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八年级语文教案【推荐3篇】

《端午的鸭蛋》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3.通过学习鸭蛋的制作和食用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学习鸭蛋的制作和食用方式。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2.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端午节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

2.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吗?有什么传统习俗呢?”

二、讲解(15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包括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等。

2.教师讲解鸭蛋的制作和食用方式,包括蒸、煮、炒等。

三、实践操作(3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鸭蛋的制作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鸭蛋的创新制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特的鸭蛋食品。

四、展示与分享(15分钟)

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鸭蛋食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感受。

2.学生互相品尝对方制作的鸭蛋食品,交流味道和口感。

五、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制作成果进行总结,强调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1.学生可以在家中制作鸭蛋食品,并与家人分享。

2.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自己制作鸭蛋食品的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端午的鸭蛋》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学习鸭蛋的制作和食用方式。

3.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同时学习了鸭蛋的制作和食用方式。通过实践操作和创新制作,学生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还增强了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互相学习。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延伸到家庭中,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实践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端午的鸭蛋》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颗鸭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鸭蛋有哪些特点?有什么可以做的美食呢?”

二、观察与想象(15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鸭蛋的外形、颜色、硬度等特点,鼓励学生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鸭蛋的内部结构和味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写作训练(30分钟)

1.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幅插画,让学生根据插画进行写作训练。

2.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写一篇关于鸭蛋的短文,包括外形、内部结构、味道等方面的描述。

四、展示与评价(15分钟)

1.学生交换作文,互相阅读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2.学生选择一篇自己认为最好的作文进行展示,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总结,强调观察力、想象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主题进行写作训练,如端午节的习俗、自己喜欢的食物等。

2.学生可以相互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板书设计】

《端午的鸭蛋》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同时培养了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得到了大量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批判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积极互动的环境中提高写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热爱。

《端午的鸭蛋》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三

《端午的鸭蛋》八年级语文教案

  针对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可以说,这种对话(阅读)是以情感作为核心的。在《端午的鸭蛋》这一教学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一)、与文本的对话——挖掘情感。

  “文章非是无情物”,一篇文章,往往浓缩了作者的某些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因此,不论教师或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势必要好好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享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才能和作者达成心灵沟通,取得情感共鸣。

  (二)、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调动情感

  学生在具体阅读时由于受知识经验、阅历深浅等因素的限制,一些文章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可能存在较大的距离,这常常会阻碍学生情感的发生和发展,不能独立及时而正确地领悟文本作者的感情。这时候就要求教师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桥梁。

  (三)、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同化情感

  对话阅读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是一种互动关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这也体现语文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鸭蛋中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精彩语句,感受本文的情趣。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指导朗读,读出情趣。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品味生活。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从生活小事中挖掘深刻的主题。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说风俗——看风俗——品风俗——写风俗——留风俗

  具体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说风俗

  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哪位同学能向老师介绍一下你们家乡的节日都有哪些风俗?(学生回答)导入:现在,我们来一同走进《端午的鸭蛋》,看看作家汪曾祺的家乡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多媒体显示课题)

  二、粗读文本:看风俗

  (1)跳读课文,圈划出文中有哪些风俗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有关图片,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2)家乡的鸭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呢?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再自由发现并说话,学生可能会说:双黄的,质细而油多,黄白柔嫩,历史悠久有趣的等等。在学生发言之后,老师综合全篇,归纳全文内容(多媒体显示板书)

  三、精读课文:品风俗

  小小的鸭蛋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出色,那样富有情趣,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呢?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大声地读一读,仔细地品一品。(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找、多种形式的朗读及教师的示范朗读,以此来达到对文章情感把握以及对作品语言风格的初步了解。)

  教师归纳:

  情感:由衷的赞美、自豪,对儿时生活的怀想——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四、体验生活:写风俗

  教师过渡:小小的鸭蛋饱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儿时生活的怀念。童年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饱含人生的韵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平淡以及诗意,才算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请同学们拿起笔,就我们刚才说到的家乡的`风俗写一个小片段,尝试一下能不能将家乡的风俗写得像《端午的鸭蛋》那样富有情感,富有生活的情趣。(这一环节可通过学生的写、谈来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凡生活的美点,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五、拓展延伸:留风俗

  端午节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是如此的富有情趣,让人回味。可惜的是,我们这个传统的节日,却已被韩国列入他们的国家遗产名录,2005年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对此你有何看法?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看法后,教师评价、引导:我们应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因素,我们自己本身有没有存在问题?当我们在崇尚过洋节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当然,我们不是反对过洋节,只是我们在过洋节,在接受洋文化的时候,千万不能在洋文化的大潮中迷失自我。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国家的未来在我们的身上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振兴中华的责任,所以老师希望我们同学首先记住这些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节日(多媒体出示我

国传统节日的画面),了解这些节日蕴涵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并发自内心的热爱它们。最后我想以这样一句话,与同学们共勉——

  (多媒体显示):传承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魂。(师生齐读)

相关文章

两个重要极限分析(精彩3篇)

两个重要极限是很重要的知识点,关于这个的知识点要怎么证明呢?证明的过程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两个重要极限的证明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两个重要极限教案 教学目的:1 使学生掌握极限存...
教案大全2014-04-04
两个重要极限分析(精彩3篇)

《angengingong》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通用3篇】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还记得是哪5个吗?(aneninunün)今天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最后一课,在这课中我们要学习4个后鼻韵母,在发音上有一定的难度,比比谁学得最好。板书:...
教案大全2016-05-04
《angengingong》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通用3篇】

高三历史教案【优选6篇】

历史的组织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按时间顺序,按文化,按地区和按主题排列。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历史教案10篇,欢...
教案大全2013-02-09
高三历史教案【优选6篇】

课文《剪枝的学问》教案设计【优选3篇】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录音,小黑板...
教案大全2015-03-05
课文《剪枝的学问》教案设计【优选3篇】

小学生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最新范文(经典3篇)

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有信,方为人生.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小学生诚信教育主题会教案最新范文2020,接??...
教案大全2018-09-02
小学生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最新范文(经典3篇)

《窦娥冤》语文教案【优秀3篇】

1.【端正好】曲子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滚绣球】曲中,窦娥质问了什么?痛陈了什么?否定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3.【滚绣球】这支曲子又表达了窦娥怎样的思想...
教案大全2012-01-09
《窦娥冤》语文教案【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