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案(最新3篇)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探究《石壕吏》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石壕吏》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 分析《石壕吏》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3.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石壕吏》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探究《石壕吏》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3. 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作品。
教学难点:
1. 分析《石壕吏》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 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作品。
教学准备:
1. 《石壕吏》的文本材料;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照片和简单介绍,引入《石壕吏》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Step 2 阅读与讨论(15分钟)
1. 学生阅读《石壕吏》的文本材料,并回答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石壕吏》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Step 3 分析人生哲理(20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石壕吏》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为什么?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对《石壕吏》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的理解,并给出相关的证据和分析。
Step 4 文学鉴赏(15分钟)
1. 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石壕吏》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总结出《石壕吏》在文学鉴赏方面的亮点和独特之处。
Step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
1. 整合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结果,总结《石壕吏》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艺术特点。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进行互动交流。
Step 6 反思与评价(5分钟)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并提出今后的改进方向。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进一步挖掘《石壕吏》中的人生哲理,写一篇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2. 设计相关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创作一幅画或写一首诗歌,表达对《石壕吏》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的理解。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品味《石壕吏》中的人性光辉
教学目标:
1. 了解《石壕吏》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 分析《石壕吏》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
3.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 理解《石壕吏》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石壕吏》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
3.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
1. 分析《石壕吏》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
2.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
1. 《石壕吏》的文本材料;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照片和简单介绍,引入《石壕吏》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Step 2 阅读与讨论(15分钟)
1. 学生阅读《石壕吏》的文本材料,并回答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石壕吏》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Step 3 分析人性光辉(20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石壕吏》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是什么,为什么?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对《石壕吏》所展现的人性光辉的理解,并给出相关的证据和分析。
Step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1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石壕吏》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对《石壕吏》所展现的人性光辉的感受和思考。
Step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
1. 整合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结果,总结《石壕吏》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和对我们的影响。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进行互动交流。
Step 6 反思与评价(5分钟)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并提出今后的改进方向。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石壕吏》中的人性光辉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写一篇议论文;
2. 设计相关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创作一个短剧,表达对《石壕吏》所展现的人性光辉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案 篇三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准确流畅地背诵。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水平,同时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望岳》,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
2、通过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诗歌教学必须让朗读贯穿始终,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把握诗歌内容。
2、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诗歌学习的主体。老师尽量少讲,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老师点拨,师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唤醒情感
1、听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字词、生字词,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
2、学生自由诵读。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三、细读课文,品味探讨
1、观官吏之举
通过诗文改动让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2、听老妇之诉
文中有一个字最能表现老妇的心情,找出具体的语句谈谈。
想象当时具体的情景。
3、察作者之情
四、展读课文,深入探究
1、领会杜甫矛盾的心理。
2、试背诗文。
板书设计:
观官吏之举——毒
听老妇之诉——苦
察作者之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