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学生的个人实习周记【优质3篇】
新闻专业学生的个人实习周记 篇一
本周是我的实习的第一周,我在一家知名媒体公司担任助理记者的职位。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这个实习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可以通过实际的工作经验来提升我的专业能力。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被分配到了新闻编辑部门。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编辑部的记者们进行新闻素材的收集和整理。我负责浏览各大新闻网站,搜索与公司相关的新闻,以及其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这个工作让我更加了解了新闻的新闻选题和编辑流程,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闻行业的运作。
在实习的第二天,我被要求参加了一次新闻发布会。这是我第一次亲身参与这样的活动,我感到非常激动和紧张。在活动中,我负责与其他媒体记者进行互动,提出问题并采访相关人士。这个经历让我更加了解了新闻报道的实践操作,也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在实习的第三天,我被要求协助一位资深记者进行采访。这个记者是公司的明星记者,他的报道非常有影响力。我跟随他一同走进了采访现场,亲眼目睹了记者采访的全过程。这个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记者采访的技巧和方法,也让我明白了新闻报道的责任和重要性。
在实习的第四天,我被要求写了一篇新闻稿件。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地撰写新闻稿件,我感到非常兴奋。我在编辑的指导下,进行了新闻素材的整理和写作,然后进行了多次修改和润色。最终,我完成了一篇符合新闻报道要求的稿件。这个经历让我更加了解了新闻稿件的写作规范和要求,也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
在实习的第五天,我参与了公司举办的新闻培训课程。这个培训课程涵盖了新闻报道的各个方面,包括采访技巧、新闻写作、新闻编辑以及新闻道德等内容。通过参与这个培训课程,我进一步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通过这一周的实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闻行业的魅力和挑战。我明白了新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争取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专业学生的个人实习周记 篇二
本周是我的实习的第二周,我继续在一家知名媒体公司担任助理记者的职位。这一周,我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被要求参与了一次重要的新闻发布会。这次发布会涉及到一个热门话题,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我负责记录会议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实时报道。这个经历让我更加了解了新闻报道的紧迫感和挑战,也提升了我的应变能力和工作效率。
在实习的第二天,我被要求跟随记者前往一家企业进行采访。这个企业是行业内的领军者,我非常期待能够亲身参与这样的采访。在采访中,我负责提问和记录采访内容。这个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企业内部的情况和行业的动态,也锻炼了我的观察力和批判思维。
在实习的第三天,我被要求协助一位资深记者进行新闻报道。这个记者是公司的明星记者,他的报道非常有深度和影响力。我跟随他一同进行了深度调查和采访,亲身体验了记者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个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也让我明白了新闻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在实习的第四天,我被要求撰写了一篇重要的新闻报道。这个报道是关于一项热门话题的深度报道,需要我进行大量的调查和采访。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素材的整理和写作,最终完成了一篇具有独立见解和价值的报道。这个经历让我更加了解了新闻报道的工作流程和要求,也提升了我的写作和分析能力。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参与了公司组织的一次新闻讨论会。这次讨论会邀请了公司内外的专家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对新闻报道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通过参与这次讨论会,我进一步拓宽了我的思维和视野,也加深了对新闻行业的理解。
通过这一周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新闻行业中的潜力和发展方向。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争取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专业学生的个人实习周记 篇三
新闻专业学生的个人实习周记范文
老师讲过,好的新闻写作要求巧妙运用动词,而不是形容词。直到真正开始写作,我才明白用好动词是多么不容易,或者说,直到需要用动词我才知道自己的词汇量是多么的匮乏。
记得我在报社第一篇见
稿的文章是以人物为中心写一名商人的致富之路。稿子除了刚开始写有点奇怪以外——记者告诉我以商人为第一人称来写——就没什么特别的了,而且采访对象的述说脉络也很清晰,所以写下来也没什么障碍。正因为这样,我就把标题留在了最后。故事本身没什么出彩的,事件本身也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事,那么一个漂亮的标题将会使文章本身出彩,否则即便原本有意思的文章都很难被人注意。后来,我想了很久还是没办法整出一个所谓漂亮的标题,最后就随便拟了个“***的致富之路”的标题。见报后的文章标题则是“***:在**里嗅商机”。单单一个“嗅”字就把一个失意的创业人成功走上致富路的巧妙体现了出来。那次之后,我开始发现,很多标题看起来拟的很漂亮,甚至好一些都是用最简单的动词来组合的,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标题,其实并不简单。即便那些动词我都知道,不像很多成语、典故,或者印象模糊、张冠李戴,或者根本就闻所未闻,动词很多都是知道的,不经意间也能说出来的,但是就是需要用的时候却吐不出一个词来,最需要的恰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刚开始,我专找新闻标题醒目的动词来抄。抄了30多个后,觉得这似乎不是办法,就停止了。以前老师讲如何写新闻小标题时,用了一个词——拎。动词不也是拎出来的吗?我认为,关键不是用了什么一句话、一个标题用了什么动词,而是拎出来的那个过程,如果我学不会在构思文章时去思考如何选择恰如其分的动词,那么即便抄上一万个词、一万遍词,也不能在实际写作中做得最好,那样的结果最多可能也就是在写的时候脑袋会有很多动词,随便都能选上一个但绝不会是最好的那个。拎,或许是一种语感。
于是,我开始再看一遍《老人与海》。以前看,只是看故事。说实话,要不是这篇小说短我还真看不下去。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尚不是我能忍受的。我可以用两天时间看完《达芬奇密码》,而且是在高三复习最紧张的时候,并且能牢牢地记住故事很多细节甚至在最后一部分几乎猜中了答案。但是,看《老人与海》非常吃力,很想跳过去,就像看新闻报道时不停地跳过那些数字、人物名字,直接看标题和首末两句话。所以直到看到最后几页我才知道原来圣地亚哥是在同鲨鱼搏斗而不是潜水艇。但是,就是这么一篇简短的小说,我却不能将之复述出来,哪怕让我只用几百字概括。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是我太不习惯的了,我能记住的只有两句话——“一个人只能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来,把我害死,我不在乎谁害死谁”。我不能记得海明威写的这部小说,里面很多优美的词、句,或许当时我能看见,但是过后就如云烟消散,那么,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级别太低。后来有次和几个同来实习的中文系同学谈到这这部小说,她们也称看不懂、看不下去。
或许,哪天我能看懂《老人与海》了,才能真正写好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