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最新3篇】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导入:

教师可以准备一张绘有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与三角形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

步骤一:引导观察与发现

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三角形,并请他们列举出三角形的特点,例如边长、顶点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关键点:底边与高的关系。

步骤二:讲解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底边和高的概念,并提醒学生底边通常是指三角形的底边,高是从顶点到底边的垂直距离。

步骤三:引导推导公式

1.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绘制一个三角形,并标注出底边和高。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底边和高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提问学生:如何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可以尝试使用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会发现不适用于三角形。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例如将三角形拆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或者将三角形旋转使底边为水平线,利用矩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

步骤四:总结公式

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导,最终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边 × 高 ÷ 2。

2.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记住这个公式,并反复进行练习。

步骤五: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这个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逐步增加难度,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从观察和发现开始,逐步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种引导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更加深入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导入: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与三角形相关的例子,例如航空地图中的三角形区域、农田的三角形区域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这些区域的面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与三角形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

步骤一:引导观察与发现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列举出其中的三角形区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关键点:底边与高的关系。

步骤二:讲解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底边和高的概念,并提醒学生底边通常是指三角形的底边,高是从顶点到底边的垂直距离。

步骤三:引导推导公式

1.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三角形区域,并标注出底边和高。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底边和高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提问学生:如何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可以尝试使用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会发现不适用于三角形。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例如将三角形拆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或者将三角形旋转使底边为水平线,利用矩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

步骤四:总结公式

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导,最终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边 × 高 ÷ 2。

2.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记住这个公式,并反复进行练习。

步骤五: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这个公式计算实际生活中的三角形区域的面积。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逐步增加难度,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开始,逐步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种实践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 篇三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9册 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部分

  教学目的:

  1、通过让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教案-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2、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阅读质疑。

  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以下材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把问题随手记录下来。

  1厘米

  学生阅读后首先回顾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地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然后学生提出了质疑,主要问题有:

  (1)数方格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

  (2)不数方格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有没有一个通用公式?

  (3)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求面积吗?

  (4)转化成的这些图形跟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

  (析: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里老师打破了学生等待老师提问的常规,要求学生把阅读材料作为学习主题,通过阅读提出问题,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

  二、点拨激思

  1。数方格的问题

  学生根据学习材料可以解答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老师接着问:有一个很大的三角形池塘,你来用数方格求它的面积。

  学生小声笑了起来。为什么笑?老师问到。学生说数方格太麻烦了,池塘也不好划分方格。

  嗯,看来数方格求面积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

  (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由数方格方法的局限性这一认识的困惑与冲突,有效地引发了学生探究面积计算公式的生长点,使学生有了探究发现的空间。)

  2。转化的问题

  你想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学生会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行吗?这时学生会有两种答案,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为什么不行?老师追问,学生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必须转化成学过的,可以计算面积的图形。

  师:三角形怎样才能转化成这些图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学具,通过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利用转化成这些图形来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

  (析:这里把“新”问题转化成了“老”问题来解决,有效地把学法指导融入到了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了更广阔、更真实的自主空间,无疑有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三、探索解疑

  学生操作,讨论,汇报,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转化的图形

  学生的答案有很多种,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把一个三角形沿高剪下拼成了正方形、长方形,还有把一个三角形沿中位线对折,两边也折转化成了2层的长方形。

  2。 解决转化前后图形间的关系

  (1)大小的关系

  通过比较学生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图形跟三角形关系是S = S÷2。一个三角形转化成的图形跟三角形关系是S =S

  (2)底和高的关系

  拼割前后各部分有什么关系?(指底和高)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它是由两个三角形拼成的,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

  师:思路真清晰,为什么÷2,谁还想说。

  (学生依次讲拼成的长方形,正方形这两种情况)

  (3)公式推导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推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那谁能给大家说说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什么?

  生:底×高÷2

  师:如果我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该怎么表示呢?

  生:S=a×h÷2

  (4)推导拓展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组,你能通过一个三角形的转化来推导它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1:我是把一个等腰三角形对折,然后从中间剪开拼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底的一半,高是三角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

  学生2:我是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上面对折下来,然后剪开,把它补在一边,拼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三角形的底,高是三角形高的一半,所以也能推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

  生3:我是把一个三角形沿着两边的重点对折,然后又把底边的重点这样对折,折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底是三角形底的一半,宽是三角形高的一半,再乘以2,也可以推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

  师:这个方法怎样,谁来评价一下。学生评价,太棒了。

  生4:我还有一种办法。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折叠,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长方形是两个三角形拼成的,所以,三角形

的面积是底×高÷2

  (析:把探究的权利充分的交给学生,学生自由组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折、移、拼、剪,得到了不同的图形,虽然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法,但达到了同一目的,得到了正确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思维个性得到了发挥。)

  四、归纳小结

  出示学习材料2,学生阅读后谈感想。体会祖国的古代科学家得了不起,2000多年前就推导出了这个公式。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研究也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说明同学们也很聪明,相信将来你们还会有更多更大的发现,到那时你们的名字也将载如史册,大家有信心吗?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三角形的面积,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回去继续反思整理,写出你们的反思报告。

  (析:课堂总结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更要关注用什么方法学,学后有什么感想,要有意识的促进学生反思:我还有什么疑问?打算怎么办?,把课后反思纳入到学习的系统连续的过程中。)

  总析:本节课有以下两个特点

  1。 充分体现了“问题意识的培养”。

  老师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即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当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后,新的问题接着出现,学生始终处于“愤”和“悱”及对问题的探究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奋点,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发展。

  2。重视研究问题的过程。

  这节课以思维训练代替了重复练习,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转化,然后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抽象概括推导出公式,没有通过太多的练习却获得了超常规的解题能力。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相关文章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氓》教案(推荐3篇)

【教学目的】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体会诗歌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2、背诵课文,熟练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 【教学重点】 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
教案大全2016-04-01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氓》教案(推荐3篇)

初中《马说》优秀教案【精彩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马说》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教案大全2018-03-08
初中《马说》优秀教案【精彩4篇】

《洗手帕》小班音乐教案【经典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洗手帕》小班音乐教案,希望对大家...
教案大全2018-02-02
《洗手帕》小班音乐教案【经典4篇】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最新6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音乐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篇1...
教案大全2019-01-05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最新6篇】

班会短小品精选合集【精彩3篇】

小品,就是小的艺术品。广义的小品包含很为广泛,在古印度的佛经中指七卷本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在散文中指篇幅较短的文学样式;狭义的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以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班会短小品教案,...
教案大全2016-07-04
班会短小品精选合集【精彩3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莫高窟教案(精彩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莫高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教案大全2012-04-04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莫高窟教案(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