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最新3篇)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篇一
标题:培养学生法制观念的重要性及方法
引言:
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从而使他们能够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本文将介绍培养学生法制观念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1.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是指个人在行为中自觉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观念和认识。通过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使他们在行为中自觉遵守法律,不违法乱纪。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公民应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是指公民在行为中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法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3.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是指个人具备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包括了解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法律素养,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能够正确运用法律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法制观念的教学方法
1. 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法律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和法律的重要性。同时,可以组织法制教育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加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和认识。
2. 运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并讨论如何正确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具体应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3. 制定班规班纪
可以让学生一起参与班规班纪的制定过程,明确班级的行为规范和约束。通过参与制定班规班纪,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形成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
结论:
通过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因此,法制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篇二
标题:提高学生法制观念的实施方案
引言:
提高学生法制观念是法制教育的核心目标。为了有效实施法制教育,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以确保教学效果。本文将介绍提高学生法制观念的实施方案,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三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
1. 设置法制教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中加入法制教育内容,开设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程。通过系统的法制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法制教育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校园文化建设
1. 建立法制教育宣传栏
在学校中设置法制教育宣传栏,定期发布法律知识、法制教育活动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2. 组织法制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法制教育活动,如法制教育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通过活动的形式增加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和认识。
三、家庭教育
1. 引导家长参与法制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情况,引导家长参与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
2. 提供家庭教育资源
学校可以提供相关的家庭教育资源,如法律知识手册、家庭法制教育指导书等,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结论:
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家庭教育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学校应该积极推进法制教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制观念的培养。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该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篇三
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法制主题班会教案篇一
教育目标:
1. 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 预防青少年犯罪,
3. 让学生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
方式和方法:学生主持,加以学生表演等形式
一、身边的法律(班长主持开场)
1. 案例一:
1999年3月27日晚,在襄樊市的汉江沙滩上,一个由几名未成年人临时凑成的绑架团伙绑架了某中专生小刚,正当他们打电话向被绑架人母亲索要6万元赎金时,被樊城公安分局米公派出所刑警一举抓获。据查,他们曾多次敲诈小刚,金额达1000多元。三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方某(17岁)竟天真地问刑警:“把钱还给他(受害人),我可以走了吗?”
2. 学生谈感想、讲身边的事情
3. 请学生指出所知的违法行为
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的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不知法,不懂法而造成的犯法犯罪的,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就非常的必要。
4. 国家的有关的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
1. 案例二、三、四
案例二:
小伟是一位初中生,平时就喜欢开玩笑,搞恶作剧。今年年初的一天,他看到路边的广告语“当你有困难或麻烦时,请你拨打110”,灵机一动,谎称自己因钥匙丢失,无法进家门。赶来的警察识破了他的谎言,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责令其父母严加管教小伟。一向娇惯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很好地批评和教育小伟。而小伟却在感到有趣、刺激之余产生了畸形的报复心理。从此,他经常拨打“110”,进行干扰或谎报假警,一个月竟多达三十多次。终于在一次利用磁卡电话进行假报警制造恶作剧时被警察当场抓获。小伟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案例三:
闵某,15岁,是河南省岁三县某中学负责纪律的副班长,1999年10月15日,因午睡时潘某说话,闵上去用小棍敲打潘某不小心打在同桌沈某的头上。沈某挨打后就骂闵某,两人并发生撕打,被同学拉开。10月18日中午12点多钟,闵某约沈某在后山谈发生争执的事,沈对闵的“权威”仍不服气,闵某认为沈没有把他这个副班长放在眼里,一拳将沈打倒在水沟里,并用削笔的小刀在沈某颈部划了两刀,当沈某求饶时,闵某又抓起一把土塞进沈某嘴里,然后解下皮带将沈某勒死。闵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最近,闵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案例四:
武汉市某中学林某在校园里,不慎将姑母从国外带回来送给他的派克钢笔弄丢了。该校钟某刚好路过,他拾起钢笔回班上课。林某的同学张某、宋某正好目睹钟某所为。林某得知钢笔被钟某拾到便找他索要,钟某先是佯装不知,后见有人作证,便搪塞说放在笔盒里不知被谁拿走了。学校多次做工作,钟某依然不肯归还。林某便向法院起诉,经法院调查,依据《民法通则》判决钟某限期归还,否则赔偿林某经济损失200元。
2. 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
1) 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 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
2) 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3) 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
4) 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
5) 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 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
6) 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7) 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
8) 道德品质起了变化, 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爱说空话、大话、假话,从谦虚变成傲慢,从斯文变成野蛮,喜欢逞能,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
9) 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克打麻将,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
10) 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3、 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青少年
1. 预防犯罪的一些措施
2. 学一点法律知识
3. 不4. 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4. 不6. 结交不7. 良的朋友
5. 不9. 看黄色书籍
6、 作业
你从今天的班会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以此为题写一篇周记。
法制主题班会教案篇二
班队会活动时间:11月30日
主持人:X
班队会活动主题:普法从少年做起
活动目的:
1、宣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2、学法、懂法、知法,做合格小公民。
活动准备:
1、装饰黑板。
2、电脑打开《代号12348》,准备观看。
活动过程设计:
一、主题班会导语
同学们,我们的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是遵守法纪的人,共同维护社会的秩序。青少年作为社会公民的一员,也要学法、懂法、知法、守法。前面的一次班会课上,我们进行了一次法律知识竞赛,同学们通过做题的方式,了解了很多法律知识。这次的班会,我们通过观看普法动画片《代号12348》,了解了宪法的意义以及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同学们还通过做手抄报和写观后感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了法律知识。
二、班会活动过程
全体同学观看《代号12348》
三、倡议
1、通过更多渠道了解法律知识,向身边人宣传法律知识。
2、周末在家观看《代号12348》其他的内容,生动有趣地学习法律知识。
中小学生普法教育主题班会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个同学都应该从遵守身边的班规、校规做起,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4、在博客中发表与法律。
活动反思:
昨天召开了主题班会,我觉得同学们这次观看得非常认真,对这部动画片形式的普法片比较认可,很喜欢这种普法方式。回家以后,同学们又制作了手抄报或者写了观后感,进一步深化了了解。通过这次活动,也感受到孩子们对法律知识了解真得不多。
法制主题班会教案篇三
目的: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教学目的】
【会场布置】
【教学形式】
【教学流程】
一、案例引出:
主持人宣读案例:
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
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二、学生讨论:(用幻灯片打出问题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学生:我认为甲是不小心把乙碰下去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不能算是违法;
学生:不对,如果说甲不违法的话,那乙的受伤岂不是没有人负责了吗?
学生:我也认为不应该因为不是故意的,就不违法,那这样的话,打伤了人,只要说不是故意的,不都可以逃脱法律了吗?
老师: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主持人:乙经医院的全力抢救,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仍被医疗鉴定部门确定为重伤,我再请问同学们:(用幻灯片打出问题2:甲违反了什么法?)
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
主持人:接着幻灯片打出第3个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三、案例分析:
主持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案例:出示资料:6月17日
下午3:00,连江县东岱镇某小学六年级
(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
的题目。当语文老师讲到汉字的“笔画笔顺”时,有的同学交头接耳地发出哄笑。原来,这个班的学生小东的姑丈的名字与“笔顺”谐音,一些知道情况的同学便把这个当成玩笑。下课后,不明情况而又十分好奇的同学小明便向同学们打听为什么说到“笔顺”大家就会笑,小东顿时不高兴了,觉得丢了面子,便与小明争吵起来。刚吵几句,上课铃又响了,争吵暂时中止,课堂里又恢复了平静。然而,也许是小东、小明都年少好胜,下午5点半放学后,大多数同学都已回家,但小东、小明这两个12岁的孩子留在教室里,继续下午的话题争吵起来,你说一句我顶一句,两人越吵越凶。争吵中,小东伸手打了小明一个耳光,小明不甘示弱,扑了过去,两人开始抱成一团扭打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小明将小东顶在墙壁上,前臂卡住了小东的脖子,五秒钟,十秒钟??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看到小东、小明打起来了,在一旁打扫教室卫生的林某等4名同学连忙上前劝架,4名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一分多钟才将两人掰开。然而,悲剧已经发生,因小东的脖子被卡得太久,被拉开时就瘫倒在地,脸色发青,小便失禁??经了解,小东与小明同窗时间长达六年,平时还挺好的。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非常的好!是的,我们都是活泼好动的少年,爱玩是我们的天性,但我们在玩笑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伤害了别人,也不能因为一时大意让别人伤害到自己,这样的后果是既触犯了法律,又造成了双方一辈子的痛苦。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