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经典4篇)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 篇一
标题:解读纳兰性德《长相思》中的爱情主题
引言:《长相思》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抒发爱情思念之情的词作。通过对这首词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纳兰性德的情感世界和他对爱情的理解。本文将从词的结构、意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来解读《长相思》中的爱情主题。
一、词的结构分析
《长相思》的结构为四句连行的五言古诗,每句四个字,共十六字。这种简洁而紧凑的结构使得词的表达更加凝练、生动。同时,四句连行的形式也给人以一种情感上的连续感,仿佛情感的波澜一波接一波地涌动。
二、意象的运用
在《长相思》中,纳兰性德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思念之情。例如,“山一程,水一程”,描绘了远距离的思念之苦;“两处闲愁”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而“长相思,摧心肝”则用痛苦的形容词来形容自己对爱人的思念之深。
三、情感的表达
《长相思》中透露出作者对爱情的深情厚意。词中情感痛切,充满了对爱人的思念和牵挂,同时也流露出对爱情的无奈和苦涩。纳兰性德通过短短的十六字,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感染力。
结论:通过对纳兰性德《长相思》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这首词以简洁而紧凑的结构、自然意象和深情厚意的情感表达,生动地描绘了纳兰性德内心的爱情世界,让人感受到爱情的伟大和复杂。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 篇二
标题:通过纳兰性德《长相思》引导学生思考爱情的意义
引言: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词作。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爱情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以《长相思》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纳兰性德的词作来引导学生思考爱情的美好和复杂。
一、词作欣赏
首先,让学生欣赏《长相思》这首词作。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朗诵和分析词的结构、意象和情感等方面,让学生对纳兰性德的词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讨论爱情的意义
在学生对《长相思》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讨爱情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爱情对人生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为爱情而痛苦?”等,激发学生对爱情的思考和表达。
三、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爱情观
通过对《长相思》和爱情的讨论,让学生思考和反思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和态度。可以组织学生写一篇短文或发表演讲,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和对爱情的期待。同时,老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爱情故事,通过亲身经历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结论:通过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爱情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欣赏词作、讨论和表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情的美好和复杂,培养他们正确的爱情观。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分享,也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强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 篇三
学习目标:
1、结合词意,用贴切的情感朗读课文。
2、通过细读词句,正确理解词的字面、全词的意思。
3、理解关于词的初浅的常识。
课前准备:
1、查字典,掌握“畔、帐、更、聒”四个字在这首词中的正确读音和意思。
2、联系地图,大概知道:作者从何处出发?此时身在何处?前往何处?联系资料,了解:作者此行的目的。
3、阅读关于这首词的背景资料和两种不同理解的赏析,初步形成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
4、反复朗读课文,思考:用怎样的语气来贴切地读好每一句诗。
教学过程:
一、初读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停顿。
2、揣摩朗读,同学互演,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提出来。
二、细读
1、理解上阕(què)词意,用贴切的感情朗读上阕。
(1)理解:“山一程,水一程”的正确解释。
交流预习过程中你对这句词的意思的理解;
介绍“互文见义”,这是古诗文写作中的一种方法,意思为:
越过了一程又一程的山和河。
试着用一个词语表达“山一程,水一程”的意思。
(2)辨析“身从何处、在何处、向何处”。
读诗句——看地图——明去向。
(3)辨析“夜深千帐灯”,并理解其含义。
介绍辛弃疾的《破阵子》;
将辛弃疾的沙场英雄气概与纳兰性德从心底流露出的对自然生活的渴望与欣然作比较,感受纳兰性德深深的爱与痛。
用贴切的情感朗读上阕。
2、理解下阕词意。
(1)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正确意思。(互文见义)
读“风一更,雪一更”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
交流你对“风一更,雪一更”的理解。
(2)理解“聒”,“梦不成”,“无此声”。
“聒”,嘈杂的是什么声音?
因为什么而“梦不成”?
“此声”指什么声音?家乡真的“无此声 ” 吗?
(3)用贴切的情感朗读下阕?
3、朗读全词。用下阕中的一个词概括全词的主题。
4、理解真正的“故园”“乡心” 。
(1)真正的“故园” 指什么?
字面意思:故乡;
含着意思:自然、自由的生活。
(2)真正的“乡心”指什么?
“故乡”在何方?
纳兰性德真正思念的是什么?
5、这首词有令你感动的东西吗?你为何感动?
6、完成作业本作业。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 篇四
设计理念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写了南方将士在出塞的路上,因北方的风声雪声而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境入情。读中感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想象,充分表达。主要抓住“故园无此声”来反问和追问,在反问中展现了行军艰难之境,感受行程之中“身”的累,在追问中大胆设想了故园温馨之境,词中短短的五个字“故园无此声”,并未直接写故园却胜过千言万语,正是作者的巧妙之处。两种情境的碰撞自然会出现强烈的反差,在巨大的反差对比中便自然悟出了词情,真是难眠之时心好苦。而开课的写作背景又很好回答了要忍受这种思乡之苦的原因,只有——长相思。最后在学生的深情朗诵中结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能感知词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注释、插图,查阅资料,想象,对比等方法进入词境,感悟词情。
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入词境,感悟词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两首背景音乐,一首伤感,一首轻快。自制演示文稿。
教学流程
一、介绍写作背景,引入文本。
纳兰性德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在他担任侍卫期间,曾多次跟随康熙出巡,宠遇非常。康熙二十一年早春,纳兰性德随御驾东巡,去往山海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写下了《长相思》这首词,成为了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二、初读《长相思》,感知大意。
1、读准读通。(抽生读,相机指导)
2、结合注释、插图了解词的大意。(讨论交流)
3、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其中,争取读出词的韵味。(各种形式展示)
三、反问“故园无此声”,品行军之艰难。
出示:“故园无此声”一句
1、“故园”指什么?
2、“此声”指什么声音?
3、“故园无此声”,反问( ? )有此声(读词的`上阕找答案)
(1)山水之间有此声
①看插图结合想象,说说可能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②“山一程,水一程”是翻过一座山,涉过一条河的意思吗?你还感受到什么?
③带着感受朗读。
(2)榆关那畔有此声
①行军的目的地是哪里呢?是榆关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②
想象关外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还会有哪些困难?
(3)千帐之外有此声
①看插图结合想象,描绘“夜深千帐灯”的情景。
②交流感受。
③带着感受朗读。
小结
师:一路爬山涉水,鞍马劳顿。生:山一程,水一程。师:耳畔唯有?生:风一更,雪一更。
师:清寒的时节,苍凉的去处,目的地还在榆关那边。生:身向榆关那畔行。师:耳畔更是?生:风一更,雪一更。
师: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生:夜深千帐灯。师:不绝于耳的仍是?生:风一更,雪一更。
师: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是多么的艰难啊!
四、追问“故园无此声”,忆故园之温馨。
“故园无此声”,故园有( ? ),(轻快的音乐渐起)任由学生发挥想象。
师:在夏日纳凉的庭院里……在全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携妻儿到野外游玩……邀友人闲聊畅饮……
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和感受。
五、两相对比,悟心碎之情。
1、师: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有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详和,故园有的是亲友关爱,故园有的是温暖舒适……难怪在这样一个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会:(生读)“聒碎乡心梦不成”
问:这颗被聒碎的心是怎样的心?
2、创设情景写话,体验思乡之切。(伤感的音乐夹杂着寒风朔雪之声)
万丈穹庐下安扎着营帐,帐内灯光点点,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一更接一更,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连做一个思乡梦都做不囫囵,做不安逸,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我们走进一个个军帐去看看吧:两个小战士索性嘀咕起来……一个老兵在帐内辗转反侧……站岗的哨兵眺望着故乡的方向……一位将军在油灯下写起了家书……纳兰性德……
把自己想到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一下。生交流。
3、问:纳兰性德如此思念故乡,他为何要离开故乡?为何不赶快回到亲人身边去呢?
生交流后,回到开课的写作背景齐读。
结束语:身在旅途,军营帐篷中,作为贴身侍卫,侍君保皇,是义不容辞的天职。但这并不妨碍作者的思乡之情呀!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风雪之声聒碎乡心的难眠之夜,真是“身在军营心系故园”啊,只有——长相思!(生感情朗诵全词)
板书设计:
行军之艰难
↓
长相思
↑
故园之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