处绿色的树丛映衬着金黄色的麦地成为我故乡醉人的一道风景。
立夏三天,大麦登场。麦子分两种——大麦和小麦,最先收割的是大麦;大麦一般种植在斜坡上,面积不大,大麦是粗粮,被用来喂牲口、也可以人食用;当大麦的麦芒在初夏的风中变的金黄,声音变得轻柔而尖锐时,我的父辈们听懂了大麦的语言,知道他们到了成熟的季节,一天的午后全家出动,岗头的几分地大麦立刻就被收割完毕;割下大麦的田垄里泛滥着青草和一种麦子成熟的的温蕴的气息,麦茬在阳光里泛着白色;父亲忙着打扫战场,在大麦地里种棉花、玉米或迟花生。在一天最炎热的中午母亲扬起连枷,对大麦一顿用力敲打,细细长长的大麦仁就顺从地躺在在场地上、集合,敲打过后的大麦草变得温顺柔软,晒干、堆起,是我祖母最好的烧火材料。大麦晒了两天之后,母亲把它放到家里的铁锅上焙炒,闻到糊香味时抄起来,用门后的石磨把大麦碾碎,麦面浓郁的的香味四溢,母亲把碾过的粉末用细箩筛有节奏地左右摇晃,麦面漏了下去,麦麸留在箩筛上,留着喂牲畜,剩下的黄中透白的.大麦焦面是我们侠们的最爱,我们常常使劲地吸着鼻子,馋涎欲滴,从笸箩里偷抓两把塞到口中;母亲先把焦面用一个布袋子装起来,再放在一个不透气的塑料袋里,保存香气,藏在一个我们不容易找到的地方,待家里来客人时拿出来待客。
小满一到,太阳一天比一天紧,天气一天比一天热;麦黄一晌,学校通常在此时放忙假,我和姐姐在家里就被派上用场,充当割麦者;清晨天空蒙蒙亮,灰喜鹊还在树头叽叽喳喳地叫,母亲把我和姐姐叫醒,睡意朦胧之中我们已走到田埂,经过一个田坎、绊了一下,镰刀掉落,险些割破了自己的脚,心里一惊,醒了,紧走两步到了麦地。
割麦要先用两束麦子打一个结,准备捆把,再把割过的麦子放在结里,三四束就构成一个麦把;整齐的麦把
在田里横卧着,像一群群打败的士兵,等着束手被擒。爸爸和小叔充当搬运工,把他们全数挑到麦场里,等待他们的是和大麦一样的敲打。麦田是个精彩的、无垠的世界,青蛙唱着情歌、昆虫在地下弹琴,青蒿混杂在麦地里越长越苗条;金黄的麦穗还顶着露珠,还没舒展开来时就被割倒,越割我感觉麦地越大,超出平常我视力估算的范围;割麦时常看见青黄的蚂蚱在麦田间跳跃,有时有一两只野兔倏地从田里跑过,想追已来不及了;自己早已累得腰酸背痛,没有平时之勇;还有一次半晌午,在山坡上一块地快割完时发现上面的地头趴着一天金黄色的麻公蛇,吓得我在麦地里疯跑,麦把都被打得七零八散,幸亏那条蛇没有追来。
金黄的麦子挑回家里,祖母的脸上有了笑意;有了麦面,家里的生活丰富起来;祖母用一根粗粗的擀面杖上下飞舞,细细的苗条在祖母的手指尖流淌,擀好的面条下在锅里,再加上紫红色的苋菜,一锅的鲜红,再配上腌制的大蒜,红红的辣椒就是一顿美食。我的祖母是个美食家,我记得她会把金黄色的南瓜花、切碎的蒜子揉进面团里,再加上发酵粉、食盐,用油炸,做成一种叫老鸹头的油炸小吃,那美味至今我都记得。
麦子收完,水田就被老牛翻过来,栽起杂交稻,学校的忙假也结束了,我和姐姐又回到学校;午收结束后小叔就清闲了起来,早晚常扛个打渔网去上下几个村子打鱼;还有一段时间他特爱穿了一件雪白的的确凉衬衫,挽起长袖,逢集就往街上跑;高挑的个头,俊朗的脸在人堆里很扎眼;每当此时我母亲就偷笑,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
栀子花开过,麦田新栽的秧苗在天地间铺开,清新的、生命的气息随风飘来。太阳温和地照耀,一行白鹭从麦田里腾空而起,向天边遥遥飞去,变成一道永远的风景线,远山依旧,生命愈加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