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

《扬州慢》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在扬州的小巷中,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他过着慢节奏的生活,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扬州慢”。他的日常生活以悠闲自在的态度为主,时常坐在小桥上,听着流水潺潺的声音,看着游船穿梭其间,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位老人以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引发了人们对于快节奏生活的思考。

为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设计了一节以《扬州慢》为主题的品德与生活教育课。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慢节奏生活的意义,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课堂开始时,我会播放一段描述《扬州慢》的视频,让学生对这位老人的生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慢节奏生活与快节奏生活的区别,并让学生思考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影响。

接下来,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将分配一份调查问卷,要求他们走进自己的家庭,了解家人的日常生活,并探究家庭成员是否有过快节奏生活的经历。学生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快节奏生活对于家庭的影响,并思考自己是否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分享。每个小组将分享他们的调查结果和自己的思考。这样可以让学生彼此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和经历中获得启发和思考。

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思考。每个学生将用一张纸写下自己对于慢节奏生活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目标。他们需要思考自己是否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而有意义的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学生将能够对慢节奏生活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学生也将通过调查和分享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品德与生活教育中获得启发,还能够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扬州慢》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中国有句古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不怕吃苦,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而在扬州的小巷中,有一位老人的生活态度恰恰与这句话相反。他以悠闲自在的态度过着每一天,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扬州慢”。

为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我设计了一节以《扬州慢》为主题的人生哲学课。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快节奏生活与慢节奏生活的差异,并思考自己应该如何选择。

在课堂开始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快节奏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和焦虑。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将深入了解快节奏生活对于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接下来,我会播放一段描述《扬州慢》的视频,让学生对这位老人的生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慢节奏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将通过交流和分享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经历中获得启发和思考。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我将邀请一位来宾,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来到课堂上与学生分享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哲学。通过与这位老人的交流,学生将从他的亲身经历中获得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

最后,我将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每个学生将写下自己对于快节奏和慢节奏生活的理解,并思考自己应该如何选择。他们需要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并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而有意义的生活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学生将能够对快节奏和慢节奏生活有一个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同时,学生也将通过讨论、分享和反思的活动,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人生哲学中获得启发,还能够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扬州慢》优秀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的:

  1、体味怀古伤今,感时伤世的情感

  2、掌握本词多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抓词眼“空”“惊”,分析景物特点,引导学生自主体味黍离之悲

  教学方法:

  学生主体 师生互动 自主鉴赏 合作交流 启发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吗?我们大家一起大声背诵出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景中有情,表达李白对朋友的深厚情谊题目中的广陵是指哪里呢?扬州

  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它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 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鼎盛时期的扬州,春风十里,歌舞升平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扬州盛极一时

  那么,南宋时期的扬州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南宋后期著名的布衣词人姜夔的的脚步,看看他到扬州后见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 《扬州慢》 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是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词风清空骚雅,超逸空灵姜夔精于书画、擅长音乐、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

  二、诵读品味

  1、学生自读,

  诵读是欣赏诗歌的第一步,下面请大家自读全词,注意品出感情基调,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悲,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语调、语速、重音和停顿等,作肯定评价,如果有读得不好的地方,可范读一两句

  3、名家范读,(听录音朗读)听完朗读示范后,你是否深有启发呢?下面请大家再把词作有感情的自由朗诵一次然后我再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作示范

  4、学生自读,

  5、指名朗读,教师评价

  6、全班齐读

  三、自主赏析

  理解品味诗歌,诵读是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诵读,大家对本词的感悟又加深一层,下面就请大家谈谈你读本词后的体会吧,你觉得哪些词句深深打动了你呢?它又好在哪里呢?(如语言,修辞,思想,表现手法……)

  下面我把全班同学按左右分两大组,每组按四人一小组讨论,确定一个发言者,然后用抢答的形式给大家分享本组的赏析成果(回答不完善的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

  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同学们的回答既让我们全面理解了这首词,又让我们接受了一次中国古典诗歌美的熏陶

  四、整体探究

  经典的诗歌总是能激起大家的欣赏欲望,下面我们根据大家讨论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全词请大家四人一个小组讨论:

  1、上下阕给你印象最深的各是哪个字?为什么?(生讨论)

  上阕: 空 上阕主要写了扬州城今日的荒凉萧条 景

  下阕: 惊 下阕主要想象杜牧重游感受及词人心中的悲凉之感 情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了杜牧尚且如此,我辈情何以堪

  2、上阕除了写今日扬州的荒凉,还写了什么时期扬州的景象?景物特点如何?

  板书:

  今日萧条 昔日繁华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对比鲜明,有昔盛今衰之感

  3、造成今日萧条的原因是什么?

  “胡马窥江”,南宋初年,金兵屡次南下,扬州遭惨重破坏

  本词作于孝宗淳熙三年(1176),这时距完颜亮南侵(1161)已有十五年,但扬州城依旧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

  4、正因为昔日繁华的扬州如今一片萧条景象,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词人,由此牵动了诗人无尽的思绪,那么下片抒情,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联系小序及课文注释)

  姜夔在沉痛的叹息声中抒发了他对战争的厌恶与痛恨,也表达了对遭遇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怀念,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板书:厌恶战争 感慨今昔

  五、再读诗歌

  只有爱读多读善读优秀的词作,才能从古代文化传统中吸取丰厚的营养最后,在音乐声中,请大家跟我一起大声地饱含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词人的深沉感悟

  六、拓展延伸

  我们知道,南宋的文人中,把家国忧患作为创作的主旋律的,主要有辛弃疾和陆游,请回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体会这两首词风格、情感的不同(生讨论)

  一个豪放雄浑慷慨激昂 一个含蓄婉转清幽冷隽

  一个为国土沦丧却报国无门而悲愤 一个因遭遇战乱致繁华尽去而感伤

  (如有时间,自由背诵)

  附板书设计

  扬州慢

  姜夔

  上阕 下阕

  景 情

  空 惊

  今日萧条 厌恶战争

  昔日繁华 感慨今昔

《扬州慢》优秀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善书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婉约派。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反对油腔滑调,不写淫词秽语;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一生过着清客生活。正因为他托身权贵门下,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二、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淳熙丙申至 日(2),予过 维扬(3),夜雪 初霁(4),荠麦弥望(5)。

  冬至这一天 途经扬州 下雪刚放晴 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入其城,则四顾 萧条, 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

  那 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 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 渐渐升起

  自: 独、独自 。 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戍 角(6)悲吟。予怀 怆然,感慨(于)今昔, 因 自度 此曲。

  戍边的号角 悲鸣 心里(十分)悲痛 为今昔的变化而感慨 于是 创制 曲调

  今昔: 指今昔之变。

  千岩老人(7)以为有《黍离》(8)之悲也。

  认为 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淮 左(9) 名都,竹西 隹 处(10),解 鞍 少 驻 初程(11)。

  淮水东面的名都 亭(所在的)美好去处 解下马鞍稍作停留刚刚踏上征程

  少同稍,稍微。初程:开头的一段路。左: 古人在方位上以东为左。

  分析: 起笔写小驻“名都”扬州。本来作品主题的主调是感时伤乱,而起笔不写扬州的荒芜景象,却着笔于忆旧:

  先点出“名都”,再借用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中的赞语,以“隹处”来点染,只八个字,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接下去,写“解鞍少驻”既突出了对名城风华的仰慕,又表明忆旧是为了伤今。那么,概写昔日扬州的繁华又为了什么呢?

  过 春风十里(12), 尽荠麦青青。

  经过(过去的)春风十里的扬州路 全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

  “荠麦青青”定语后置句

  分析:

  作者只用十个字概括了扬州浩劫之后的荒凉。一方面用“春风十里”和上句“竹西隹处”互相呼应,铺叙昔日扬州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另一方面,用“尽荠麦青青”铺写荒凉景象,一个“尽”字,以夸张手法突出景物全非的思绪,情调低沉。同时“荠麦青青”的情景又和《诗经黍离》“彼黍离离”相吻合,从而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含义是丰富的。然而是谁造成这样的荒凉呢? 作者进一步揭示扬州变化的原因。

  自 胡 马 窥 江 去 后(13), 废 池 乔木,犹 厌 言 兵(1)。

  自从胡人的军队窥伺长江离去之后(只剩下)破坏的城池和几株大树 (人们) 还是厌恶谈起(那场)战争

  乔木: 古老的大树。兵: 战争。

  分析:

  很明显,“春风十里”只剩“荠麦青青”,一切繁华景象,自是荡然无存;“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人们心情的沉重,也就可想而知了。作者触景伤情,既怨外敌的入侵,又伤国势的衰落,思想感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上阙的结句,感情更见沉郁。

  渐 黄昏清 角 吹寒(2), 都 在 空城。

  (天色)渐渐 凄清的戍角在寒风中吹着 全(塞满)在一座空城

  分析:

  紧承上句,按时间的推移,景物的转换,进而捕捉景物特色,借景以抒情。这里用“渐黄昏”渲染了沉郁的气氛,与上文配合,使“黍离之感”更加浓烈;用“清角吹寒”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同时与“犹厌言兵”相呼应,更见忧心忡忡!

  “都在空城”一个“都”字,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空城”一词不仅写出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而且对国事前途的渺茫,蕴蓄着无限的哀婉。

  上阙: 小驻“名都”,感慨今昔。

  下阙紧承上阙,运用联想对比,进一步抒发情怀。

  杜郎俊 赏(3),算 而今重 到 须 惊(4)。

  杜牧善于游赏 料想(他)今天重游到(此)(也)一定(大)惊

  分析: 换个开头,从杜牧身上落笔。为什么这样写?

  一方面,因为杜牧吟扬州繁华的诗篇为后世所传颂;另一方面,正是扣合上文,以杜诗为背景,使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败作对比。作者的用意是赞杜郎,伤时世。“算而今”是以设想的形式抒发怀古伤今的感慨,又呼应上文的“竹西隹处”、“春风十里”,为盛衰之变作印证,痛惜“名都”的沉沦。

  纵(5) 豆蔻(6)词 工, 青楼(7)梦 好, 难 赋 深情。

  即使(他) (写得)精巧 (作得) (也)难以写出(我此时悲怆的)深情

  分析:

  杜牧的《赠别》诗、《遗怀》诗是他题咏扬州的名作,这里用“难赋深情”翻进一层,加深了感慨;同时以杜牧自况,纵有满怀风情,也不能不为名都残破的哀怨所淹没了,“黍离之悲”达到进一步的深化。 紧接着,从设想转入现实,推展开去,情景交融,情调更为凄清。

  二十四桥(8)仍 在, 波心荡, 冷月 无声。

  仍然存在 水波荡漾 清冷的月亮,悄然无声

  波心: 河心,这里意为水波。

  分析:

  这里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特别是点化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意,融入新的境界,情意婉转,娓娓动人。这里以“仍在”点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以“波心荡,冷月无声。”描摹名都的空寂寥落。其中一个“荡”字勾联名桥、冷月、,静中有动,含情脉脉,似乎是在默无声息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从而形象地衬写了盛衰兴亡的巨变,勾勒出一片凄清的景象。这景象和上阙的“黄昏”、“空城”互为呼应,融为一体。随着时光的推移,景象愈写愈凄凉,情感也越来越沉重了。这种层层深入的写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心情,结句也富于余味。

  念 桥边 红 药(9),年年知 为谁生!

  想(那) 的红色芍药 不知年年为谁而生

  知: 犹不知,肯定用为否定。年年: 一年一年,年复一年。

  分析:

  结句仍以委婉的手法抒情,妙在联想名都名花,化景物为情思,托名卉寄哀怨。从浅处看,空城寥落,红色芍药年年开放,竟无人观赏,有“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诗句)的感慨,以点染当时扬州的荒寒。叹名花“知为谁生”,进一步抒发了花开花落“人不知”的感慨。结句仍以黍离之悲收束。

  下阙: 设想杜牧重来,难赋深情。

  四、小结

  (一)、对本词的评价

  对“黍离之悲”的理解: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序》中称: 《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词的上、下阙各有侧重,通篇与词前小序结合,紧扣驻、看、闻、想以抒发“黍离之悲”并运用联想把昔日的盛况反映今日的荒凉,构想巧妙,对比强烈,情景相生,色彩鲜明,加上作者又精通音律,注重词法,写来音调和谐,辞句精炼,委婉含蓄,结构严密,体现了婉约派的词风。

  由于作者生活和思想的局限,情调过于低沉 (可与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对比)。

  (二)、两首词的比较

  1、寓情于景,景中见情,余味无穷。(同)

  柳词放笔直书,姜词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2

、姜词: 抚今思昔,虚实相生,意境深融。借词造境(借杜牧诗句),对比反衬。

  柳词: 虚实相生,远近相连,想象丰富,前后呼应。

  3、姜词: 随意抒写,音节谐婉,词句精妙。自制曲

  柳词: 用前人词调(词牌)填词,线索贯穿,自然流畅。

  (三)、作业

  1、[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2、背诵这首词。

  3、自学《虞美人》(教唱《西安事变》插曲)、《鹊桥仙》、《一剪梅》

相关文章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实用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
教案大全2014-02-09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实用3篇)

《壮丽的青春》教案(精简3篇)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等工具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欧阳海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激励学生做一个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1、2 三...
教案大全2015-02-09
《壮丽的青春》教案(精简3篇)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通用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1...
教案大全2015-04-07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通用6篇)

《合欢树》最新教案(最新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合欢树》最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教案大全2019-01-01
《合欢树》最新教案(最新3篇)

《火焰山宝扇灭火焰》学习参考【精彩3篇】

《火焰山宝扇灭火焰》学习参考 篇一火焰山宝扇是一种传说中的宝物,据说可以灭火焰。这个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少年如何利用火焰山宝扇来拯救人们的故...
教案大全2014-06-05
《火焰山宝扇灭火焰》学习参考【精彩3篇】

科学公开课大班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公开课大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公开课大班...
教案大全2016-05-03
科学公开课大班教案(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