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商山早行》教学设计【精彩3篇】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领略温庭筠《商山早行》的山水意境

【导语】《商山早行》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清晨山水的美景。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领略温庭筠的山水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和理解《商山早行》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感受诗歌中的山水意境,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

3.通过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山水画的视频或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山水画的美和表现手法。

2.提问:你们喜欢山水画吗?你们觉得山水画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15分钟)

1.呈现《商山早行》的全文,让学生读一遍。

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a.诗歌中描绘的是什么景色?

b.你能从诗歌中感受到什么?

c.你觉得温庭筠是通过哪些方式表达了山水的美?

3.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三、分析(10分钟)

1.让学生阅读《商山早行》的注释,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修辞手法。

四、表达(20分钟)

1.引导学生通过描写自己所见所闻的方式,创作一首类似于《商山早行》的诗歌。

2.学生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点评。

五、拓展(10分钟)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幅山水画进行欣赏和解读。

2.学生通过创作和表演的形式,将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和感受呈现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理解《商山早行》的基本内容和背景,还能够感受诗歌中的山水意境,培养他们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通过创作和表达,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对山水画的欣赏和解读,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山水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体验温庭筠《商山早行》的美与哲思

【导语】《商山早行》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通过描绘清晨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体验温庭筠的美与哲思,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和理解《商山早行》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感受诗歌中的美与哲思,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辨能力。

3.通过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清晨自然环境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清晨的气息。

2.提问:你们觉得清晨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你们觉得清晨和自然有什么关系?

二、探究(15分钟)

1.呈现《商山早行》的全文,让学生读一遍。

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a.诗歌中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你能从诗歌中感受到什么?

b.你觉得温庭筠是通过哪些方式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你对诗歌中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话有什么理解?

3.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三、分析(10分钟)

1.让学生阅读《商山早行》的注释,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哲思和修辞手法。

四、表达(20分钟)

1.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音乐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商山早行》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点评。

五、拓展(10分钟)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幅山水画进行欣赏和解读。

2.学生通过创作和表演的形式,将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和感受呈现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理解《商山早行》的基本内容和背景,还能够感受诗歌中的美与哲思,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思辨能力。通过创作和表达,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对山水画的欣赏和解读,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美与哲思的理解和感受。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篇三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学设计两篇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3、训练透过意象把握情感能力。

  【教学重点】

  景物描写的层次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体会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感悟法、研讨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今天,我们来学习从晚唐诗灿烂的余辉中走出来的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一首羁旅诗《商山早行》,并借此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

  1、读注释

  2、补充介绍

  在晚唐的诗人中,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 。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1)有才。温庭筠有一外号“温八叉”。相传他才思敏捷,下笔可谓神速。在考试时,押官韵作赋,叉八次手,十六句的八韵贴诗就写完了。在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的曹植,而像他这样八叉手八韵成者再无第二人了。

  (2)不幸。虽很有才气,但奇丑,且是个不幸的诗人,属于屡战屡败的考生,从四十岁到五十六岁一直考不了进士,真不知是上帝的公平还是不公平。

  (3)失败原因。第一是曾卷入政治斗争之中;第二是名声不好,平时不修边幅,随随便便,时常和歌妓们厮混在一起,要不然就和纨绔子弟在一起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借着酒意即兴吹拉弹唱,他极富音乐天分,有孔即吹,有弦即弹,根本用不着什么好琴名笛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来。在民间,他的确是个大红人,相当于现在有“超男”;第三,他太狂傲,是个狂人,有点目中无人,得罪了不少权贵,他瞧不起别人,别人也看不惯他;第四是考试作弊,他在考试中代人答卷,帮助他人作弊,并强行索取报酬,并且还大闹过考场,这一恶劣行径引起了一些公愤,成为他考学中的巨大障碍。

  总之,他是一个穷困潦倒,仕途失意的文人。

  三、写作背景

  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 “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四、鉴赏诗歌

  (一)、学生朗读,读懂诗意

  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 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布满寒霜的板桥上,早已留有人迹。 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月光下驿站墙边的枳树花开得正鲜艳。于是,想到我昨夜梦会杜陵的故乡景色:故乡杜陵,凫和雁布满了曲折的池塘,自得其乐。

  (二)朗读,思考:1、题目中“早行”在诗中如何体现出来的?

  直接表现:晨起动征铎(清晨起床,车马铃声叮叮当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暗含其中。)

  间接表现:鸡声茅店月(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人迹板桥霜(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枳花明驿墙(明反衬天暗,说明“早”)

  2、本诗描写的景色是哪个季节的?

  槲叶秋天即枯,经冬不谢,次年春枝抽芽时才纷纷飘落,枳花春季开花,可见是春季。

  (三)、朗读,整体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

  明确:悲故乡——思乡。

  1、作者悲什么?“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

  他悲生不逢时,仕途多舛,前途未卜,也因思故乡而悲,所以“悲”字所表现的情感超越了“思”。

  2、“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悲”定下了全诗的基调,“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四)、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

  1、描绘两幅画面的内容。

  一座茅草店,沐浴在晓月的余辉中,木板桥上,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早已印着行人凌乱的足迹。枯败的檞叶,落满了山间荒径,驿站墙头枳花开放,闪烁着白色的光。唯有报晓的雄鸡啼声高亢,但它们并未给这灰白冷寂的世界带来丝毫生气。

  春天来了,我的家乡杜陵

,一群群凫雁,正欢快地嬉戏在曲折、温暖的池塘里。

  2、概括两幅画面的意境:

  凄清、冷寂;温馨、美好。

  3、这两幅不同的画面有何关联?

  这两幅画面虽然意境不同,但是表现的诗人的感情是一致的。表现的手法有异,一个以哀景写哀情,一个以乐景反衬哀情,一实一虚,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4、学过的诗文中虚实结合的例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四)赏析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

  1、将此联改成“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好不好,为什么?

  这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组成诗句,不用一二闲字 ,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由组合,获得广阔的想象理解的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这就是古典诗歌的“意象叠加”法。

  2、意象叠加的实例: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抒怀》)

  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3、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对三、四两句高度赞赏,说它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其“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

  清晨天气阴凉,道路辛苦难走等;游子的羁旅愁思。

  五、总结

  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六、课外延伸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备受命题人的青睐。

  了解羁旅诗的常见特点。

  1、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月、客、浮萍、飞蓬等

  2、情感:旅途艰辛、 漂泊无依、 归期遥遥 、孤独彷徨、思乡思亲、 怀才不遇 、幽怨愤慨等

  3、思乡缘由:战乱频仍,背井离乡;山长水阔,有家难回;久戍边关,遥无归期;宦游在外,身不由己

  4、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反衬哀情。 ②侧面落笔(想象)。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七、课堂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案】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作者从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体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

  (2)、整首诗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实景:白雪、牧马、明月、羌笛、戍楼;虚景:梅花、关山。

  (2)此诗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表现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之二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1.作者简介:

  温庭筠或作“廷筠”“庭云”,本名岐,字飞卿,行十六,太原祁人。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才思敏捷,作诗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温八吟”。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又与李商隐、段成式以骈文绮丽著称,三人皆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词以隐约迷离之境,写怅惘悱恻之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

  2.写作背景:

  温庭筠本是太原祁县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引起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外出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颇有江南风光的“故乡”。

  二.朗读诗文

  1.注音:

  铎 槲 枳 凫

  2.结合诗题、注解和背景知识,通读全诗。

  3.列出结构图:

  早行思乡→早行图景→路上图景→昨夜梦乡

  起 承 转 合

  三.指导赏析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1.请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晨起的场景”。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

  2.“客行悲故乡”中的“悲”字的作用。“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

  “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1.分析两句的结构: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其中“鸡声”“茅店”“人迹”“板桥”四个词皆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词语,“月”和“霜”也是名词。两句共写了6种典型景物,中间没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等名词以外的词。

  2.补充类似诗句: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秋怀》欧阳修

  “鸟声梅店雨,野色板桥春”——《过张至秘校庄》欧阳修

  “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陆游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总结:

  A.“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李东阳

  B.“状难状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

  C.音韵铿锵(指音乐美),意象具足(形象鲜明,内涵丰富)。

  3.意象赏读:

  A.6个意象组合在一起,如何用现代汉语顺畅组合。

  出行在外,荒村野店宜眠早,往往清早起早赶路补回来,俗语云“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听到鸡鸣声,起身看天,只见一轮残月斜挂茅店上空。板桥上下了一层厚厚的霜,已有早行的人在上面留下了足迹。

  B.解说意境特点:

  凄清、悲凉。

  C.言外之意:

  道路辛苦、羁愁旅思,见于言外。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1.能从诗中看出早行的季节吗?

  槲树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仍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新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子的白花也已开放。因此应写的是早春季节。他在《送洛南李主薄》里有“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可为证。

  2.赏析“明”字。枳花为什么能映明驿站的墙壁?

  因为天色还早,残月不明,所以白色的枳花才能明驿墙。路上景色仍扣住早行来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1.“凫雁满回塘”写早春家乡之景有何特点?

  美好、温馨、生机勃勃。“春江水暖鸭先知”可为证。另外,雁即思乡之意象,客行之人,梦雁即梦乡,两种理解均属有理。

  2.昨夜之梦本应时间在前,本应先写,为何倒装?

  先写早行羁旅之苦之凄凉,后写梦中家乡早春之美好之温馨,以凄凉冷清反衬家乡的美好温馨,写透思乡。如先写,则情感上本末倒置,效果不好。

  3.此为虚写,以想象之景传达家乡之美好,传达出思乡之情。

  四.板书设计

  见教学步骤二(此处略)。

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优选3篇)

【教学目的】 1、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美感受漓江水、桂林山的美,让学生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使语言如此的美,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感受景色的美。 2、引导...
教案大全2013-09-03
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优选3篇)

《新年好》教案【优选3篇】

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音乐节拍特点。2、认识打击乐器:铃鼓、碰钟、沙锤,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3、学生通过演唱歌曲能感受过新年的音乐情趣。教学重难点...
教案大全2013-01-02
《新年好》教案【优选3篇】

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教案(通用6篇)

教案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案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教案大全2019-04-01
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教案(通用6篇)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优秀篇」【精简3篇】

1、掌握快速阅读的相关知识,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2、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能够运用环境描写抒发情感。 3、培养学生鉴赏、品评文章的能力,能体会文章的精妙描写。。 4、理解编者命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教...
教案大全2014-01-04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优秀篇」【精简3篇】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最新3篇】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是《羚羊木雕》教学设计,欢迎欣赏与借鉴。 教学思路 本文所写家庭故事贴近学生...
教案大全2019-04-08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最新3篇】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年级主题班会设计教案(通用3篇)

情景二: 班主任:同学们,你们勤劳的双手除了做自己的事情以外,还为别人做过事吗?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课件出示图片:小朋友帮爸爸捶背、帮...
教案大全2019-05-07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年级主题班会设计教案(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