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教案优秀篇(通用3篇)
《游山西村》教案优秀篇 篇一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以课本为主要教材进行讲解,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的教学资源。然而,《游山西村》这样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本教案将以《游山西村》为基础,通过观看电影、讨论和写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农村变革、农民工问题以及乡村振兴等重要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看纪录片,了解中国农村的现状和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工问题,并了解相关政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游山西村》纪录片;
2. 学生笔记本和纸张;
3. 课堂讨论题目。
教学过程:
步骤一:观看纪录片
1. 让学生观看《游山西村》纪录片,要求他们做好观影笔记;
2. 观影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对纪录片中所描述的农村生活的感受和看法。
步骤二:讨论农民工问题
1. 引导学生回顾纪录片中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描述;
2. 提问学生,你认为农民工问题是如何形成的?这对农村和城市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 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政策,如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政策是否能够解决农民工问题。
步骤三:写作练习
1. 提供几个写作题目,如《我的家乡》、《农民工的困境与希望》等;
2. 让学生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写作,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学生完成写作后,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
步骤四:总结和反思
1. 让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他们学到了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观看纪录片、进行讨论和写作时有什么新的看法和体会;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通过本教案,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和进行讨论,了解中国农村的现状和问题,增加对农民工问题的了解,并培养观察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游山西村》教案优秀篇 篇二
《游山西村》是一部揭示中国农村变革和农民工问题的优秀纪录片,适合用于中学社会学或政治学等课程的教学。本教案将以《游山西村》为主题,通过观看电影、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农村问题,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看纪录片,了解中国农村变革的过程和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工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游山西村》纪录片;
2. 学生笔记本和纸张;
3. 小组活动题目。
教学过程:
步骤一:观看纪录片
1. 让学生观看《游山西村》纪录片,要求他们做好观影笔记;
2. 观影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他们对纪录片中所描述的农村问题的看法,并汇报给全班。
步骤二:分析农民工问题
1. 引导学生回顾纪录片中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描述;
2. 提问学生,你认为农民工问题是如何形成的?这对农村和城市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农民工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
步骤三:写作练习
1. 提供几个写作题目,如《我眼中的农村》、《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之道》等;
2. 让学生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写作,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学生完成写作后,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分享,并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步骤四:总结和反思
1. 让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他们学到了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观看纪录片、进行讨论和写作时有什么新的看法和体会;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通过本教案,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和进行讨论,深入了解中国农村问题,并通过小组活动和写作练习,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游山西村》教案优秀篇 篇三
《游山西村》教案两篇(优秀篇)
《游山西村》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课后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意思。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理解诗意,感悟是诗歌的含义。
(2)通过背诵积累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在人生路上要不怕艰难,勇于开拓进取。
重难点与关键: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教学挂图:说说图上景物。
师:今天我们学一首对我们人生有启示的古诗《游山西村》。板书诗题。
二、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找出生字。
2.检查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进行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组词
莫(莫非) 腊(腊月) 浑(浑身) 疑(怀疑)
(3)出示整首诗进行测试。
三、学习诗歌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看注解,自由了解诗意。
(1)了解词语意思。
腊酒浑:腊月里自家酿的酒很浑浊。
足鸡豚:鸡和猪很充足。
山重水复:走过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溪水。
柳暗花明:柳色葱郁鲜花明媚。
(2)了解诗句意思。(出示课件)
不要笑农家腊酒浑浊,
丰收之年,他们以丰盛的菜肴招待留下来的客人。
走过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溪水,
突然看见柳色葱郁鲜花明媚,又是一个村庄。
(3)交流:这首诗的1、2句与3、4句各写了什么?
1、2句:写了淳朴的村民习俗。
3、4句:写了秀丽的山村风光。
3、欣赏诗句,朗读诗句。
(1)找出最喜欢的诗句读一读,并说说从中感悟到什么?
一生读“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用课件出示)
谈感悟:这两句诗写出了主人的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的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铺垫。(师总结)
喜欢这两句的一起来读一读。
师:喝着农家的酒,吃着农家的美味,此时,你若是诗人会说什么?吟一吟。
······
诗人吃好喝好之后又干什么去了?
(游历去了)
师:请读出相应的诗句。(多媒体出示)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喜欢这两句的站起来读一读。
师:这两句诗,大家欣赏什么,从中悟出了什么?
“疑”字用得好,一个“疑”字把陆游游山村时四周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惑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
“又”字用得好,一个“又”字把乡村处处繁花似锦的美景,描绘的宛然在目。
谈感悟:只要不惧困难、艰险,勇于开拓进取,就一定会达到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师:你平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举例说一说。
(2)朗读诗句。
师:这么纯朴的民风,这么优美的景色,我们心中会油然而生什么之情?
(向往)
师:请大家带着这份向往一起朗读《游山西村》
(3)齐读古诗
四、背诵古诗《游山西村》
五、课堂小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常用来比喻遇到困难,勇于克服不畏艰险,就一定会达到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六、布置作业
背、默写古诗。
《游山西村》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学会一类生字豚。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
2、熟读古诗;
3、了解诗句大意;
4、感悟诗的情感。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跟着苏轼一起游览了美丽的庐山,哪位同学给我们来背诵一下?
学生背诵。
师:背诵的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二首》这节课的另外一首古诗,是宋朝著名诗人
陆游的《游山西村》。
板书:游山西村
二、初读诗,学习生字
1、利用媒体资源中的动画,让学生听朗读,并画出生字。
2、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3、个别读。
4、教师指导生字。
例:豚
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5、将学生分组,组内读诗,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生字的。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
老师将各组问题归类,统一解答。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
1、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2、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
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4、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熟读成诵
1、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2、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
组内背诵;
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3、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五、作业
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理解诗句意思
2、感悟诗的情感
3、能用自己的话或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诗的独到理解。
一、背诵导入
提名学生背诵《游山西村》
二、探究学习
学生分组合作,再次感悟诗的意境。
1、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
(1)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2)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不必求同。
2、师: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 表现什么? 客人是谁?
提示: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
农家的热情和朴实。
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讲: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须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在。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
3、师: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先说这两句的内容。
提示: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
师:这“又一村”指
什么说的?提示: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
师:这个村子美不美?
提示: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三、延伸拓展
1、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认识,组内口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例:生卒年代
生活时代,人品介绍
著名作品
自己的见解
2、班内交流提升对诗的认识。
(1)说说你找到的有关本课、作者的一切资料,要说得尽量流利、完整,不罗嗦。
(2)针对同一类话题,相互补充。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
(3)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相机点拨即可。
四、作业
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预习下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