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分析(优质4篇)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分析 篇一

教案:倍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用自然语言解释倍数的含义。

2. 能够熟练计算一个数的倍数,能够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倍数。

3. 能够利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用自然语言解释倍数的含义。

2. 能够熟练计算一个数的倍数,能够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倍数。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画着一排相同的图形,要求学生观察并回答几个问题: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每个图形都是一个数字,你能猜出下一个数字是多少吗?引出倍数的概念。

2. 概念讲解:

教师用自然语言解释倍数的含义,如:一个数的倍数是指能够整除这个数的任意整数。例如,2的倍数就是能够整除2的任意整数,如2、4、6等等。

3. 计算倍数:

教师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计算一个数的倍数,如:计算8的倍数,可以从8开始,每次加8,得到8、16、24等等。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

4. 找出倍数:

教师提供一些数字,要求学生找出这些数字的所有倍数,并列在黑板上,如:找出4的所有倍数,学生可以说出4、8、12、16等等。

5. 实际问题: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倍数的概念进行解答,如:小明买了10个苹果,小红买了8个苹果,他们能否平分这些苹果?为什么?

6. 归纳总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倍数的概念、计算倍数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7. 练习巩固:

教师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批改。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了倍数的概念,能够熟练计算一个数的倍数,并能够利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分析 篇二

分析:倍数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后续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学习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提高数学运算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对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的设计进行分析。

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明确,包括理解倍数的概念、熟练计算一个数的倍数和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倍数,以及能够利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这些目标符合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倍数的知识和技能。

教案的教学过程合理安排,通过导入新知识、概念讲解、计算倍数、找出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等步骤,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图片、例题等多种教学手段,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倍数的规律和计算方法。教师还设置了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案的练习巩固环节设计合理,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及时批改,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设计合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互动和讨论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分析 篇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吗?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 )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 )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

  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学生解答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1)

  (2)

  3、教学例3。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有3个2,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2)师:如果只告诉我们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有几个2?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3)小组讨论: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课本第76页:“做一做”练习。

  先让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列式计算。

  2、课本第78页第1题。

  学生练习时,多举一些实例,结合操作学具,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3、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知识?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个卡通形象,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动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学生活动,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有3个女同学,男同学的人数有2个3,那么我们就说男同学的人数是女同学的2倍。”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借助直观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倍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倍”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围绕“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的教学上,为了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第一行参照的数量都“2”,并且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直观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时,也是学生借助直观演示,再结合以前所学生的知识,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认真看、动手摆、积极说,使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及分析 篇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原意吗?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同学上来。

  师叫3名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名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教学例2)

  菲菲有三个好朋友,他们正在用小棒摆正方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摆的情况,用了多少根小棒。(课件演示例2中第一个小朋友,摆了一个正方形)

  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摆了一个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

  4根小棒还可以说是几个?

  生:一个4根。

  下面我们来看看另外两个小朋友,他们摆图形的时候用了几个几根。

  出示例2中另外两个小朋友摆的两个和三个正方形。

  学生观察。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2个4根,3个4根

  (板书:2个4根,3个4根)

  揭示倍的含义,指出第三个学生摆的小棒说:第三个同学摆了3个4根,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

  让学

生反复说几遍。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生解答时,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3)教学例3。

  ①出示例3,问: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②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图片,应怎样列式?为什么?

  ③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拍手游戏。

  师拍表示一倍的次数,生按要求有节奏地拍表示几倍的次数。

  2、76页“做一做”。

  3、78页第1题。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相关文章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优秀3篇)

导语:《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下面是该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
教案大全2016-09-08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优秀3篇)

七年级语文盘古开天辟地教案【实用3篇】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神话的知识;体会联想、想象、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训练按时间顺序,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复述的能力 3.认识古代劳动人民企图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
教案大全2013-07-08
七年级语文盘古开天辟地教案【实用3篇】

交通工具幼儿园大班英语教案【实用3篇】

一、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复习单词: bus car train plane boat。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使用单词:by。3.能较好地遵守游戏的各项规则。二、活动准备:1、 各种交通工具...
教案大全2012-09-06
交通工具幼儿园大班英语教案【实用3篇】

《采薇》教学设计【精简6篇】

妒啡娴卣故玖酥泄艽逼诘纳缁嵘睿媸档胤从沉酥泄ド缁岽有耸⒌剿グ苁逼诘睦访婷病!恫赊薄肥鞘械拿O旅媸切”嗾淼摹恫赊薄方萄杓疲队蠹以亩粒「嘞喙匦畔⑶牍刈⑾喙乩改浚   ...
教案大全2013-03-08
《采薇》教学设计【精简6篇】

中国茶文化大班教案【通用3篇】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在我国,茶的品种繁多,制茶的工艺各种各样,“饮茶”的方式各不相同,可以说“茶”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活动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茶饮料,收集有关茶的知识并将其分类整理,使幼儿在为...
教案大全2013-04-02
中国茶文化大班教案【通用3篇】

三年级语文《看月食》教案(通用3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转”“背”,积累“半信半疑”、“果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月食发生、结束时景象的语句。 3、理...
教案大全2017-01-03
三年级语文《看月食》教案(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