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初一语文教案(精彩3篇)
《山市》初一语文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山市》初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山市》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
2. 学习如何运用描写手法,形象地表达景物的特征。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如何通过描写手法,使学生对山市的景物有直观的感受。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描写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准备:
1. 课文《山市》。
2. 教学PPT或黑板。
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描写手法,如形容词、比喻等。
2. 提问学生:你们对山市这个词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山市吗?
Step 2 理解课文
1. 让学生先阅读一遍课文《山市》。
2. 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进行解释和讲解,确保学生对课文理解正确。
Step 3 分析描写手法
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对于表达山市景物特征的作用。
Step 4 分组讨论
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课文中的景物特征。
2.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Step 5 写作练习
1. 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描写手法,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景物进行描写。
2.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短文或者绘制一幅画,表达自己对该景物的感受。
Step 6 课堂展示
1.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2. 鼓励学生就描写手法和感受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学拓展:
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一篇关于该城市的描写作文。
2.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描写城市景物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分析《山市》这篇课文的描写手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描写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生词和难句的解释可能需要更加详细和具体,以确保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正确。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山市》初一语文教案 篇三
《山市》初一语文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景色。
3、探究“山市”形成的原理,培养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重点:
反复朗诵,积累文言词语。
难点:
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
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
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
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往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象,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
(出示课题)
二、介绍作者、作品:(注释)
投影补充:
《聊斋志异》是文
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写特记、随笔寓言等等,主要写狐鬼怪异的故事,也收录了一些奇特的事。三、指导朗读:
1、小声自读,画出读不准的字,同桌交流解决。
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投影)
奂山 青冥 飞甍 高垣 睥睨 连亘 霄汉 逾时 倏忽
3、齐读课文一遍。
四、理解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下不能解决的句子。
2、四人小组交流疑难句子,合作解决。
(未能解决的全班交流)
3、思考:
山市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画出表时间的词语)
明确:三个阶段:(投影明确)
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4、请学生依照这个过程,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图画或语言描写的.方式展示你脑海中“山市”的景象。
(选取几个,实物投影)
5、再次朗读全文。
五、探究“山市”形成的原因。
1、开头,我们提到了“海市蜃楼”,这种奇观古人是无法解释的,才有了“大蛤蜊哈气而成的想象。可我们现代人已经懂得了它的科学道理,你知道吗?
(学生发言)
(投影补充关于“海市蜃楼”的小知识)
2、你能根据这个知识来推测“山市”形成的原因吗?
(四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探究出的原因
4、齐读课文一遍。
六、布置作业
1、课后朗读课文
2、课外查阅资料,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