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精选3篇】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 篇一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备受关注。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呢?
首先,家庭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深远。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例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同时,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做一个良好的榜样。例如,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不违规停车、不乱扔垃圾等。通过家庭教育,孩子们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例如每天组织学生进行升旗仪式、进行集体活动等。同时,学校应该开展相关的养成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如何培养它们。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此外,社会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环节。社会是孩子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社会教育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施,例如参观社区服务机构、参与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亲身体验到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等良好品质的重要性,进而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最后,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政府应该加大对养成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相关活动和课程。社会各界应该关注养成教育,积极参与其中,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我们才能够培养出品德高尚、习惯良好的小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 篇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教育不仅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呢?
首先,家庭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起点,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例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同时,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如诚实、守信、友善等。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深远,他们应该以身作则,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只有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才能够培养出品德高尚、习惯良好的小学生。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例如每天组织学生进行升旗仪式、进行集体活动等。同时,学校应该开展相关的养成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如何培养它们。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此外,社会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环节。社会是孩子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社会教育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施,例如参观社区服务机构、参与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亲身体验到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等良好品质的重要性,进而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最后,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政府应该加大对养成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相关活动和课程。社会各界应该关注养成教育,积极参与其中,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我们才能够培养出品德高尚、习惯良好的小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 篇三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教育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这些名言都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人终身受益.有一些小事靠毅力也能坚持.但是需要克服痛苦,如有良好习惯,那就十分轻松.小学生情感不稳定,可塑性较强.因此就要抓住时机,从小开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要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意.情.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认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细节,从点滴做起进行养成教育。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着眼细节,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小学生因知识浅簿,经验欠缺,经历短浅,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应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 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如弯腰捡起地上的杂物这以看似微不足道到的小事,并非人人能做到,处处能做到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良好习惯,我向学生讲了因为弯腰捡起地上纸屑而被大公司破格录用的故事,使学生知道,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弯腰,只是一个小小的纸屑,但却折射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所以,在我们班如果谁主动捡起操场上的纸屑,我会对他大加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弯腰捡拾的好习惯。
二、 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 现在, 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 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 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也是很少一部分。我们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先组织班队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行动上却难以改变。于是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
三、增强合力,家校联手促进养成教育。
我们常听说5+2=0的说法,意思是说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周一到周五,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周六周日两天。虽有些夸张,但充分说明了家长和学校教育不能一致的弊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所以,要征得家长的力量,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要统一。班里有些小朋友在学校完成作业很认真,书写工整,可是家庭作业书写潦草。时间一长,孩子的字会写不好,而且容易使孩子两
面性。所以我在家长会上请家长协助检查孩子家庭作业书写情况。同时讲清为什么这样做,家长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在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重点检查书写情况。和家长沟通不一定总是召开家长会,一封告家长书,一个电话都是和家长沟通的有效桥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教育方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且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贵在坚持,相信只要每一位教师能提高认识,注重方法,常抓不懈,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的生活的角角落落,文明之花就会常开常艳。
如何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一)2017-03-20 21:42 | #2楼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具体体现,养成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从总体上说,他们对常规的认识和领会不深刻、不彻底;动作行为不到位、不规范,所以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一、提高认识,规范养成教育
“知为先、行为后”。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的道理,也就是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纪、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侧通行;不在楼道内大声说话;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要及时完成、不欠帐;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强化训练,形成习惯
百说不如一练,百炼成钢。有些行为习惯必须在强制性的训练下才能得以养成,也就是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积年累月才能达到目的。平时发现表现不好的学生、经常被值周生扣分的学生,我们教师应该用一种正确的态度指出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及时纠正。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反复督促、绝不放松的态势,即使遇到学生出现了反复的情况也没有放弃和气馁,孜孜不倦的、不厌其烦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久而久之,使学生化外来的强制性的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一种行为习惯。
三、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因为在小学生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永远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老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学生的言行。
四、建立家、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第二课堂,更是养成教育成果的展演舞台。
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沟通家长和学校的情感。如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不让孩子沉溺于游戏和进游艺厅、让孩子学会自理、对来客要有礼貌、不乱花钱、不乱吃小食品等,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和规范学生,学生放学
回家后,明确告诉家长也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在不断督促和强化中,防止他们坏习惯的滋长。这样,家长和学校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就达成了共识、达到了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进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育和规范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力求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不妨给他一把椅子,听他一次倾诉、给他一份关爱、送他一份宽容、给他一点理解、送他一份期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学生的成功人生铺路。
南寨小学滟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