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精选3篇)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外婆的手纹》
教案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家人间的情感联系。
2. 培养学生对祖辈的尊重和关爱。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
教案步骤:
引入(5分钟):
1.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有没有和外婆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谈论与外婆的亲密关系。
讲解(10分钟):
1. 教师呈现《外婆的手纹》这本图书,并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 教师讲解手纹的意义和价值,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手纹故事。
阅读(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外婆的手纹》,并提醒他们留意故事中的情感细节。
2. 学生们可以自由阅读,或者分组阅读并互相讨论。
讨论(15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故事中的情感细节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故事中的外婆和主人公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是否有类似的亲密关系?
艺术创作(2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手纹艺术,并展示一些手纹艺术作品的例子。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手纹和对外婆的情感,进行手纹艺术创作。
3. 学生可以使用颜料、彩纸等材料,将自己的手纹艺术作品制作出来。
总结(5分钟):
1. 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手纹艺术作品。
2.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亲情的重要性和尊敬祖辈的态度。
延伸活动:
1. 学生可以将手纹艺术作品送给外婆,表达他们的爱和感激之情。
2. 学生可以尝试在其他材料上进行手纹艺术创作,如陶瓷或布料。
评估方式:
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手纹艺术作品可以作为评估的参考。
教案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故事和创作手纹艺术作品,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反思和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增强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可以提供更多与手纹艺术相关的资源和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外婆的手纹》
教案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家人间的情感联系。
2. 培养学生对祖辈的尊重和关爱。
3. 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
引入(5分钟):
1. 教师展示一张自己外婆的照片,并讲述和外婆共度的美好时光。
2. 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有没有和外婆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讲解(10分钟):
1. 教师呈现《外婆的手纹》这本图书,并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 教师讲解手纹的意义和价值,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手纹故事。
阅读与分析(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外婆的手纹》,并提醒他们留意故事中的情感细节。
2. 学生们可以自由阅读,或者分组阅读并互相讨论。
3. 学生将故事中外婆和主人公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表达的情感写成短文。
交流与分享(15分钟):
1.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短文,讨论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故事中外婆和主人公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是否有类似的亲密关系?
创作(20分钟):
1. 学生根据自己的手纹和对外婆的情感,进行创作。
2.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封信给外婆,表达他们的爱和感激之情。
3. 学生可以使用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写下自己与外婆共度的美好回忆。
总结(5分钟):
1. 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
2.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亲情的重要性和尊敬祖辈的态度。
延伸活动:
1. 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创作作品送给外婆,表达他们的爱和感激之情。
2. 学生可以继续写下其他与家人相关的故事或回忆,以培养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评估方式:
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短文和创作作品可以作为评估的参考。
教案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故事和创作短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也能够培养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反思和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增强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可以提供更多与家庭和亲情相关的话题和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 篇三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让你最感动的人,可能是爸妈,朋友,同学等等。而今天要说的是外婆,一起来欣赏这篇《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品读文中描写外婆的语句,感悟外婆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二、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外婆的手纹》,要求学生轻轻地读文题:思考:文题上的“手纹”一词怎么理解?文中,外婆的手纹表现在哪里?
外婆的手纹主要表现在她平时做的手工活里:
——缝衣;补衣;绣花。
问题切入:你们对文中的那个外婆的印象如何?课文主要写了她哪些事情?
二、阅读文本感知:
1、 圈划描写外婆的重点语句。
2、 圈划后同学间初步交流。
3、 教师帮助学生输理课文主要材料。
——写外婆能做一手很好的`针线活:缝衣、补衣、绣花样样精通。
——写外婆教导我如何做人,令我终身难忘。
——写外婆宁静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豁达开朗的精神世界。
——写作者对对外婆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的思念。
……
4、教师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外婆形象:
——外婆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她俨然是一个艺术家)
——外婆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却富有智慧。
——外婆是一个把悲苦孤寂沉在心底,乐观地面对生活的人。
……
依据:
②段、⑥段,做衣服的动作神态刻画及作者的评价;
⑦段中对外婆补衣服的评价;
⑩段、(13)段中对外婆绣衣服时动作神态赞美性评价
4、要求学生反复品读这些段落。
四、探索文旨
问:“我”是如何看待外婆的艺术品的?
——高度赞美、非常珍惜、深深怀念
依据:
(1) 保存着外婆的手纹
(2) 叫妻子临摹仿做
(3) 自己动手,亲自仿做
全班朗读课文16节。从这节中可以看到“我”不仅亲自仿做,还“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外婆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或许是孤寂和悲苦,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到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琢磨文题“外婆的手纹”,你会产生什么新的认识?
——不仅仅是外婆的如艺术品一样的针线活,更是外婆的一种生活态度。面对人生的磨难,外婆总能以她那与世无争、恬静、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可见,作者不仅难
忘外婆的手纹,更难忘的是外婆的那种生活态度。外婆用她那精巧的手艺,缝补着生活,裁剪着人生,书写着她的美丽人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三节。
五、课堂训练:
学了课文之后,你认为文中那些语句对你感受最深?并找出一两句说说影响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